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1]於1977年3月28日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音樂中心(L.A. County Music 引Center)舉行。主持人:本屆頒獎活動由沃倫·比蒂(Warren Beatty)、艾倫·波士汀(Ellen Burstyn)、 簡·方達(Jane Fonda)和 理查德·普賴爾(Richard Pryor)主持 。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 | |
---|---|
奧斯卡獎盃 |
《電視台風雲》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二部獲得3項表演獎的影片,第一部是1951年的《欲望號街車》。1977年1月14日,最佳男主角獲得者彼得·芬奇(Peter Finch)因心臟病發作,死於洛杉磯的BEVERLY-WILSHIRE酒店大堂內。他是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去世之後獲獎的演員。麗娜·維爾特米勒(Lina Wertmuller)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被提名最佳導演的女性。
關於奧斯卡金像獎
自第一屆以來,除1930年和1933年以外,奧斯卡金像獎都是每年舉行一次。規定每年3月左右對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職員進行評獎。評選和頒發獎由學院組織專門的管理委員會主持。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儀式始終是美國好萊塢的一個盛大節日。世界好多國家都通過電視台轉播大會盛況。
獎項分布
頒發的獎項有23個,其中除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之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等等。此外,還有給那些在 電影界做出巨大成績的老演員 和老電影工作者的"特別獎"和一定數量的補充獎。 直到1931年,有個新來的學院女秘書看到這尊銅像,驚呼使她想起了叔叔奧斯卡,一位記者立即把她的話報道出去。從此,人們便把這個人像稱為"奧斯卡"。奧斯卡金像獎也因此得名。
獎盃設計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着學院最初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歐文斯公司鑄造。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時
曾說這尊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1934年,華特·迪士尼在領獎時引用了這個名字,由此奧斯卡獎這一別稱日漸被人們所熟悉。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名字。
頒獎會場
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位於好萊塢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啟用,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的舉行地點,在2002年開始成為奧斯卡的永久頒獎地。
柯達劇院,可容納3,400名觀眾,設有全美國一個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寬,75呎深。舞台後的記者室可容納多達1,500名記者。劇院由柯達公司贊助7500萬美元建成,並獲此冠名權。
劇院現由洛杉磯市擁有,並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向市政府租用,以舉行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柯達劇院的入口擺放有柱裝飾,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奧斯卡金像獎得獎人的名字,亦預留位置予未來的得獎人。
在其他時間,柯達劇院則供舉辦演唱會等表演,及其他種類的頒獎禮。
目錄
獲獎及提名名單
獎項 | 獲獎人 / 獲獎影片 | 提名名單 |
---|---|---|
最佳影片 | 《洛奇》 | 《總統班底 / 大陰謀》、《奔向光榮 / 光榮之路》、《電視台風雲》、《出租車司機》 |
最佳男主角 | 彼得·芬奇《電視台風雲》 | 羅伯特·德尼羅《出租車司機》、吉安卡羅·賈尼尼《七美人》、威廉·霍爾登《電視台風雲》、西爾維斯特·史泰龍《洛奇》 |
最佳女主角 | 費·唐娜薇《電視台風雲》 | 瑪麗-克里斯汀·巴洛特《表兄妹》、塔里亞·希雷《洛奇》、希希·斯派斯克《魔女嘉莉/卡麗》、麗芙·鄔曼《面對面》 |
