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羊脂球》法國作家莫泊桑創作的中篇小說。《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羊脂球》以1870—1871年普法戰爭為背景。通過代表當時法國社會各階層的10個人同乘一輛馬車逃往一個港口的故事,形象地反映出資產階級在這場戰爭中所表現出的卑鄙自私和出賣人民的醜惡嘴臉。

在小說中,作者把下等人和上等人作了對比,檢驗了他們的道德水準。羊脂球是一個有愛國心的妓女,10人當中只有羊脂球配得上稱為高尚的人和有愛國心的人。她心地善良,在馬車上,儘管那些貴族資產階級老爺太太對她表示了輕視和侮辱,可是當他們飢餓難耐的時候,羊脂球慷慨地請他們分享自己的食物。她還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而那些所謂上等人都是些靈魂醜惡、損人利己的敗類。

目錄

內容簡介

這篇小說的主要情節是這樣的:法國魯昂城被普魯士軍隊占領了。一個星期二的清晨,一輛公共馬車在滾天大雪中出發,車上10位乘客除了有身份的伯爵、富商以及修女之外。還有一個綽號叫「羊脂球」的妓女。矮矮的身材,滿身各部分全是滾圓的,胖得像是肥膘,手指頭兒全是豐滿之至的,豐滿得在每一節小骨和另一節接合的地方都箍出了一個圈,簡直像是一串短短兒的香腸似的:皮膚是光潤而且繃緊了的,胸脯豐滿得在裙袍里突出來,然而她始終被人垂涎又被人追逐,她的鮮潤氣色教人看了多麼順眼。她的臉蛋兒像一個發紅的蘋果,一朵將要開花的芍藥;臉蛋兒上半段,睜着一雙活溜溜的黑眼睛,四周深而密的睫毛向內部映出一圈陰影;下半段,一張嫵媚的嘴,窄窄兒的和潤澤得使人想去親吻,內部露出一排閃光而且非常纖細的牙齒。 他們都設法從德軍司令部弄來離境證書,準備去尚未陷敵的勒阿弗爾。雪下個不停,路越來越難走,估計馬車還要很久才能到達旅店,旅客全都飢腸轆轆,難以支持,然而由於走得匆忙,大家都忘記帶食品了,只有縮在車棚深處的羊脂球一個人帶了一籃子精美的食品(足夠她自己吃三天的)。儘管她知道這些上層人物看不起自己,可她還是慷慨地請大家一起吃。剛才還自命不凡、對羊脂球不屑一顧的乘客再也抵擋不住香味四溢的食物的引誘,不由得爭先恐後地大吃起來。不一會。滿滿的一籃食物全分光了。人們抹了抹油光光的嘴,開始與羊脂球親熱地東拉西扯。   晚上,馬車到了一個名叫多德的地方,被德軍扣了下來,旅客們只好在旅店裡住宿。第二天,德軍下令不許這輛車動身。原來,一個德軍軍官看上了羊脂球,要羊脂球委身於他,遭到羊脂球的堅決拒絕,他惱羞成怒,竟扣下全車人員做人質。旅客們知道了這件事,先是義憤填膺,竭力讚揚羊脂球的愛國精神;繼而想到自己的處境,對羊脂球冷淡起來。其中一位先生還提出要犧牲羊脂球換回大家的自由。第三天,馬車仍然不能動身,他們開始憎恨羊脂球了,認為都是這個下賤女人誤了他們的旅程。等到了第四天,他們趁羊脂球上教堂之際,集體商量如何勸說羊脂球順從德軍軍官的要求。最後,在修女和伯爵的配合下,他們終於用花言巧語達到了目的。   第五天清晨,馬車又出發了。在匆忙中,羊脂球什麼也沒有帶就上了車,在車上她驚愕地發現,人人對她冷若冰霜。幾位夫人只是輕蔑地看了她一眼,然後背過身,嘴裡似乎嘟噥着「下賤」之類的罵人話。到了中午,他們若無其事地各自拿出在旅店裡買來的東西,津津有味地吃着,誰也沒有朝她看一眼,誰也沒請她嘗一口。未來得及帶食品的羊脂球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這些道貌岸然的傢伙,先是把她當作犧牲品送給德軍,然後又像扔掉一件骯髒無用的東西一樣把她拋棄。她想起自己那一籃子裝得滿滿的食品,他們是那樣貪婪地把它吞得精光,眼淚不由得奪眶而出,但她忍住沒有哭出聲來。她獨自坐在角落裡,黑暗中傳出一聲嗚咽,那是她沒能忍住的一聲嗚咽。沒有一個人望她,沒有一個人惦記她。她覺得自己被這些顧愛名譽的混帳東西的輕視淹沒了,當初,他們犧牲了她,以後又把她當作一件齷齪的廢物似的扔掉。

