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居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法國著名作家。1821年12月21日出生於法國盧昂一個傳統醫生家庭。福樓拜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對19世紀法國社會風俗人情進行真實細緻描寫記錄的同時,超時代、超意識地對現代小說審美趨向進行探索。 [1]

居斯塔夫·福樓拜
原文名 Gustave Flaubert
出生 (1821-12-12) 1821年12月12日(203歲)
逝世 1880年5月8日(1880-05-08)(58歲)
國籍 法國
職業 作家
知名於 西方現代小說的奠基者
知名作品

《包法利夫人》
《情感教育》
《聖安東尼的誘惑》
《布瓦爾和佩庫歇》
《薩朗波》

《包法利夫人》
《情感教育》
《聖安東尼的誘惑》
《布瓦爾和佩庫歇》
《薩朗波》

福樓拜的「客觀的描寫」不僅有巴爾扎克式的現實主義,又有自然主義文學的現實主義特點,尤其是他對藝術作品的形式——語言的推崇,已經包涵了某些後現代意識。新小說作家極力推崇福樓拜對現實主義的創新,並進一步加以發展。他們對藝術形式的追求已呈現出後現代文學特有的「崇無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說,新小說作家正是繼承了福樓拜的現實主義,才可能大大地跨越了一步。 [2]

目錄

人物經歷

個人生活

於1821年12月13日出生。 其父是法國西北部諾曼第地區魯昂市一位著名的外科醫生,他從1818年起任魯昂市立醫院院長。 福樓拜從小在醫院的環境中長大,對解剖屍體習以為常,這種環境培養了他對宗教格格不入的思想。 [3]

1830年,福樓拜9歲入學時剛剛認識字母。 [4]

福樓拜是個特別靦腆的人,特別是在女士面前。易於害羞的特質仍然困擾着他。[5]

福樓拜的父親是香檳人、母親是諾曼底人,他具有這兩種民族的特徵:性格開朗,同時具有北方民族的冷漠;性情快活。同時,福樓拜本性之中,卻隱藏着憂愁,嚮往一種追尋不到的理想。

最早把他引向這個綺麗世界的是女傭人玉莉。她是一位講故事的能手。小福樓拜在她旁邊一坐就是一整天,從小就受到浪漫幻想的薰染。[6]

在常人眼裡,福樓拜智力低下,卻顯露出文學天賦。他自幼喜歡文學,大量閱讀名著。

1834年,福樓拜編輯了一份手抄小報《藝術與進步》

1835年,在福樓拜14歲那年,在特魯維爾海濱度假時與音樂出版商、《音樂報》創刊人施萊辛格的妻子艾麗莎(Élisa Schlésinger)相遇並對她一見鍾情。 [8] 福樓拜第一次見到艾麗莎,羞怯之情使他整個人僵在這位漂亮女人的面前。[7]

1840年,福樓拜按照父親的希望和安排在巴黎大學法學院註冊入學,但他從小便偏好文學,對法律絲毫不感興趣,所以大部分時間仍住在魯昂,很少去課堂上課。在巴黎文藝界,他結識了仰慕已久的雨果。但他把大量時間花在閱讀文學作品和結交文人。

1843年他在法科考試中失敗。

1844年突發神經官能症(類似癲癇),從此中斷學業,常年住在父母的克魯瓦塞莊園。 此後便專心致志從事文學創作。

他一生交友不廣,不喜歡社交,而且很少外出旅遊,除了為了創作的需要去收集素材。他在青年時期與作家杜岡、詩人布耶結下深厚的友誼,一有新作,總是先念給他們聽。這二人雖然本身是成就不大的作家,但卻有很好的藝術鑑賞力和判斷力,能夠直言不諱地提出比較中肯的意見,對福樓拜在創作上由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845年,福樓拜的父親過世後, 他接受不少遺產,同母親以及外甥女一道住在盧昂市郊的克魯瓦塞別墅,與母親相依為命,穩定生活,直至去世。這座別墅位於塞納河畔,風光秀麗,清靜宜人,福樓拜終身在此揮筆苦戰。他與世無爭,淡泊人生,關門閉戶,潛心創作,把藝術作為自己的宗教。

1846年7月,他在巴黎結識了女詩人路易絲高萊,?她不久就成了福樓拜的密友和情婦。友情持續了十年,留下大量信札,是研究他的創作思想的第一手資料。高萊兩次向他求婚。

個人的情感生活帶給他的是對女性的理解。福樓拜雖然一生沒有婚娶,過着獨居生活,但他的感情生活仍然豐富多彩。他生命中有五個重要的女性:愛麗莎·施萊辛格、福寇夫人、路易絲·高萊、瑪蒂爾德公主和朱麗埃·赫爾貝爾。特別是他對施萊辛格夫人的初戀,代表了他「整個生命中的一項偉大的愛」和「唯一的激情」。在與這些女性的交往中,他對女性的心靈世界、情感世界有了深入了解。因此,他能夠站在女性的立場來體察女性。 [8]

