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綠鰭馬面魨
lu qi ma mian tun

中文學名:綠鰭馬面魨

拉丁學名:Navodon septentrionalis

門:脊索動物門

綱:輻鰭魚綱

目:魨形目

科:革魨科

屬:馬面魨屬

綠鰭馬面魨(學名: Thamnaconus modestus),硬骨魚綱,單角魨科。,俗名橡皮魚、剝皮魚豬魚、皮匠魚。分布於朝鮮、日本、印度洋非洲東岸以及中國東海、黃海、渤海、上海地區見於長江口等海域,屬於外海近底層魚類。其常生活於棲息水深50-12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煙臺。[1]

目錄

形態特徵

體較側扁,呈長橢圓形,與馬面相象,一般體長12-29CM。體長為體高的2.7~3.4倍,為第二背鰭起點至臀鰭起點間距離的2.9~3.8倍。體重400克左右。頭短,口小,牙門齒狀。眼小、位高、近背緣。鰓孔小,大部分或幾乎全部在口裂水平線之下。鱗細小,絨毛狀。體呈藍灰色,無側線,體側具不規則暗色斑塊。第二背鰭、臀鰭、尾鰭和胸鰭綠色。第一背鰭有2個鰭棘,第一鰭棘粗大並有3行倒刺;腹鰭退化成一短棘附於腰帶骨末端不能活動,臀鰭形狀與第二背鰭相似,始於肛門後附近;尾柄長,尾鰭截形,鰭條墨綠色。第二背鰭、胸鰭和臀鰭均為綠色,故而得名。

經濟價值

為我國重要的海產經濟魚類之一,其年產量僅次於帶魚。營養豐富,除鮮食外,經深加工製成美味烤魚片暢銷國內外,是出口的水產品之一。綠鰭馬面魨加工製做的魚片是出口品種,其英文名為Bluefin leatherjacket,日文名為ウマヅラハギ。輸往國別和地區:日本。出口口岸:福建、浙江、江蘇、山東、遼寧、上海、廣東。

分布地區

分布於中國、朝鮮和日本,為暖溫性底層海魚類,棲息於水深50~120米的海區。喜集群,在越冬及產卵期間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現象,白天起浮、夜間下沉。索餌期間晝夜垂直移動不顯著。食性較雜,主要攝食浮游生物,兼食軟體動物、珊瑚、魚卵等。綠鰭馬面魨隸屬魨形目鱗魨亞目單角魨科。本科有31屬95種,廣布於熱帶地區,在海邊經常可以看到,尤其是海草多的地方。身體左右扁平,身上布滿堅硬細小的鱗毛,形成強韌如鞣皮的皮膚,口部和其它魨類一樣的小,牙齒十分尖銳且強而有力,第一背鰭第一棘是一根小型毒刺,每當遇到敵人時會豎立起來。

視頻

海鮮處理系列: 馬面魨的處理方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