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翼首草

中文學名:翼首草

別稱:匙葉翼首草、匙葉翼首花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茜草目

科:川續斷科

屬:翼首花屬

翼首草(學名:Pterocephalus hookeri (C. B. Clarke) Hock.)是川續斷科翼首花屬植物。多年生無莖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被白色柔毛;根粗壯。葉全部基生,成蓮座叢狀,葉片輪廓倒披針形。花葶由葉叢抽出,高10-40厘米,無葉,徑2-4毫米。瘦果長3-5毫米,倒卵形,淡棕色,具8條縱棱,疏生貼伏毛,具棕褐色宿存萼刺20條,刺長約10毫米,被白色羽毛狀毛。花果期7-10月。[1]

目錄

形態特徵

多年生無莖草本,全株被白色柔毛。其根呈類圓柱形,長5-500px,直徑0.8-62.5px;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扭曲的縱皺紋和黃白色點狀鬚根痕,外皮易脫落;頂端常有數個麻花狀扭曲的根莖叢生,有的上部密被褐色葉柄殘基。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木部白色。葉基生,灰綠色,多破碎,完整葉片長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全緣,基部常羽狀淺裂至中裂,兩面均被粗毛。花莖被毛,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0.8-62.5px;花白色至淡黃色,萼片為羽毛狀,多數。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不丹印度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雲南(麗江中甸德欽)、四川西藏東部和青海南部。生長於海拔1800-4800米的山野草地、高山草甸及耕地附近。

繁殖方法

一般在5月中旬或下旬播種,播種量以6-7.5千克/畝為宜。播種可採用條播和撒播,無論採用何種方法都應選擇無風晴天播種。條播時,先在整好的地塊按行距30厘米開溝,溝深1厘米,將種子用細土拌勻後均勻地撒在溝里 ,覆蓋一層1厘米厚的細潮熟土,然後稍壓實,以看不見浮籽為宜;撒播時,先將整好的地塊表面掃一遍,除去畦面上的土塊,使畦面保持平整,再將種子用細土拌勻後均勻地撒在畦面上,稍加鎮壓,也以不見浮籽為宜。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選地:匙葉翼首花為高山耐寒深根性植物,以海拔高1800-3000米左右的山區種植最好。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土壤肥沃、排水性好的夾沙土或沖積土壤進行栽培。 整地:播種前施入腐熟的圈肥、土雜肥,每畝約2500-5000千克,然後深翻土30厘米以上,使肥料與底土混合均勻,以利主根生長,增加產量。在施基肥後,將土塊打碎,整平,耙細,順坡向作0.8-1米寬畦,高10-15厘米,溝寬20厘米,以播前澆水1次為佳,排水好的坡地可不作畦。

田間管理

幼苗期注意間苗,播種後一般經40-50天即可出苗,齊苗後應及時間苗,密度過大、通氣不良則易發生腐爛,一般留苗密度為1株/50平方米厘米,並及時中耕除草。匙葉翼首花生長期內除一次性施足底肥外,還要適時追肥,追肥時間一般在播種後第2年或第3年(採挖年),結合第1次鋤草每畝施優質農家肥2000千克左右,按藏醫學要求,不得施用化肥。

採收加工

種子採收:匙葉翼首花播種後一般在第2年即開花結實,籽粒成熟時間9-10月,宜現成熟現採收,並及時晾曬,防止霉變,以保證種子的質量。採收種子後,除去雜物,曬乾後用麻袋或木箱包裝並貯存於通風乾燥處。
採收加工:一般播後3年採收,如果栽培管理好,2年也可採收,以9月上、中旬收穫的折干率最高。收穫時選晴天收挖,用鐵耙邊挖邊揀,將地上、地下部全部拾淨,一般每畝產鮮種2000千克以上。匙葉翼首花採挖後要及時運回進行粗加工,一般用水沖洗掉泥土後在陽光下攤曬晾乾即可。

主要價值

根可入藥,性寒,味苦,有小毒;能清熱解毒、祛風濕、止痛。主治感冒發燒及各種傳染,病所引起的熱症、血熱等。

功能

解毒除瘟,清熱止痢,祛風通痹。

主治

外感發熱,熱病煩躁,泄瀉痢疾,負濕熱痹。

用法用量

1-3g。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及孕婦忌用。

參考來源

  1. 翼首草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一號網, 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