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體
磁體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目錄
名詞解釋
磁體是指能夠產生磁場的物質或材料。是一種奇特的物質,它有一種無形的力,既能吸引一些物質,又能排斥一些物質。一般分為永磁體和軟磁體。 磁體具有兩極性,磁性北極N,磁性南極S,斬斷後仍是兩極N極、S極。單個磁極不能存在。同時,磁體具有指向性,如果把一個磁體懸掛起來,就會發現它的南極指向地理南磁極左右,北極指向地理北磁極左右。
磁體:一般定義為能夠吸引鐵、鈷、鎳一類物質的物體。
磁體一般又分為永磁體和軟磁體。
永磁體:即能夠長期保持其磁性的磁體,永磁體是硬磁體,不易失磁,也不易被磁化。
軟磁體:作為導磁體和電磁鐵的材料大都是,軟磁體極性是隨所加磁場極性而變化的。
性質
磁體具有兩極性,磁性北極N,磁性南極S,斬斷後仍是兩極N級、S極。單個磁極不能存在。同時,磁體具有指向性,如果把一個磁體懸掛起來,就會發現它的南極指向地理南磁極左右,北極指向北磁極左右。
作用
磁極間具有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磁體周圍存在着一種物質,能使磁針偏轉,這種物質在物理學上被稱作磁場。磁場的分布通常用磁感線來表示。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魅力無窮,搜狐,2022-11-20
- ↑ 詩酒趁年華 | 品中國文字 悟千年精魂,搜狐,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