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盤龍紐「皇帝奉天之寶」
藏品簡介
藏品鑑賞
碧玉盤龍紐「皇帝奉天之寶」,清早期,碧玉質,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滿文璽書體。面14厘米見方,通高15.2厘米,紐高11.5厘米。附系黃色綬帶。 乾隆帝欽定二十五寶之一,《交泰殿寶譜》記此寶「以章奉若」之用,以示皇帝對上天的尊崇和禮敬。但這只是一種象徵,實際上,迄今還未發現鈐蓋此寶的檔案文書,表明此寶極少使用。關於此寶的含義,乾隆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厘定國寶時曾有過如下考辨:「至謂『皇帝奉天之寶』即傳國璽,兩郊大祀及聖節宮中告天青詞用之,此語尤誕謬。大祀遵古禮,用祝版署名而不用寶。聖節宮中未嘗有告天事,或道籙祝厘時一行之,亦不過偶存其教耳,未雲命文臣為青詞,亦未嘗用寶。且此璽孰非世世傳守,而專以一寶為傳國璽,亦不經。蓋緣修《會典》諸臣,無宿學卓識,復未曾請旨取裁,只沿用明時內監所書冊檔,承偽襲謬,遂至於此。」指出康熙朝和雍正朝《大清會典》對此寶的認識錯誤及其原因,並最後將其確定為敬天之表徵物。乾隆十三年(1748)詔改璽印中的滿文本字為滿文篆書時,該寶未改刻而保持原貌。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
- ↑ 「神道設教」中的人文精神,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5-6
- ↑ 故宮博物院將在北部新建北院區 已公布5份設計方案,觀察者網,2016-10-25
- ↑ 論禮器的文化意義與哲學意義,道客巴巴, 201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