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竹堑社
图片来自原住民族委员会

竹堑社(Pocaal),为台湾原住民道卡斯族的一支,为该族人口最多的一社。在汉人大量移民北台湾前,是新竹地区主要的居民。原先尚有“眩眩社”与竹堑社相邻,后来因为明郑时期遭到讨伐,逃入内山,未曾再回平地而在历史文献中失去记载。竹堑社于康熙年间开始缴纳“番饷”。雍正11年(1733),清廷在竹堑社地环植荆竹为城,遂谕令竹堑社人移居到北门城外(旧社)。乾隆14年(1749),旧社因头前溪溪水泛滥,再次往北迁徙,来到凤山溪、头前溪交错处,建立新社,这就是今竹北的“采田福地”。此后,沿著两溪朝中上游发展。[1]

目录

历史

清代以前

16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登陆大员,展开殖民台湾首页;汉人还未大规模开垦新竹,主要居民为台湾原住民道卡斯族,根据荷兰文献该地原住民称为“Pocaal”或“Pocael”。台湾史学者翁佳音认为,从荷兰古地图和文献显示当时荷兰人同时记载了原住民地名“Pocaal”和汉人地名“Tiksam”或“Texam”(竹堑),暗示两者关系不是译音,且地图上特别注明当地大溪畔有竹林,因“堑”为坑谷、险阻之意,学者翁佳音猜测可能古时汉人认为溪畔的竹林妨碍交通而取名为“竹堑”。

荷兰时期竹堑社与北方的南崁社交恶作战,双方之间冲突不停,南崁社为了与强大的竹堑社对抗在1645年归顺荷兰,后来竹堑社也归顺荷兰后,荷兰人还致力排解双方的纷争。荷印公司于1654年统计竹堑社计有149户,523人[2]。竹堑社当时分布于新竹香山、盐水港一带,与其他部落的酋长每年集会一次,向荷印公司殖民当局报告各部落的现况。

1661年(南明桂王永历十五年),郑军统帅郑成功接受荷印度公司通译何斌的建议,挥军进攻大员(台湾);郑将杨祖率领左先锋镇部队,于新港仔以及竹堑社一带登陆进行屯垦。几个月后,台湾中部的原住民部落联盟大肚王国起兵击败屯田于此的郑军,杨祖受伤率军退回大员。1681年,郑军为了抵抗清军攻台战争,积极修筑防御工事并征调各地的原住民;原住民反抗并袭杀通事抢夺粮饷,攻击往来汉商。郑克塽指派亲军陈绛,率军镇压各别反抗的原住民部落;各社原住民不敌转入山区,其中竹堑社人转入十八尖山客雅山等丘陵地,后来大部分社民接受招降回到竹堑社。而之后的眩眩社可能并入竹堑社中。自此,汉人直到1711年以前,未能在新竹进行有效率的屯垦经营。

由竹堑迁往新社

荷兰时期文献记载,当时竹堑社就坐落在头前溪畔。清代早期时竹堑社由香山迁往今日新竹市区中心位置。清康熙六十一年(1721年)朱一贵反清,叛军由台湾南部一路北上,竹堑社七姓原住民壮丁支援清军立功。朱一贵之乱之后,清廷逐渐重视台湾防务,1733年淡水厅移驻竹堑社,同知徐治民在聚落四周种植荆竹(竹城),并将城内的竹堑社原住民迁往北门外(湳雅),竹堑社新的所在地称为新社。[3]新社因竹堑溪时常泛滥,1749年竹堑社再往北迁移至今竹北市新社一带,人口约400馀人。原来新社的地方改称旧社至今。

竹堑社内部设有七个部族称之为“房”,各房设有“房长”管理,1758年台湾知府觉罗四明令全社按满族习俗雉发,并赐予各“房”等七姓,使原先各房内不同姓氏的成员都成为“异姓宗族”。竹堑社还兴建七姓祠堂,名曰“新社公馆”,主祀福德正神,配祀文武判旁再列出“特封义勇为竹堑七姓化番”的七姓祖先神位。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皇帝御赐义勇可嘉匾额。[4]咸丰四年(1854年)闽粤械斗,新社公馆遭到祝融之灾。后捐地重建,号采田福地。时至今日,采田福地仍然是竹堑社宗族共同的信仰中心。也因竹堑社协助清军剿判有功,清廷订屯番制,禁止汉人移民开垦番界内土地。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原住民之中不少为新竹地区大地主,汉人移民仅能向原住民承垦土地,以合股或是集资的方式成立垦号进行开垦。竹堑社族人的经济地位直到日治时期废除大租制,才真正的没落。

逐渐汉化

竹堑社迁至新社后,前几代仅与社内七姓通婚,后逐渐与汉人通婚。日治时期,日本政府取消了竹堑社既有的一些土地权益,加上七姓内部不和等等原因,导致竹堑社势力衰退,传统文化逐渐失传,母语几乎完全消失。竹堑社传统的祭祖活动称为,祭祖活动每年两次,后又有了拜土地公、作尾牙以及汉族文化的清明祭祖及中元普渡。今日竹堑社祭祀公业的祭祖祀典,大部分已非传统原貌,改为客家化、道教化了。

参考文献

  1. [1],原住民族委员会,2013-12
  2. 王郭章,图说竹堑,2004年
  3. 王郭章,图说竹堑,2004年
  4. 新竹教育大学数位艺术教育学习网,新竹庙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