創作背景

《羊脂球》寫於1879年。這年夏天的一個夜晚,莫泊桑、阿萊克斯、瑟阿爾、厄尼克、於斯曼五位青年作家,在法國自然主義大作家左拉的梅塘別墅聚會,商定以普法戰爭為背景,每人各寫一篇中短篇小說,結成《梅塘之夜》作品集出版。 《羊脂球》所描寫的普法戰爭是莫泊桑熟悉的,因為他在1870年7月應徵入伍,親身參加了普法戰爭,十年前法軍戰敗潰退時的狼狽情形歷歷在目,而戰後法國被普魯士占領時的慘痛經驗還使他心有餘痛。小說所描寫的發生地魯昂,正是莫泊桑兒時熟悉的地方,生於斯,長於斯,對於這裡的一切都格外的親切和熟稔。

人物介紹

羊脂球

羊脂球無疑是莫泊桑肯定的人物形象。羊脂球原名艾麗薩貝特,曾經出於一名普通百姓的義憤,差點殺死了一名普魯士士兵而無從在本土繼續生存下去,於是走上了逃亡之路。在所有的眼裡,她是一個「卑賤」的妓女。而對於妓女來說,與客人發生兩性關係是其職業要求。 可對於羊脂球來說,作為一個依靠出賣肉身維持生活的女人,卻在書中先後多次對「性」,做出了拒絕。在商務旅館的第一個夜晚對羊脂球來說並不平靜。她不僅要拒絕一個以侵略者身份出現在小說里的外國軍官,同時還要拒絕本國民主黨代表——高尼岱,而拒絕他的理由竟然是那麼具有愛國主義的「節操」。羊脂球並不是想拒絕與他發生「錢與肉的交易」,而是拒絕交易的地點。因為羊脂球顧慮「普魯士人不就在這所房子裡嗎」。作為妓女,她並不懼怕「交易中」被外人所察覺,而是懼怕被侵略者發現遭到恥笑,遭到對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恥笑。毫無疑問,這是羊脂球的另一種「美麗」,這種美麗讓高尼岱,不能不在他心裡喚醒了「正在丟盔卸甲的自尊心」。與她一路同行的是一群「體面的人」,正是因為這種對比,才更加體現羊脂球的善良,高潔,以及她愛國的胸懷。她即使是身陷風塵,但依舊保持着純潔、高尚的心靈,忠誠于波拿巴主義,充滿希望地追求着她所嚮往的法蘭西共和國。 其實,羊脂球的地位與品質在實質上是統一的。在某種意義上,個人的社會地位與其生活的社會環境具有直接的聯繫。就如女主人公羊脂球因為所處的混亂的社會環境而淪為了妓女,又因為與這一職業相對應的低下的社會地位而被困於混亂的社會環境之中,而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尤其是人文環境。羊脂球善良的品質與其所處的社會與人文環境之間構成的矛盾恰恰有力地突出了羊脂球的高貴,也就是說,她低下的社會地位進一步襯托出了她所具有的品質的高貴;而她的品質能夠掙脫由社會地位所造成的社會環境的枷鎖是難能可貴的,也是具有挑戰意義的。因為始終處於屈從地位的婦女是不能選擇自己的社會地位的,這也造就了人們長期就婦女的社會地位對其進行評價而忽略了其作為個體「人」的屬性。若從社會地位對羊脂球進行評價,羊脂球的美好的品質是荒謬的;若從「人」的角度來看,羊脂球具有這些品質則就不足為奇了。這種表面的矛盾與實質的統一形成了強烈的諷刺效果,諷刺的是男權統治下衍生出的把社會地位作為判斷標準的觀點,成為了抗衡歐洲資本主義男權社會以及男權文化的一把利劍。 羊脂球雖然從事受人歧視的職業,處在社會的最底層,遭受着別人的白眼和輕視,有着無法言語辛酸和悲哀,但在普法戰爭這一特殊的背景下,她卻一致地表現出對侵略者的憎恨和對祖國的熱愛,在鬥爭中奮不顧身,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莫泊桑選擇將妓女作為主角本來就是對世俗的一種挑戰,而將她們作為正面形象來對比上流社會精英,用前者來否定後者,用後者來反襯前者,就更是一種創舉,」具有挑戰和顛覆正統、社會公認的倫理結構和道德價值觀的作用。

鳥先生

鳥先生的詭計多端主要體現在:他早在敵人到來之前,就事先把自己酒窖裡面的普通酒賣給了法軍後勤部隊,而後文寫他到哈佛港區就是為了去要這一筆巨額款項,即便是在他被軍隊扣留下來的幾天裡,他仍然想盡一切辦法,儘可能地利用一切機會來和酒店以及旅店的老闆做生意。不僅如此,他在馬車上萬分飢餓的時候,他也照樣很有心機地第一個盯着羊脂球的那罐雞不放,並且第一個大口大嚼羊脂球的食物,可謂貪婪至極。

