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塔海
碧塔海自然保護區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中甸縣東部,距縣城25公里。保護區以碧塔海為中心,總面積840平方公里。碧塔海長約3公里,寬約1公里,藏語稱碧塔海為"碧塔德錯"。"碧塔"意為牛毛毯,"德"為魔,"錯"為海。碧塔海素被稱為高原明珠,湖面海拔3538米,是雲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歷史上曾經是被水淹沒的凹陷地帶,第四紀隨西藏高原強烈抬升形成目前高原面貌。
目錄
傳說
相傳天女梳妝時不小心掉了鏡子,鏡子破碎形成了許多高原湖泊,碧塔海就是其中的一塊鑲有綠寶石的最美的鏡片。另傳說這便是《格薩爾王傳》中所提及的"毒湖",湖中小島是嶺地英雄格薩爾王鎮壓魔鬼的地方。此外,姜嶺大戰至碧塔海,因冰天雪地,湖光朦朧,嶺國的騎士們追敵誤入湖中而被淹沒,轉敗為勝的姜國認為這是碧塔山神護佑的結果,便在小山上建造了廟宇。總之,碧塔海蘊含了豐富的自然和文化內涵。
簡介
碧塔海因沒有任何污染,魚類資源保存得較為完整,其中有一種中國生物學家命名的「碧塔重唇魚「,竟有三個嘴唇!它是第四紀冰川時期留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了。此外,每年的6~7月份,人們在碧塔海還可看到一種獨特的景觀"杜鵑醉魚",這是因為杜鵑花葉含有微毒,落到水面上後,被游魚吞食,就使魚如同醉了一般漂浮在水面上。形成碧塔海特有的奇觀。另據說林中的老熊也會趁月色來撈食昏醉之魚。著名作家馮牧曾描寫了這種景象,從此碧塔海"杜鵑醉魚"的景觀就揚名於世。
碧塔海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聖水",她所以神聖,皆緣於這裡的山水風光神奇宏偉的自然顯現了藏傳佛教中的"吉祥八寶"和眾生頌揚佛經的景象。藏傳佛教"吉祥八寶"按寶瓶狀吉祥八瑞圖,分別為寶瓶、妙蓮、法輪、金魚、吉祥結、寶傘、勝利幢和右旋白螺。
"湖中之島"是碧塔海富有特色的又一景觀。碧塔海由四周山上流下的絹絹細流匯成,水清如鏡,恬靜安謐。湖中有一孤島。乘船至島上,小島路徑曲幽,芳草襲人,花香鳥語,一片天籟之音,使人想起蓬萊仙島。湖的四周長滿了杉樹和杜鵑,春夏之季,杜鵑花競相開放,如一美麗的花環鑲嵌在島上。當杜鵑花謝附入湖中,湖中的游魚食後醉昏,翻着白肚皮漂浮在水面,遊人可不勞而獲。這就是有名的"杜鵑醉魚"奇景。春夏之季,奇花芳草爭奇鬥豔,隆冬時節,一片金黃,牛馬羊群,相戲其間,風吹草低,一片藏地風格。
碧塔海的四周都是大原始森林,林中有貝母雞、紅腳雞、白鷳、野牛、馬鹿、獼猴、雲豹、猞猁、松鼠等許多動物。
碧塔海意為櫟樹成氈的地方,位於香格里拉縣城以東35公里處。湖水常年澄澈碧綠,清麗不俗,湖中棲息有許多珍禽名魚,主要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頸鶴,還有被生物學家稱之為"碧塔重唇魚"的珍稀魚類。
在香格里拉眾多湖泊之中,最美的要數碧塔海,以自助游經驗而言,需安排半天時間,這樣才能真正體會這一聖湖之美。[1]
自然資源
保護區為高原湖泊,它的所在地為西藏的南延部分,是橫斷山脈上部一較平坦的准高原面,相對高差900米。碧塔海就鑲嵌在高原面上。年均溫5.4℃,冬季湖面封凍3—4個月,山地積雪達7—8個月;年降水量620毫米。
動物資源
碧塔海自然保護區屬亞暖帶氣候。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植被以長苞冷杉為主,蓄積量達233萬立方米。珍禽異獸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雲豹、黑頸鶴、綠尾虹雉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猞猁、鬣羚、血雉、藏馬雞等;還有黑熊、棕熊、藏鼠兔、鸚鵡、畫眉等數十種經濟和觀賞動物。湖中有一種細鱗魚——中甸重唇魚,是該湖特有種。
植物資源
保護區湖泊周圍植被有針葉林、闊葉林、灌叢和草甸四種類型。亞高山針葉林有長苞冷杉林、油麥吊雲杉林、大果紅杉林和高山松林,均為川西、滇北和藏東南的特有種。長苞冷杉林分布於海拔3500—3800米的陰坡、半陰坡及3700米以上地帶,蓄積量450—600立方米/公頃,林下灌木有杜鵑、箭竹及蘚類植物;油麥吊雲杉林分布於海拔3200—3700米的陰坡、半陰坡以及溝谷中,蓄積量750—900立方米/公頃,林下灌木有箭竹、忍冬等;大果紅杉林是雲杉林遭到破壞後形成的次生林,是高山強陽性速生先鋒樹種,蓄積量100—320立方米/公頃;高山松林分布於海拔3800米以下的陽坡、半陽坡,屬次生林,高山松是耐旱、喜光、適應性極強的樹種,蓄積量64立方米/公頃。
保護區植被是金沙江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林的組成部分,對維護三江中上游地區生態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濕地資源
碧塔海是雲南省分布最高的高原湖泊,是在斷層結構與溶蝕結構共同營力作用下形成的,湖東西長3公里,南北寬0.3—1.5公里,水域面積159公頃。水源來自四周溪流,湖水從東部流出500米後入地下溶洞,經暗河入洛吉河、尼汝河,最後匯入金沙江。湖水淡棕色,這是由於水溫低腐殖質不易分解所致,屬於腐殖質貧瘠營養湖。湖泊南、西、北三面有3個沼澤化草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