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港
秀屿港,位于湄洲湾,东经118°59,北纬25°1330,是“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是台湾海峡两岸人流、货流的重要口岸。 [1]
中文名称: 秀屿港
外文名称: Port of Xiuyu
所属地区: 福建莆田前云村
地理位置: 东经118°59,北纬25°1330
目录
港区简介
湄洲湾秀屿港拥有万吨级杂货码头、三千吨级集装箱码头、三千吨级液体化工码头、一千吨级煤炭
浮舟码头、湄洲岛三千吨级对台客运码头各一座.客运码头年设计吞吐能力20万人次,可接待台胞从台湾直航来湄洲岛妈祖庙进香朝拜。2001年建成并投入试生产的省市重点项目湄洲湾3.5万吨级码头,长304米、前沿水深13.85米,年设计吞吐能力110万吨(含集装箱3万TEU)。2002年港口吞吐量为243万吨外贸货物吞吐量161.8246万吨,国际集装箱吞吐量7919标箱。
港区基础设施条件齐备,海关、边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口岸联检机构已建立健全,秀屿联检大楼已竣工投入使用,港口的保安、医护、通讯、接待等服务条件也已具备。这些软硬环境的日臻完善,为港口的全面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理位置
秀屿港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莆头村,现为湄洲湾港秀屿港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介于福州与厦门和香港与上海之间,东距台湾台中港72海里,北距福州马尾港132海里,距上海港510海里,南距厦门港96海里,距香港397海里,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地带及对台往来的交通枢纽。
自然资源
秀屿,俗称狮屿,兴起于南朝梁、陈年间,宋代称“黎屿”、明清谓“小屿”,后改秀屿。秀屿原为一个小岛,宋代筑有石步长300米,明代改筑石桥长500米;明代起秀屿港是莆田、仙游和惠安三县货物的吞吐口岸,明朝廷在这里设小屿巡检司,秀屿港的海运由莆禧河泊所管理,当时秀屿港的开发已有相当规模,具有“人烟万三,居民约千余家”。清初,秀屿港一度荒废。
港口历史
民国17年(1928年),涵江人林柏青重建秀屿港码头和仓库;民国23年,英国万吨级货轮“新亚号”驶入秀屿港;民国27年,前下(莆田前沁、下屿)、山腰(惠安县辖)两盐场均在秀屿设转运站;民国28年,秀屿港码头、仓库均被日军飞机炸毁,秀屿港再度荒废。
1976年9月,交通部、铁道部、石油化工部对全国港口进行普查,把秀屿港选定为国家可兴建停泊5~10万吨级轮船的深水港址。1979年,秀屿港开始外贸运输业务,并对港区的土地平整开发。1980年,秀屿港第一座3000吨级的盐业码头竣工;1984年,建成煤炭码头;1985年,完成三千吨级商业码头的主体工程,同时兴建望山生活区;1986年初,秀屿港建滩造陆工程竣工。1987年4月,秀屿港三千吨级码头仓库工程。1988年5月,秀屿港2幢容量3000吨的粮食仓库建成。
至1991年,秀屿港基础设施用地开发,已有二条港口主干道,共长2.5公里。码头3个,配套用地5000平方米仓库及2万平方米堆场各1个。同时建成莆田市区通往秀屿港区的35公里的二级公路,还有水、电等设施先行工程。至此,港区内开发用地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建筑占用面积5.3万平方米。港内负10米以上深水域有100平方公里。
秀屿港已开辟为国家一类口岸,是交通部规划的全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1999年对外籍船舶正式开放,现港口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