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太空天文台
紅外線太空天文台(ISO)是是歐洲宇航局的一個紅外線天文台,上面裝載的儀器設備是由英國、德國、法國和荷蘭組成的團隊協作完成的。ISO在波長2.5到240微米的範圍內工作,同已發射的紅外線觀測衛星相比,它有更高的靈敏度(約為IRAS的100倍)並能夠研究宇宙裡面寒冷和充滿灰塵的區域,比如行星和彗星的一些區域。
目錄
發展沿革
計劃開始於1979年,於1995年11月發射升空,一直工作到所攜帶的氦在1998年5月耗盡為止,比預期多工作了8個月之久。
技術特點
衛星裝有一個大型液體氦製冷器來冷卻望遠鏡和儀器設備到1.8開爾文[1](-271攝氏度),兩個固定的太陽能電池帆板同時可作為熱防護罩,ISO的主體是一個口徑為60厘米(2英尺)的R-C式望遠鏡,它還攜帶了4台觀測儀器。
紅外線相機(ISOCAM):高分辨率相機,觀察2.5~17微米的紅外線波段。
偏光照相機(ISOPHOT):觀察來自單一天體的紅外線輻射總量。
短波分光儀(SWS):涵蓋2.4~45微米波段的波長。
長波分光儀(LWS):涵蓋45~196.8微米波段的波長。
性能數據
有效載荷
ISO照相機(ISOCAM)[2],ISO光度儀(ISOPHOT),短波長光譜儀(SWS),長波長光譜儀(LWS)
結構尺寸
5.3米×3.6米×2.8米(17.4英尺×11.8英尺×9.2英尺)
使用情況
發射之後,ISO的肼推進器把最低點由518公里(322英里)高度推到1038公里(645英里)。在范艾倫輻射帶里,ISO的探測器是不起作用的;在范艾倫輻射帶以外,一天幾乎有17個小時觀測都是可能的。
ISO的計劃壽命是20個月,但是氦冷卻劑一直堅持到1998年4月8日。在此之後,短波長光譜儀中的一些探測器又工作了150個小時,直到5月10日才停止工作。
ISO最後一次變換軌道,這使它在20~30年後將在大氣層內燒毀。到1998年5月,ISO已進行了大約30000次科學觀測。
視頻
紅外線太空天文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開爾文有多熱?玻爾茲曼常數與熱力學溫度的聯繫,西瓜視頻,2019-04-19
- ↑ 什麼是相機 ISO,淚雪網,201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