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羽芒菊(菊科)

原图链接羽芒菊属

羽芒菊(学名:Tridax procumbens L.)是菊科羽芒菊属多年生铺地草本植物。茎纤细,平卧,长可达100厘米,基部叶略小,花期凋萎;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少数,单生于茎、枝顶端;花序被白色疏毛,下方的毛稠密;总苞钟形,总苞片外层绿色,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花托稍突起,托片顶端芒尖或近于凸尖。雌花舌状,舌片长圆形,两性花多数,花冠管状,裂片长圆状或卵状渐尖,瘦果陀螺形、倒圆锥形或稀圆柱状,干时黑色,11月至翌年3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台湾至东南部沿海各省及其南部一些岛屿。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及美洲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生于低海拔旷野、荒地、坡地以及路旁阳处。

羽芒菊收录在《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序号42中。 羽芒菊草质柔嫩多汁,尤其是在冬春干旱季节,多数牧草枯黄老化时,羽芒菊仍青绿柔嫩,牛、羊采食较多。煮熟后可喂猪。嫩茎叶兔极喜食。

  • 中文名羽芒菊
  • 学 名Tridax procumbens L.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 族向日葵族
  • 属羽芒菊属
  • 种羽芒菊
  •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铺地草本。茎纤细,平卧,节处常生多数不定根,长30-100厘米,基部径约3毫米,略呈四方形,分枝,被倒向糙毛或脱毛,节间长4-9毫米。基部叶略小,花期凋萎;中部叶有长达1厘米的柄,罕有长2-3厘米的,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3厘米,基部渐狭或几近楔形,顶端披针状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齿和细齿,近基部常浅裂,裂片1-2对或有时仅存于叶缘之一侧,两面被基部为疣状的糙伏毛,基生三出脉,两侧的1对较细弱,有时不明显,中脉中上部间或有1-2对极不明显的侧脉,网脉无或极不显著;上部叶小,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具短柄,长2-3厘米,宽6-15毫米,基部近楔形,顶端短尖至渐尖,边缘有粗齿或基部近浅裂。

头状花序少数,径1-1.4厘米,单生于茎、枝顶端;花序梗长10-20厘米,稀达30厘米,被白色疏毛,花序下方的毛稠密;总苞钟形,长7-9毫米;总苞片2-3层,外层绿色,叶质或边缘干膜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7毫米,顶端短尖或凸尖,背面被密毛,内层长圆形,长7-8毫米,无毛,干膜质,顶端凸尖,最内层线形,光亮,鳞片状;花托稍突起,托片长约8毫米,顶端芒尖或近于凸尖。雌花1层,舌状,舌片长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顶端2-3浅裂,管部长3.5-4毫米,被毛;两性花多数,花冠管状,长约7毫米,被短柔毛,上部稍大,檐部5浅裂,裂片长圆状或卵状渐尖,边缘有时带波浪状。瘦果陀螺形、倒圆锥形或稀圆柱状,干时黑色,长约2.5毫米,密被疏毛。冠毛上部污白色,下部黄褐色,长5-7毫米,羽毛状。花期11月至翌年3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台湾至东南部沿海各省及其南部一些岛屿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及美洲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生于低海拔旷野、荒地、坡地以及路旁阳处。

羽芒菊属阳性植物,在耕作地、空旷的荒地上能很好地生长,在路边及成龄椰园也能生存。常与粗叶丰花草、龙爪茅、四年生臂形草等群生。在干燥或湿润的沙地上生长最盛,但也能在各类土壤上良好生长,极耐干旱。

繁殖方法

以种子及地下芽进行无性繁殖。

物种危害

易蔓延成片,危害农作物,降低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

主要价值

羽芒菊草质柔嫩多汁,尤其是在冬春干旱季节,多数牧草枯黄老化时,羽芒菊仍青绿柔嫩,牛、羊采食较多。煮熟后可喂猪。嫩茎叶兔极喜食。从化学成分看,羽芒菊含量均属中等。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粗纤维。 [1]

防治方法

人工及生物防除:对于已进入田间的该种杂草,可通过不同时期的耕翻,杀除已出土的杂草或将草籽深埋,或者将根和地下芽翻出地面使之干死。同时要配合清除田边杂草、净化灌溉水、腐熟有机肥肥料等措施以减少种子来源。

化学防除:可利用氟磺胺草醚、草甘膦2,4-D等除草剂防除。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