圣伯多禄中学
圣伯多禄中学 |
---|
|
圣伯多禄中学(英语:St. Peter's Secondary School),是天主教香港教区属下的一所文法中学,现位于香港南区香港仔香港仔水塘道21号(2012年之前位于香港南区香港仔香港仔大道220号)。是圣伯多禄天主教小学及香港仔圣伯多禄天主教小学直属中学。
目录
学校历史
学校的历史远溯1840年代初,天主教传教士到香港仔服务居民,并于1849年获政府拨出一块为期999年的土地,作宗教用途,后来再在部分土地建校。 至1950年代下旬,当时天主教香港教区先在香港仔兴办小学,继而申办该区第一所政府资助文法中学。 1965年夏天校舍落成,以堂区主保圣人伯多禄命名。按当年计划拟只收录男生,开校时仅设初中9班,其后两年扩展至高中,共开设15班。鉴于校务不断拓展,而校舍设施日渐不敷应用,故自1972年起,教区当局与校董会多次向教育署申请扩建经费,以增建礼堂及特别室,可惜申请过程迭遇困难,遂令有关计划一再拖延十数年。 自1976年起,学校应政府要求,开设浮动班,全校遂按年由15班递增至18班。 1982年学校获准开办争取多年之大学预科班,首届只设理组学科,翌年再增设文组一班,全校亦于1984年递增至19班,现有27班。
办学宗旨
本校是一所天主教中学,以宗徒圣伯多禄命名。
本校期望全体员生能认识基督福音的精神,效法圣伯多禄的芳表─热诚而正直、朴实而慷慨、勇于自新、乐于承担、永远怀抱希望,并在生活中,勉力实践“服膺真理,缔造和平”的校训。
本校秉承天主教的办学理想,以培育完整人格为目的。除传授学科知识外,尤著重陶冶学生品格,辅导学生在身心、人际关系及社会责任三方面同步成长,使成为具有修养和对社会与民族有承担感的人。
本校致力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提供均衡教育。课程的编排,以“灵、德、智、体、群、美”六育为本,帮助学生吸收多元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藉以发展个人潜能,并促进合作和服务的精神。
校训
“服膺真理,缔造和平”:“OBOEDIENTIA ET PAX”英文为“OBEDIENCE AND PEACE”)。
重要事件
- 1965年,创校时,中文原校名为“圣伯多禄英文中学”(St. Peter's Secondary School);中学部高座启用,当年为一所男校。
- 1986年,为统一中英校名,更名为“圣伯多禄中学”。
- 1988年,接收小学部(低座)旧校舍,并同时计划进行礼堂及校舍扩建工程。中座的礼堂于1993年落成,形成“低座、礼堂(中座)、高座”的校舍建筑群。
- 1991年,预科开始招收女生。
- 1994年,圣伯多禄中学开始采用中文教授部份初中课程。同年,“圣伯多禄中学学生会”成立,以取代学会联会;而干事会由全校师生以一人一票方式选出。而同年各年级亦招收女生,正式成为男女校。
- 1998年,正式转为母语教学,但高年级部份科目仍用英语教学。
- 2002年,新增1E班,中一级由原本的4班变为 5 班。另将低座一楼的美术室迁至地下(设计室旁),并将原位于低座一楼的所有课室(包括多媒体学习室与美术室)改建成为电脑辅助学习室、电脑室、预备室(资讯科技教材)及 1E班房(后改为“英语角”)。另又将中座(礼堂旁)的地理室改建成语言室。并在每个课室都安装固定的投影机。
- 2006年,取消1E班,其班房改成英语角;中一级变回原本的四班。
- 2007年,校方宣布已成功争取新校舍,将于2012年前迁入全新校舍,近嘉诺撒培德书院以北。
- 2007年9月,校方向堂区借已搬迁的天主教圣伯多禄幼稚园改装成中学课室,给5A、5B、7A班使用,为期四年。
- 2012年,为新校舍加入多个宗教标志,突显天主教办学的特色。
- 2012年9月,正式使用新校舍(即现时校址)上课,为一座后千禧校舍。同年高中起,逐年增设E班,使每班人数减至约30人。当时学校发起“一人一凳”活动,让学生从旧校舍,一人搬运一张凳到新校舍,目的让学生做多人运动,同时节省搬运开支,一举两得。
- 2013年9月,4E、5E、6E班以英语教授数学(必修部份、延伸部份 - 单元二)、化学、物理及生物科。校方增设中一级军训营项目,以培养学生的纪律精神。
