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交龍紐「古稀天子之寶」
藏品簡介
藏品鑑賞
碧玉交龍紐「古稀天子之寶」,清乾隆,碧玉質,交龍紐方形璽,漢文篆書。面12.9厘米見方,通高10.8厘米,紐高5.2厘米。 寶四周陰刻填金乾隆帝御製《古稀說》。此璽制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年乾隆七十萬壽。稽諸史籍,「自三代以下帝王年逾七十者:漢武帝、梁高祖、唐明皇、宋高宗、元世祖、明太祖凡六帝」 。但在乾隆帝看來,其中前面四君均是不足為法的,餘下的元世祖忽必烈和明太祖朱元璋雖為創業之君,於國於身皆有建樹,但仍不乏「禮樂政刑有未遑焉」的遺憾,而把他自己看成是千古之中唯一年登古稀的英明君主。於是,便鐫刻了「古稀天子之寶」以紀念之,並作《古稀說》云:「余以今年登七袠,因用杜甫句刻『古稀天子之寶』,其次章即繼之曰『猶日孜孜』,蓋予宿志有年,至八旬有六即歸政而頤志於寧壽宮。其未歸政以前,不敢弛乾惕。猶日孜孜,所以答天庥而勵己躬也。」此時的乾隆帝還相當明智,雖自負但不自滿。「夫由斯不自滿,歉然若有所不足之意充之。以是為敬天之本,必益凜且明,勿敢或逾也。以是為法祖之規,必思繼前烈,而慎聰聽也。」他要做到「勵慎終如始之志,以竭力敬天法祖,勤政愛民」,這才把「猶日孜孜」作為「古稀天子之寶」的副章相配使用。透過這方「古稀天子之寶」及其產生的背景,恰好反映出乾隆帝那種壯志未泯,雄心未已,勵精圖治而且是相當自負的精神狀態。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或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
- ↑ 「神道設教」中的人文精神,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5-6
- ↑ 故宮博物院將在北部新建北院區 已公布5份設計方案,觀察者網,2016-10-25
- ↑ 論禮器的文化意義與哲學意義,道客巴巴, 201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