最佳男配角 | 賈森·羅巴茲《總統班底 / 大陰謀》 | 尼德·巴蒂《電視台風雲》、伯吉斯·梅雷迪思《洛奇》、勞倫斯·奧利弗《霹靂鑽/小人物與大逃犯》、布特·揚《洛奇》 |
最佳女配角 | 比阿特麗斯·斯特雷特《電視台風雲》 | 簡·亞歷山大《總統班底/大陰謀》、朱迪·福斯特《出租車司機》、李·格蘭特《苦海餘生/海上驚魂三十天》、派珀·勞里《魔女嘉莉/卡麗》 |
最佳導演 | 約翰·G·艾維爾森《洛奇》 | 艾倫·帕庫拉《總統班底/大陰謀》、英格瑪·伯格曼《面對面》、西德尼·魯邁特《電視台風雲》、麗娜·維爾特米勒《七美人》 |
最佳原創劇本 | 《電視台風雲》 | 《表兄妹》、《正面》、《洛奇》、《七美人》 |
最佳改編劇本 | 《總統班底 / 大陰謀》 | 《奔向光榮/光榮之路》、《卡薩諾瓦/美男子》、《百分之七的解決》、《苦海餘生/海上驚魂三十天》 |
最佳攝影 | 《奔向光榮 / 光榮之路》 | 《金剛》、《我不能死/廿三世紀大逃亡》、《電視台風雲》、《一個明星的誕生/愛情萬年青》 |
最佳藝術指導/道具布景 | 《總統班底 / 大陰謀》 | 《不可思議的薩拉》、《最後的大亨》、《我不能死/廿三世紀大逃亡》、《英雄本色》 |
最佳服裝設計 | 《卡薩諾瓦 / 美男子》 | 《奔向光榮/光榮之路》、《不可思議的薩拉》、《逾越節的陰謀》、《百分之七的解決》 |
最佳音效 | 《總統班底 / 大陰謀》 | 《金剛》、《洛奇》、《銀線號大血案/大陸橫斷超特急》、《一個明星的誕生/愛情萬年青》 |
最佳電影剪輯 | 《洛奇》 | 《總統班底/大陰謀》、《奔向光榮/光榮之路》、《電視台風雲》、《兩分鐘警告》 |
最佳配樂 | 《奔向光榮 / 光榮之路》 | 《小鬼頭與賊阿爸》、《一個明星的誕生/愛情萬年青》 |
最佳原創配樂 | 《凶兆 / 天魔》 | 《迷情記/黑天使》、《不法之徒邁·韋爾斯》、《出租車司機》、《苦海餘生/海上驚魂三十天》 |
最佳動畫短片 | 《閒暇》 | 《狄達羅》、《街道》 |
最佳真人短片 | 《冰原》 | 《葛藤》、《蜘蛛晨報》、《夜生活》、《排名第一》 |
最佳紀錄短片 | 《數我們的日子》 | 《美國擦鞋童》、《黑木》、《道路的盡頭》、《宇宙》 |
最佳紀錄長片 | 《美國哈蘭縣》 | 《好萊塢的考驗》、《邊緣》、《風和人》、《火山:探究馬爾科姆·勞瑞筆下的生命和死亡》 |
最佳外語片 | 《黑人為白人作戰 / 白與黑》象牙海岸(科特迪瓦) | 《表兄妹》法國、《善意的謊言/ 說謊者雅各布》德國、《日與夜》波蘭、《七美人》意大利 |
最佳影片
《洛奇》[2]是由約翰·G·艾維爾森執導,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塔莉婭·夏爾等主演的劇情片;編劇西爾維斯特·史泰龍;製片人羅伯特·查托夫,艾文·溫克勒;出品公司聯美電影公司,米高梅電影公司。影片講述了一個寂寂無名的拳手洛奇獲得與重量級拳王阿波羅爭奪拳王的故事。影片於1976年11月21日在美國上映。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美國東部費城的一個貧民區。三十歲的洛奇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飾)體格魁梧,力大如牛。他是一黑社會組織的小嘍羅,也是業餘拳擊手,經常充當陪打人,連打四場,卻連一點小費也拿不到。洛奇有個朋友叫波里,在屠宰場幹活。一天,洛奇去附近一家商店買東西,看到女售貨員瘦弱而羞澀的樣子,不知怎麼地產生了憐憫。原來她是波里(波特·楊飾)的妹妹,叫艾黛麗安(塔莉婭·夏爾飾),容貌平常,性格內向。洛奇雖脾氣習性跟她迥然不同,但已暗中愛上了她,而她卻沒有輕易的墜入情網。洛奇拚命追求她,這位從沒得到男性慰藉的老大姑娘終於與他相愛。兩人經常幻想着有一天能改變目前的處境,過上好日子。機會終於來了。美國重量級黑人拳擊冠軍阿波羅(卡爾·韋瑟斯飾)對手因受傷而退出了比賽,主辦人靈機一動,挑選洛奇作為出賽對手。由於此次比賽是慶祝美國建國兩百周年的一個項目,優勝者可以獲得15萬美元巨款,貧困潦倒的三流拳擊手洛奇頓時成為電視台和報刊記者競相採訪的對象。雖然洛奇心裡明白他是打不贏對手的,但他認為,只要能和世界冠軍打15個回合而不被擊倒,那就是他的勝利。抱着這一信念,他抓緊時間刻苦訓練。洛奇是左撇子,左手勾拳不錯,但右手就不行了。在教練米基的悉心指導下,洛奇刻苦訓練出一套新拳路。波里為他打氣,特別是艾黛麗安把自己的心靈也傾注給洛奇。現在他可不是一個窩囊廢了,在理想與愛情的鼓舞下,他精神煥發,鬥志昂揚。比賽的那一天,洛奇以昂揚的鬥志上陣了,他和阿波羅拼得你死我活。儘管阿波羅不斷戲弄他,但他沉着應戰。他被打得鼻青臉腫,頭破血流,視線模糊,但他一直苦撐了15個回合……影片以他和女友艾德麗互相擁抱結束。
角色介紹
洛奇 演員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洛奇,三十歲,拳手,他是一黑社會組織的小嘍羅,也是業餘拳擊手,經常充當陪打人。在商店認識了女售貨員艾黛麗安並相愛。一次機緣巧合被美國重量級黑人拳擊冠軍阿波羅挑為對手,之後努力訓練,在比賽過程中苦撐了15個回合之後輸了比賽。
艾黛麗安 演員 塔莉婭·夏爾 艾黛麗安,女售貨員,洛奇朋友的妹妹,瘦弱而羞澀,與洛奇在商店相識洛奇,並在洛奇的追求下與之相戀,之後默默支持洛奇,最後與洛奇生活在了一起。