- 2014年,更改小组课室为“宗教室”。
- 2017年,在校内增设富有天主教色彩的象征及横额,突显天主教教育的五个核心价值;同年,4E班取消以英语修读化学、物理或生物科之硬性规定,转化为英文数学班。
- 2018年,中一级取消军训营项目,改为举办生命成长营。
- 2019年,4E班再度实施以英语修读化学、物理或生物科之硬性规定,并取消英文数学班;同时,本年中四级起取消历史科选修科目,增设旅游与款待科为选修科。
校歌
圣伯多禄中学校歌曲与词源自创校的意大利神父,因年代已久,当时人的身份已不能考证。歌词内容是以耶稣门徒“伯多禄”的渔人故事,启示了同学要学习圣伯多禄的精神,并互助友爱,以致和平,以进大同。
著名校友
- 工商界
- 游柏健 (英国其乐Clarks鞋大中华及韩国区总裁)
- 张少华 (港铁学院校长)
- 黄灵新 (进智公交主席、南区区议员(香港仔选区、2008-2015))
- 陈兴涛 (前农场餐厅集团主席)
- 刘昇昂 (信诚证券董事总经理)
- 周其仲 (合和地产代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 袁耀辉 (天开数码媒体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行政总裁
- 法律界
- 学术界
- 郑德富 (中华传道会刘永生中学校长)
- 李国辉 (马锦明慈善基金马陈端喜纪念中学校长)
- 张少能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生命科学及科技学院高级课程主任)
- 林继忠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工程管理及科技学系高级讲师)
- 王卓祺 (前中央政策组顾问、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 李烱辉 (前圣伯多禄天主教小学校长)
- 简俊达 (东华三院鹤山学校校长)
- 卢铁荣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
- 锺振声 (曾任圣伯多禄中学中外历史科、生活与环境科及英文科教师,1974年校友,现已退休)
- 黄志仁 (圣伯多禄中学数学科、普通电脑科老师)
- 刘健华 (圣伯多禄中学副校长兼资讯科技学会顾问老师,资讯及通讯科技科、普通电脑科及数学科老师,八十年代校友)
- 冯耀章 (浸信会天虹小学校长)[注 1]
- 医学界
- 何继良 (肾病科专科医生)
- 徐及人 (医生、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
- 梁惠强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教授)
- 詹华强 (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教授暨学系主任)
- 宋鸿鸿 (私家执业牙科医生)
- 林 明 (青山医院及小榄医院行政总监)
- 刘思廷 (圣母医院老人科主管医生)
- 金融界
- 邝民彬 (凯基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
- 覃世雄 (及时雨财务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已殁1977-2009】
- 演艺界
- 林岭东 (已故荷里活及香港著名导演)
- 陈锐尧 (非常广州“史泰龙”)
- 骆镇坚 (著名临时演员及舞蹈家)
- 陈志健 (无线电视2006香港先生候选人)
- 王伟匡 (香港年青偶像)
- 陈庆嘉 (作家、编剧、导演)
- 文化界
- 政治界
- 宗教界
- 体育界
- 传媒界
注释
- ↑ 资料出自无线电视于2019年7月7日播出的节目《星期日档案》。
参考资料
- ↑ 圣伯多禄中学2005-2006校务报告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