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糜穰
201602280617256996.jpg
图片来源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糜穰

汉语拼音:Mí Ránɡ
性味:味辛,性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脚气冲心、闷

糜穰,中药材名。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稷的茎。功能主治为: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多煮取浓汁,去滓,纳椒目一斗,更煎十余沸。渍脚三两度,如冷,温渍洗,瘥止。无所忌。[1]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糜穰

拼音名:Mí Ránɡ

出处

《广济方》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的茎。

性味

《纲目》:"辛,热,有小毒。"

功能主治

《广济方》:"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多煮取浓汁,去滓,纳椒目一斗,更煎十余沸。渍脚三两度,如冷,温渍洗,瘥止。无所忌。"[2]

摘录

中药大辞典

形态特征

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高40-120厘米,单生或少数丛生,有时有分枝,节密被髭毛,节下被疣基毛。叶鞘松弛,被疣基毛;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顶端具长约2毫米的睫毛;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5-20毫米,两面具疣基的长柔毛或无毛,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常粗糙。圆锥花序开展或较紧密,成熟时下垂,长10-30厘米,分枝粗或纤细,具棱槽,边缘具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长4-5毫米;颖纸质,无毛,第一颖正三角形,长约为小穗的1/2-2/3,顶端尖或锥尖,通常具5-7脉;第二颖与小穗等长,通常具11脉,其脉顶端渐汇合呈喙状;第一外稃形似第二颖,具11-13脉;内稃透明膜质,短小,长1.5-2毫米,顶端微凹或深2裂;第二小花长约3毫米,成熟后因品种不同,而有黄、乳白、褐、红和黑等色;第二外稃背部圆形,平滑,具7脉,内稃具2脉;鳞被较发育,长0.4-0.5毫米,宽约0.7毫米,多脉,并由1级脉分出次级脉。胚乳长为谷粒的1/2,种脐点状,黑色。染色体2n=36(AB-дулов1931),40(Church.,1929)。花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中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华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新疆偶见有野生状的。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温暖地区都有栽培。

参考资料

  1. 糜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糜穰中医世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