貝爾

貝爾,他為了保持他所謂的紳士風度,一直強忍着所謂的坦塔羅斯的苦難,在他接受到了羊脂球的邀請之後,仍然還猶豫不決,一直到最後他那高不可攀的領情,這種種所體現出來的就是他的虛偽。 [6] 作品鑑賞編輯 播報

作品主題

作者的創作主旨在於,揭露普魯士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法國軍隊的腐敗與無能,尤其是強烈地譴責那些逼迫別人做不道德的事,然後又用道德去指責人的資產階級上層人士的自私與偽善,張揚下層人士極具愛國精神、極富正義感和同情心的美好心靈,表達對被凌辱的底層人們的同情與尊敬。 《羊脂球》的篇幅短小,不到三萬字。但在這短短的篇幅里,莫泊桑卻把普魯士侵略者的殘暴無恥、法國軍隊的腐敗無能以及法國各階層的精神面貌和愛國思想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故事發生在一輛馬車裡,在這個狹窄有限的空間裡,法國社會的政界、商界、教會以及社會底層的代表都集中在了一起。莫泊桑把這些人物放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這些人在逃亡路上的不同表現,對法國人在普法戰爭中的態度以及民族精神進行了生動的展示,其好惡之情溢於言表。 《羊脂球》發表後,受到許多讀者的喜愛,其主要原因就在於莫泊桑筆下的羊脂球讓人同情。在讀者眼中,羊脂球成為了一隻集體性暴力殘害下的無辜羔羊。雖然,用暴力迫害羊脂球的集體有很多「合情合法」的理由,但在具有全知全能視角的讀者看來,這些理由都是對羊脂球的欺騙。作品打動讀者的關鍵點就在於無辜的人受到傷害,而真正的兇手卻逃脫了懲罰,成為勝利者。 替罪羊從本質上而言是一種集體性暴力迫害的犧牲品。替罪羊在日常生活中多處於弱勢地位。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中經常寫一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小人物,如流浪漢、妓女等。這些人在上層社會的「大人物」看來就是製造各種危機、苦難的元兇。而莫泊桑的一些小說正是從深層上體現了當時法國社會文化的這一特徵。

藝術特色

《羊脂球》這部作品構思的獨特性以及結構的精緻性,主要表現在作家採取了他在短篇創作上的一貫手法——以小見大,在有限的篇幅里傳達出無限的意味深長的思想。作家把社會大舞台搬到了一輛狹窄的馬車裡,在空間上進行了濃縮;整個故事在六天裡發生髮展、結束,在時間上也進行了濃縮。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從政界到商界到宗教再到社會底層法網人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愛國表演」,一輛馬車儼然是一個小社會。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莫泊桑的構思是奇巧的。在十九世紀後期,儘管現實主義作家們關注現實、批判現實,在文學創作上提倡真實的描寫,但在描寫對象上部分作家關注的仍是社會上層階級或是中產階級,把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資產階級尤其是貧苦大眾作為作品主角的作家並不多。但是,對現實敏感的莫泊桑不僅關注社會底層,而且還把底層中職業最卑賤的妓女作為描寫對象並加以讚美。莫泊桑通過這個最不起眼、最遭人恥笑和唾罵的妓女把法國各階層做了一次辛辣、痛快淋漓的嘲諷和批判。 莫泊桑是一位很注重細節描寫的作家,他往往通過一些小細節來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深化主題。比如,在作品中他把故事安排在了天寒地凍的冬天,為故事的發展埋下伏筆。在寒冷的嚴冬里,羊脂球的遭遇顯得越發的悲慘、淒涼。其他人的良知就如同車外的冰塊—堅硬、冰冷。再如,在勸說羊脂球就範的情節里,卡雷·拉馬東夫人內心的想法和羊脂球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她處在羊脂球的地位是斷然不會拒絕那個無恥的德國軍官的。這就是所謂的有身份、有地位、有修養、有風度的尊貴的夫人。在侵略者面前,這些人已經完全喪失了起碼的個人道德和個人尊嚴,更談不上民族氣節。與這些人相比,地位卑賤的羊脂球是純潔的、自尊自愛的,從內心真正地愛着她的國家和民族。

作品影響

《羊脂球》一發表便震驚了法國文壇,它奠定了莫泊桑在法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嚴師福樓拜也稱之為傑作。從此,莫泊桑「像流星一樣進入文壇」。

作者簡介

莫泊桑(Maupassant,G.D,1850~1893)法國作家。1850年8月5日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讀法學,適逢普法戰爭爆發,遂應徵入伍。退伍後,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職。19世紀70年代是他文學創作的重要準備階段,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作家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除了《羊脂球》(1880)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883)、《兩個朋友》(1883)、《項鍊》(1884)等在內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佳作。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