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羅雲奎

羅雲奎Woon-gyu Na, 1901年-1937年),雅號「春史」,韓國劇作家、演員。生於醫生家庭。青年時代至中國東北求學,後在中國東北北部及俄國沿海一帶流浪,當過僱工。1920年回國,被日本的浪人逮捕,監禁兩年後釋放。1923年開始藝術生活。創作、拍攝、演出了許多電影和話劇。前期作品多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的罪惡和當時的社會矛盾。促進了韓國進步文化事業的發展。1929年以後,部份的作品有偏向頹廢主義的傾向。代表的主要電影作品有《阿里郎》、《啞巴三龍》、《風雲兒》等等。[1]

1990年起,韓國電影導演協會為紀念他而舉辦了春史電影節,又稱春史大獎電影節[2]

刑滿釋放後,回到家鄉的羅雲奎在那一年的冬天迎來了生命一個轉折點。他在看了成立於咸興的新劇社團《藝林會(예림회)》的表演以後,深受感染,並加入了該劇團。由於他身材矮小、雙腿彎曲,再加上那一口咸鏡道的方言,所以經常要出演反面人物(악역)和老人。然而他克服了形象上的不足,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演技上,終於在1925年韓國最早的電影公司-朝鮮電影株式會社出品的《雲英傳(운영전)》里成功的把一個轎夫(가마꾼)的角色演繹得惟妙惟肖(진짜와 똑같이 모방하다),從此他的演技獲得了各方認可。

1925年,羅雲奎為了出演白南製片公司的首部作品《沈清傳(심청전)》中沈學奎(심봉사)的角色,專門親自接近盲人並觀察他們的行為舉止。他努力專研演技,從此成為了主演並征服了影迷(영화팬)。之後他陸續出演了《長恨夢》和《籠中鳥(농중조)》,一舉成為韓國近代的著名演員。而羅雲奎的夢想則要更高更遠。

羅雲奎在以青年男女愛情故事為題材的電影《籠中鳥》中積累了表演經驗,並在1926年向更高的夢想發起了挑戰。那就是,他不僅僅要做一名演員,還要直接製作電影。他親自撰寫了《阿里郞(아리랑)》和《風雲兒(풍운아)》等劇本,並自導自演,創造了韓國電影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尤其是20世紀20年代推出的電影《阿里郎》,反映了民眾美好願望與農村現實之間的矛盾,是韓國電影史上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作品。電影講述了主人公在充當日本人走狗(졸개)的地主(지주)搶走自己妹妹之後,手刃這個地主卻被警察逮捕的故事。影片中,主人公在被抓走、經過阿里郎山坡的那一幕,曾使無數觀眾為之動容落淚,反映了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時期的悲慘現實。《阿里郎》在1926年10月1日在團成社首次上映,隨後該片的電影片連日售罄(매진되다),並在全國各地放映長達一年之久。藉助這一良好勢頭,羅雲奎在1927年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製片公司(제작 회사),並在1929年上映了韓國第一部文藝電影《啞巴三龍(벙어리 삼룡)》。

之後,他又陸續推出了《阿里郎後傳(아리랑 그 후 이야기)》和《鐵人都(철인도)》等電影。1931年他去日本對東京(도쿄)電影界進行了為期一年多的考察,並在1932年李圭煥導演的《沒有主人的小舟》里擔任主演。在這部電影中,他展現了一生中最高超的演技。然而他之後創作的電影卻屢屢遭到了票房(흥행)的慘敗,進入事業的低谷期。儘管如此,他對電影的熱情仍然高於任何人,他繼續把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電影製作中。1936年,他把《阿里郎第三部》製作成有聲電影。1937年,他又將李泰俊的小說《五夢女(오몽녀)》拍成電影,並由此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他因為了藝術投入太多精力,造成肺結核(폐결핵)惡化,於1937年8月9日去世,年僅36歲,那部《五夢女》也成為了他最後的遺作(유작)。

1993年,韓國政府為了紀念他為民族電影所作出的貢獻,追授他建國勳章-愛國章。而韓國電影界人士每年秋天都要舉行春史電影節紀念這位先輩。作為電影人,他在15年的時間裡共留下了29部作品。他用電影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鬱憤,並以此開闢了韓國的電影之路。此刻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依然有人在為韓國電影而歡笑或落淚[3]





目錄

參考文獻

  1. 吳寶華主編. 藝術大辭海. 台灣台北: 華視出版社. 1984-06-01. 
  2. 宋康昊、沈恩京分獲韓國春史電影節影帝影后(圖),中國新聞網,2014年03月20日。
  3. 韓國歷史名人:韓國電影的開拓者 — 羅雲奎. 韓語學習網. [20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