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紅
礬紅陶瓷低溫釉上顏料。以三氧化二鐵懸濁體着色的低溫紅釉和紅彩。亦稱「鐵紅」、「紅彩」、「虹彩」。它的色澤往往帶有一種如橙子般的紅色。
產生於宋代,為釉上多種彩的前驅,後沿用於明代萬曆紅彩、鉛粉86%配製而成。着色成分為三氧化二鐵。製法將硫酸亞鐵(青礬)煅燒、漂洗,加入鉛粉作熔劑,磨細備用。如作顏色釉色料,則調成釉漿,施於陶瓷器釉面上,氧化焰以900℃左右低溫烤燒之。明代嘉靖時,御器廠以礬紅釉取代銅紅釉。到清康熙時,礬紅有了很大的進步,色澤鮮艷,華麗凝重。一般用於五彩、鬥彩繪製紋飾,無一色釉器。嘉慶以後,礬紅色澤均不甚佳,僅光緒時稍有起色。[1]
目錄
製法
製法將硫酸亞鐵(青礬)煅燒、漂洗,加入鉛粉作熔劑,磨細備用。如作顏色釉色料,則調成釉漿,施於陶瓷器釉面上,氧化焰以900℃左右低溫烤燒之。
瓷房子博物館
入口在入口處一排青花瓷的瓶子中有幾隻透着紅色的瓶子格外顯眼。這幾隻呈現紅釉的瓷瓶就是以氧化鐵為着色元素,在氧化氣氛中燒制而成的低溫紅釉——礬紅。
礬紅最早產生於宋代,為釉上多種彩的前驅,沿用後世,至明代嘉靖時,御器廠以礬紅釉取代銅紅釉。到清康熙時,礬紅有了很大的進步,色澤鮮艷,華麗凝重。一般用於五彩、鬥彩繪製紋飾,無一色釉器。嘉慶以後,礬紅色澤均不甚佳,僅光緒時稍有起色。中國最古老的釉上紅色彩料、宋紅彩、成化鬥彩、萬曆和康熙時的五彩,都是以礬紅作為紅色彩料。
由於原料的純度、製作工藝及烤燒溫度等各種條件不盡同,礬紅可以呈現多種的色調,從深濃的棗紅色到較淡的橙紅色,總體看來明代的礬紅多偏向棗紅,而清代以後則多偏帶有橙味的磚紅色。[2] 清代太師少師罐
太師是從西周開始就有的官稱,古文經學家認為三公指太師、太傅、太保。《宋史·百官志》中說:「……晉稱依《周禮》,備置三公。三公之職,太師居首……」少師是春秋時期楚國設立的職位,後歷代沿襲,並與少傅、少保合稱三孤。人們借用諧音,用一大一小兩隻獅子組成太師少師圖。獅是尊貴和威嚴的象徵,「獅」與「師」同音,借諧音太師少師,寓意輩輩做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