阿波羅 演員 卡爾·韋瑟斯 阿波羅,美國重量級黑人拳擊冠軍,因對手受傷退出比賽而選擇了洛奇作為對手,準備輕易將之擊敗結束比賽,但是卻在台上與之進行了15個回合之後才擊敗洛奇。
精彩花絮
為了湊足預算,製片方甚至把他們的房子作為抵押。
洛奇鏡子上的那些照片,的確是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年少時的照片。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把電影版權賣給米高梅的條件是,他自己必須是電影的主角。
影片原計劃有兩個結局,但由於另一個結局需要很多臨時演員,這段戲只好作廢。
在承認對阿波羅的害怕和懷疑的那場戲中,洛奇是表現振作起來的,史泰龍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來拍攝了這場戲份。
在拳擊訓練的戲份中,西爾維斯特·史泰龍確實是搏擊大塊的凍肉。為表現多角度的鏡頭,他反覆這麼練習着。當拍攝完成後,他的指關節已經完全平整,一直到現在也是這樣。
該片劇本原本有些陰暗:米奇是種族主義者,洛奇最終因不願成為職業拳手而輸掉了比賽,這些元素在影片拍攝期間被酌情更改。
洛奇和艾德在洛奇的廚房親吻的這段戲,和原劇本上設想的拍攝並不一樣。塔莉婭·夏爾的感冒剛好,她擔心這樣會使得史泰隆生病,所以她親他的時候很猶豫。但製片方認為這樣的表現實際上改進了劇本,於是在影片中保留了下來。
在拍攝最後決戰場景時,史泰龍和韋瑟斯全都飽受傷痛之苦,前者肋部青紫,後者鼻骨受損。在拍攝洛奇與艾德里安的初次約會時,劇組本想在冰場營業期間取景,可影片拍攝經費有限,製片方無力支付數百位臨時演員的片酬,無奈之下,劇組效仿了洛奇在片中的做法,買通冰場看門人在閉店之後拍攝。
影片製作
創作背景
《洛奇》的劇本由西爾維斯特·史泰龍撰寫,創作靈感 源於穆罕默德·阿里與查克·維普納的拳賽,後者當時還是無名小卒,卻堅持到第十五回合才被拳王阿里技術擊倒,賽前曾有記者質疑維普納能否生還,維普的回答是:我是人生中的倖存者,如果我能在海軍陸戰隊中倖存下來,那麼阿里的拳頭也不足為懼。西爾維斯特·史泰龍觀看了該場比賽,被維普納的精神打動,在拳賽結束後,開始撰寫《洛奇》的劇本。
演員選擇
米高梅買下了《洛奇》的劇本,希望聘請羅伯特·雷德福、瑞安·奧尼爾、伯特·雷諾茲或詹姆斯·凱恩等演員扮演洛奇,但史泰龍出售劇本的條件之一便是"他自己必須是電影的主角",最終米高梅同意史泰龍出演洛奇一角。關於阿波羅的飾演者,卡利·紹德萊斯曾是扮演艾德里安的最初人選,後來因片酬問題而無緣該片。肯·諾頓也曾希望出演,他正是克里德的角色原型,但他最終讓位給卡爾·韋瑟斯。蘇珊·薩蘭登也曾參加角色艾黛麗安的試鏡,但製片方認為面容嬌好的她不合適扮演艾黛麗安,最終選擇了塔莉婭·夏爾。
獲獎記錄
時間及獎項類型 | 具體獎項 | 獲獎者/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77年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影片 | 《洛奇》 | 獲獎 |
最佳導演 | 約翰·G·艾維爾森 | 獲獎 | |
最佳電影剪輯 | Richard HalseyScott Conrad | 獲獎 | |
最佳男主角 |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塔莉婭·夏爾 | 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布吉斯·梅迪斯、波特·楊 | 提名 | |
最佳原創劇本 |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 提名 | |
最佳音響 | Harry W. Tetrick、Bud Alper等 | 提名 | |
最佳原創歌曲 | Bill Conti、Carol Connors等 | 提名 | |
1977年第34屆美國金球獎 | 劇情類最佳影片 | 《洛奇》 | 獲獎 |
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 提名 | |
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塔莉婭·夏爾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約翰·G·艾維爾森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 提名 | |
最佳電影配樂 | Bill Conti | 提名 | |
1978年第31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最佳影片 | 《洛奇》 | 提名 |
最佳男主角 |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 提名 | |
最佳導演 | 約翰·G·艾維爾森 | 提名 | |
最佳劇本 |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 提名 | |
最佳剪輯 | Richard Halsey | 提名 | |