同他關係不錯的還有喬治 桑左拉莫泊桑等。

1880年,福樓拜因中風去世,終年59歲。

視頻

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人物作品

福樓拜 每一個微笑背後都有一個厭倦的哈欠
作品名稱 發表年份 作品名稱 發表 年份
《狂人之憶》 1839 《斯瑪爾,古老的秘密》 1839
《包法利夫人》 1857 《薩朗波》 1862
《情感教育》 1869 《聖安東尼的誘惑》 1874
《競選人》 1874 《三故事》 1877
《純樸的心》 1877 《庸見詞典]]》 1998

人物爭議

福樓拜作為19世紀中葉法國偉大的小說家,其作品一直受到世界各國文學評論界的高度重視,關於他本人所屬文學流派的研究長久以來也是熱議的焦點。總體來講,對福樓拜文學選擇的界定主要集中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大文學流派之中,但這兩者在福樓拜身上所體現的關係卻一直沒有定論。

文學評論界普遍認為,青年時期的福樓拜是一位充滿激情和追求異國情調的浪漫主義者,中年之後隨着社會變革及自身思想的成熟,他轉變為現實主義作家。如法國著名學者、百科辭典學家保羅·德·盧(Paul de Roux)把福樓拜比喻成連接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連字符」(trait d』union)或者說兩個流派的「交匯點」。他認為福樓拜早期的作品是浪漫的、抒情的。費拉羅(Thierry Ferraro)則更加明確地提出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分界線,他甚至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對立起來,認為福樓拜是在完全放棄了浪漫主義的寫作手法後才轉向現實主義的;同時也認為福樓拜向現實主義的轉變是對浪漫主義的一種反抗和控訴。

福樓拜本人即不承認自己屬於浪漫主義也不認為自己是絕對的現實主義作家,他拒絕和任何一個文學流派有瓜葛,也反對人們在他的作品上貼上任何一個流派的標籤。他對自己的寫作風格做了這樣一個評述:「人們認為『我』痴迷於真實的事物,但實際上『我』憎惡它們;因為正是由於『我』對現實主義的憎惡,『我』才寫了(《包法利夫人》)這部小說。但是,『我』也同樣憎惡愚弄我們的理想主義的假象。」這段話說明福樓拜同時具有浪漫和現實兩種特質,在這兩個互為矛盾體的文學流派中掙扎、徘徊。

人物評價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福樓拜在敘述方法上採用了「自由間接體」話語形式,他不露痕跡地頻繁變動各種敘述視點和敘述時態,從而模糊了敘述人語言與人物語言的差別,混淆了全聚焦敘述人的聲音和內聚焦人物的聲音。福樓拜絕頂巧妙地利用這種模稜兩可的狀態,使得他可以用別人的語言為他自己說話,既不完全受到牽連又不完全清白無辜。福樓拜是一個崇尚科學精神和客觀精神的解剖師和心理學家。

——曾艷兵(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福樓拜寫作時就像在操作解剖刀。從他的手上,看得出來,就像個解剖師和生理學家。

——聖伯夫(法國文學評論家)

他倡導「作家隱匿」的寫作原則。

——李健吾(近代著名作家)

福樓拜是法國19世紀最大的作家。 [9]

——古爾蒙(Gourmont、法國後期象徵主義詩壇的領袖)

福樓拜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最大的小說家,在塞克瑞(Thackeray)去世之後,歐洲沒有一位能出其右。

——散慈玻瑞(Saintsbury)

福樓拜是左拉的一位自然主義兄弟。

——於斯曼(法國小說家)

參考資料

  1. 郭文娟. 從心理描寫看福樓拜作品的現代性[J]. 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0,(5).
  2. 楊亦軍. 福樓拜的現實主義與新小說的後現代特點[J]. 外國文學研究,2002,(4).
  3. 李艷.福樓拜對現實主義小說的超越 [J].當代小說(下半月),2008-12-28.
  4. 居斯塔夫·福樓拜.福樓拜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11
  5. 李嘉懿. 矛盾人格下的福樓拜[J].法國研究,2013-08-15.
  6. 王軍華.福樓拜的通俗面孔——兼評《聖安東的誘惑》及《薩朗波》的幻想成分 [J]. 文教資料 , 2007-05-25.
  7. [曾艷兵.論福樓拜對卡夫卡思想與創作的影響[J].東方論壇,2009-10-15.
  8. 丁世忠.試論福樓拜的女性意識[J].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007-9,23(5).
  9. 范水平. 論福樓拜與自然主義和現代性[J]. 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