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紫皮蒜

來自網絡的圖片

百合科植物

紫皮大蒜為百合科植物蒜的鱗莖,蒜瓣外皮呈紫紅色,瓣少而肥大,辣味濃厚,品質佳,是餐桌菜餚中一種最常見的食物。紫皮大蒜以其蒜瓣肥大,汁多,辛辣氣味濃郁,搗爛成泥放不變味而頗負盛名。

目錄

簡介

紫皮大蒜以其蒜瓣肥大,汁多,辛辣氣味濃郁,搗爛成泥放不變味而頗負盛名。不僅是營養豐富、鮮美可口的調味佳品,其蒜苗、蒜苔也是人們喜食的良好蔬菜。蒜頭尚含大量揮發性蔥蒜殺菌素、蒜辣素,藥用價值極高。據古藥書記載:「在蒜開口味,助食慾,解百毒,利水濕」。現代醫學證明,大蒜有抗菌、消炎、健胃、驅蟲、降壓等功能。可用於預防流行感冒、流行性腦膜炎、治療肺結、痢疾、消化不良、腸炎等病。據研究,大蒜還具有提高人體自身免疫能力和防癌、抗癌的作用。但因大蒜性味辛溫,多吃容易上火、耗血,有礙視力,故陰虛火旺者不宜多吃。

種植技

北方嚴寒地區,紫皮蒜傳統的種植方法一直是春栽夏收,不僅存在着冬季保存蒜種的麻煩,而且只能產一茬蒜,收少量一茬蒜苔。為提高種植紫皮蒜的經濟效益,可對紫皮蒜進行越冬栽培,不僅解決了保管蒜種出現抽乾、霉爛、傷熱等問題,而且可多收一茬蒜苔,抽苔率一般可達95%以上,畝產250―300公斤,蒜頭一般也可畝產1000多公斤左右。

(一)整地作畦:選擇平崗地沙壤土,前茬秋白菜收穫後,立即整地作畦。深播20厘米,細摟兩遍,同時每畝施腐熟農家肥4000公斤,最好施些炕洞土做底肥。然後做成寬120厘米、長500厘米的平畦。

(二)適時栽蒜:一般在霜降前後蒜種下地為宜。栽早了,氣溫高,蒜種發芽,不宜越冬;栽晚了,氣溫低,越冬前萌發不出幼根,不利於明年小苗出土。

栽時先用鎬開溝,每畦開8趟溝,深5厘米,溝距10厘米,然後將蒜種去皮栽入溝內,株距10厘米,之後覆2厘米左右厚土。 (三)越冬管理:在10月底―11月初灌一次封凍水,2―3天後再在畦面上覆蓋一層6.6厘米厚草、樹葉等防寒物。也可採用鋪地膜法防冬旱。具體辦法是:

在土壤封凍前,先用噴霧器或噴壺每畝噴灑除草劑氟樂靈300倍液60公斤或600倍液120公斤,然後鋪上地膜,再在膜上覆蓋一層亂草即可。無論採取哪種辦法禦寒防冬旱,在越冬期間,都要嚴防人畜踏畦面。

(四)早春管理:翌年清明後3―4天,摟掉畦面上的防寒物,在摟地膜上的防寒物時,注意不要把地膜也一塊摟掉或摟壞。撤掉防寒物後曬4―5天,這期間對沒有用地膜而採取灌封凍水防寒的地塊,要同時噴灑除草劑,所用的藥品劑量和噴法同上。

結合噴灑除草劑用摟耙把畦面摟一下,以利保墒和提高地溫。到清明後7―8天,蒜芽即可出土。對覆蓋地膜的畦面,要對準種芽在膜上割一個口,將芽引出膜外。

(五)苗期管理:在小苗長出3―4片葉之前,不旱不澆水,以儘量提高地溫,促苗快長。長出7―8片葉時,正是抽苔時期,要每隔7―8天灌一次水,追一次化肥,每畝追硫銨20公斤。5月末6月初,適量噴灑兩次800倍液敵百蟲以防地蛆。

(六)收苔後管理:一般在6月中旬收穫蒜苔,要在早晨趁有露水時進行,用手掐一下葉梢基部後,隨即撥下即可。收苔期間停止灌水。收穫後,一般每隔5―7天澆一次水,底肥不足的地塊,可結合澆水,每畝再追施硫銨15公斤,以促進蒜瓣迅速膨大。一般到7月中旬蒜葉枯黃,葉梢變軟,即可開始收穫蒜頭。[1]

參考文獻

  1. 紫皮蒜,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