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效率
稅收效率是中國的一個經濟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目錄
名詞解釋
稅收效率是指政府得到的稅款與為其所付出的一切成本代價之比,其中包括因為徵稅所降低的社會經濟效率。
稅收效率影響
一、稅收導致效率損失
(一)稅收產生超額負擔
稅收的超額負擔是指政府稅收導致納稅人的福利損失大於政府稅收收入,從而形成稅外負擔,引起效率損失。稅收的超額負擔可以消費者利余淨損失說明
稅收超額負擔
(二)稅收改變消費選擇
稅收引起超額負擔導致效率損失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徵稅干擾了由市場決定的納稅人消費、生產等方面的選擇,從而使資源配置偏離了最優配置狀態,
稅收對消費選擇的影響
二、稅收改善資源配置效率
在經濟處於資源最優配置時,徵稅引起的資源重新配置導致效率損失。即在經濟處於完全競爭,並沒有外部因素影響時,徵稅將導致效率損失。然而,在經濟沒有處於資源最優配置時,徵稅引起的資源重新配置有可能改善配置效率,也就是當經濟沒有處於完全競爭,或存在外部因素影響情況下,徵稅有可能改善配置效率。
(一)稅收與外部經濟性商品
稅收與外部經濟性商品,可分為稅收與產生外部成本商品和稅收與產生外部收益商品兩種情況。
1 、稅收與外部成本商品
外部成本是相對於內在成本而言,也就是在私人成本中沒有得到反映的成本,或者說是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之間的差額。如企業污染就屬於比較典型的沒有計入企業成本,不需由企業負擔補償,卻給社會帶來損害的外部成本。對於產生外部成本商品徵稅可以增進社會福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稅收與外部成本商品
2 、稅收與外部收益商品。
在存在外部收益的情況下,按企業內部收益計算的產出必然小於按社會收益計算的產出,按企業內部收益計算的商品價格也低於按社會收益計算的商品價格。如果對產生外部收益的商品減稅,或給予補貼,減稅或補貼相當於邊際外部收益,也可以使企業達到按社會收益計算的產出生產,增加負超額負擔,即社會福利。
(二)稅收與社會有益 ( 有害 ) 商品。
對於有益商品應受到社會鼓勵,而有害商品應受到社會限止。從政府角度來講,除了在法律上予以規範以外,也可以通過對有益商品給予減稅或補貼,對於有害商品提高稅率,以鼓勵有益商品發展,限制有害商品發展。
(三)稅收與計劃定價商品
以稅收配合計劃價格達到政府提高效率的意圖。
稅收效率選擇
稅收徵收一方面導致效率損失,另一方面又能起到改善資源配置效率作用因此,從效率出發,稅收的目標應是:在市場對經濟資源配置有效的情況下,保持稅收中性,以減少效率損失;在市場對經濟資源配置低效或無效的情況下,強化稅收槓桿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一、稅收中性與經濟效率
稅收中性是指稅收應採取不偏不倚姿態,不干預市場經濟的決策,使超額負擔極小化。在市場對經濟資源配置有效的情況下,稅收的干預必然會使資源配置偏離有效配置狀態,導致效率損失,這時,稅收的目標應選擇中性稅收,以取得稅收收入為目的,減少稅收對經濟干預,減少效率損失。由於效率損失是以超額負擔的大小為依據,因此,減少效率損失也就是使超額負擔極小化。
(一)稅種選擇
在完全競爭市場,又沒有外部因素影響情況下,對商品徵稅導致的效率損失大於所得稅。
(二)稅基選擇
從資源配置效率角度分析,一般商品稅的超額負擔小於選擇性商品稅,因此,一般商品稅優於選擇性商品稅。
商品稅和所得稅的效率影響比較
(三)稅率選擇
對於一般商品稅,有單一稅率和差別稅率兩種。一般商品稅如果選擇單一稅率,即所有商品都按相同稅率徵收;一般商品稅如果選擇差別稅率徵收,即對於不同商品按不同稅率徵收。在實行一般商品稅的情況下,如果選擇差別稅率,從資源配置的效率角度分析,對資源配置的影響相當於選擇性商品稅。因為差別稅率影響到不同商品的比價關係,從而影響到由市場決定的商品選擇,在市場所決定的資源配置處於最優的情況下,將使資源偏離最優配置狀態。
(四)價格彈性
實行差別稅率的一般商品稅和選擇性商品稅比較,從資源配置的效率角度分析,具有相似的影響,因此劣於實行單一稅率的一般商品稅。為減少效率損失,應選擇單一稅率的一般商品稅。但如果必須實行差別稅率的一般商品稅或選擇性商品稅,那麼,依據反彈性法則選擇商品徵稅或設計差別稅率,才能夠減少效率損失。所謂反彈性法則也就是徵稅商品選擇或稅率高低差異應同價格彈性相反。
價格彈性和超額負擔
二、稅收槓桿與經濟效率
(一)糾正外部成本和收益
(二)配合價格平衡產銷供求
(三)以稅代費調節資源級差收益
(四)有益商品和有害商品的稅收引導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魅力無窮,搜狐,2022-11-20
- ↑ 詩酒趁年華 | 品中國文字 悟千年精魂,搜狐,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