1978年第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 最佳外語片 | 《洛奇》 | 獲獎 |
1997年第21屆意大利大衛獎 | 最佳外國男演員 |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 獲獎 |
影片評價
影片結構簡潔,感情真摯,尤其能激發觀眾同情弱者的心態。影片雖然屬於小本製作,沒有任何大場面,沒有精雕細刻的痕跡,但充滿了原始之美,表演、台詞和配樂都相當到位。《洛奇》用一個美國夢的故事凸現出了美國精神,作為一個下層社會的不起眼人物,他的生活波瀾不驚,平淡無奇,本人也似乎顯得有些木訥古板,但當世界拳擊冠軍決定把他視為提高自己聲譽的沙包時,他內心那股永不服輸的精神才表露無遺,艱苦的訓練證實了一個男人在面對巨大壓力和挑戰時所應該體現的精神。《洛奇》通過影片表現了這種頑強不服輸的精神,而這種精神中某些地方明顯是超越國界的。(新浪網評 )[5]
最佳男演員
彼得·芬奇[3](Peter Finch),1916年09月28日出生在英國倫敦南肯瑟頓,英國著名演員。1935年開始在澳洲的劇院表演。翌年演出電影處女作《Dave and Dad Come to Town》。其後十多年,他成為澳洲影劇界和廣播界的頂尖紅星。1977年1月14日,彼得·芬奇因心臟病發作,死於洛杉磯的BEVERLY-WILSHIRE酒店大堂內。1977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他憑藉在《電視台風雲》中的表現被授予"最佳男主角獎",成為金像獎影史上第一位去世後獲獎的影帝。主要成就: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第1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男演員獎 、第34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
演藝經歷
彼得·芬奇(Peter Finch)1916年09月28日生於英國倫敦南肯瑟頓,兩歲時父母離異,之後他被居住在法國、印度和澳大利亞的親戚輪流照顧,成人後做過多種職業,直至1935年開始在澳洲的劇院表演。翌年演出電影處女作《Dave and Dad Come to Town》。其後十多年,他成為澳洲影劇界和廣播界的頂尖紅星。英國巨星勞倫斯·奧立佛賞識他的表演,在1949年把他帶到倫敦,他在英國影劇圈奮鬥多年,成為著名演員。
1976年,彼得·芬奇領銜主演美國著名導演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的影片《電視台風雲》(Network)。彼得·芬奇在本片中的表演被影評人認為是"奧斯卡百大經典表演之一"。
1977年1月14日,彼得·芬奇因心臟病發作,死於洛杉磯的BEVERLY-WILSHIRE酒店大堂內。一個月後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他憑藉在《電視台風雲》中的表現被授予"最佳男主角獎",成為金像獎影史上第一位去世後獲獎的影帝。
最佳女演員
費·唐娜薇(Faye Dunaway,1941年1月14日-)是著名的美國電影演員,代表作有《我倆沒有明天》、《唐人街》。
明星資料
出生地:美國 佛羅里達州 生 日:1941-01-14 學 歷:波士頓大學
得獎紀錄
- 1999 第56屆金球獎 最佳電視女配角
- 1985 第42屆金球獎 最佳電視女配角
- 1977 第34屆金球獎 最佳劇情類電影女主角 《螢光幕後》
- 1977 第49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螢光幕後》
- 1968 第21屆英國金像獎 最佳新人獎 《我倆沒有明天》
入圍紀錄
- 2001 第58屆金球獎 最佳電視女配角
- 1994 第51屆金球獎 最佳電視女主角
- 1988 第45屆金球獎 最佳劇情類電影女主角 《夜夜買醉的男人》
- 1978 第31屆英國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螢光幕後》
- 1976 第33屆金球獎 最佳劇情類電影女主角 《Three Days of the Condor》
- 1975 第28屆英國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唐人街》
- 1975 第32屆金球獎 最佳劇情類電影女主角 《唐人街》
- 1975 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唐人街》
- 1971 第28屆金球獎 最佳劇情類電影女主角
- 1968 第21屆英國金像獎 最佳新人獎 《Hurry Sundown》
- 1968 第25屆金球獎 最佳新人獎-女性
- 1968 第25屆金球獎 最佳劇情類電影女主角 《我倆沒有明天》
- 1968 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 《我倆沒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