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3
米格-3(Микоян и Гуревич МиГ-3)戰鬥機是蘇聯在二戰中使用的一種單座活塞式攔截機。該機由當時從屬於第一國家飛機工廠的米高揚-格列維奇實驗設計局設計,設計目標是解決米格-1戰鬥機測試時所得知的問題;MIG-3設計目標是為了進行高空空戰[1],但是蘇聯戰場的特性讓它鮮少發揮所長;在二戰尚未結束前,MIG-3便因性能不足退役。
目錄
開發背景
1939年,蘇聯空軍意識到自己需要下一代單翼戰鬥機,指示波利卡波夫設計局進行研發,代號波利卡波夫I-200;雖然波利卡波夫本人比較希望使用氣冷活塞發動機的I-180戰鬥機,但I-180原型機折損連連,I-200決定配合開發中的米庫林AM-37發動機(輸出功率1,450匹馬力),預定將有時速670公里的表現,波利卡波夫將新戰機配合AM-37發動機重新設計;I-200在1939年設計大致完成,唯一的變數是1939年8月波利卡波夫失去了斯大林寵信,為了在剃除波利卡波夫的同時又不折損飛機設計團隊,米高揚與其兄阿納斯塔斯·伊萬諾維奇·米高揚密謀在波利卡波夫於1939年10月至11月與蘇聯航空工業代表團隨行到德國考察時,把他的設計局支解[2]。
1939年11月,由航空工業人民委員會舉行的新型戰機討論會上,阿爾喬姆·伊萬諾維奇·米高揚代替出國的波利卡波夫出席會議,提出I-200方案;由於I-200方案在1939年極其誘人(1939年德國最新型號的Bf-109E極速570公里),12月該會議結論上呈斯大林後,斯大林決定將波利卡波夫設計局人力移編給提出方案的米高揚團隊,自立為第一實驗設計局(OKB-1),OKB-1在1940年變更代號為米格設計局,I-200戰鬥機也變更代號為MIG-1戰機。不過,MIG-1戰機在測試時出現了大量缺陷,讓主設計師阿爾喬姆·伊萬諾維奇·米高揚與米哈伊爾·約瑟福維奇·古列維奇必須進行飛機設計修正,I-200木質模型在1940年在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的T-101風洞進行測試修正飛機氣動設計,1940年10月29日,I-200四號原型機修改的新型米格機首飛,12月9日,在還沒完成測試前航空人民委員會將改良型戰機定名為MIG-3,在1940年底前完成20架。MIG-3不同與MIG-1的修改包括:
將引擎前移 4 英寸(100 毫米),改善飛機縱向飛行的穩定性。
換用OP-310型引擎散熱器。
因引擎與散熱器位置調整,駕駛座下方得到額外空間增裝250升(66美制加侖)的油箱。
主翼外緣上反角從5度提高到6度,改善橫向穩定性。
左右主翼各增設硬點,可攜帶共220公斤重的炸彈、或8枚RS-82火箭彈、或噴霧散布裝置。
發動機下方增加了一個潤滑油箱。
修改增壓器進氣口形狀。
燃料管線外包覆惰性氣體,降低燃料遭誘燃的機會。
駕駛座後部增設8毫米厚防護鋼板(後期型又增加到9毫米)。
儀錶板重新設計,以PBP-1A瞄準具替代PBP-1。
修改座艙罩外型改善駕駛後方視野,增加的座艙後部空間作為增設RSI-1(後期型主要使用RSI-4)無線電預留區。
改良主起落架設計提高強度,起落架主輪尺寸增加為25.5"x 7.87" (650mm x 200mm)。
ShKAS機槍的備彈數增加到750發。
視頻
米格-3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米格的天空,在那個冷戰時代到處都有它們呼嘯的身影 ,搜狐,2017-12-11
- ↑ 米格-3戰鬥機,新浪網,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