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鼓錘的故事(蝶戀花)

《石鼓錘的故事》中國當代作家蝶戀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石鼓錘的故事

海子說: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我說:每一條河流都有一個名字,每一個村莊都有一個故事。

有一條江叫嘉陵江,嘉陵江邊有一個村莊叫石鼓錘村。

我第一次到石鼓錘村,是2015年7月,那是一個火熱的日子。那個時節的鄉村,梨子已成熟,稻子正含苞,苞谷剛好可掰。

當時,我們是到石鼓錘村參加扶貧工作的。由於第一次去,大家都不熟悉自己的貧困戶情況,得請村支書幫忙引領。

從村支書家出發,過馬路,上對面的坡,不遠處的山頂上,矗立着大大的石頭。粗看似人形,有頭有頸有身子,站立於翠綠的叢柏中,格外的醒目;細看,還有點像一把劍,劍身立於地,劍柄指向天,劍首比較粗糙,還需打磨,劍莖有點短,剛夠手握,劍鋒插向了泥土。要想取走這把劍,手指要足夠長,力氣要足夠大,非神人之功,無可奈何,或許只有像孫悟空那樣的才可以運用自如,普通人怕是拿不動,更別說御辱殺敵,保家衛國了。

「看!山上那個石頭!」我最先發現,而後驚奇地叫了起來。

「不是石頭,是個錘子!」

「是石鼓錘!」村支書淡淡地說,或許見而不怪了。

不過,在村支書的腦海里一直藏着一個故事,關於石鼓錘的:

「那是1975年4月,」何書記說,「一天中午,我跟着婆婆打桑葉(當時正養春蠶),路過石鼓錘時,正巧看見石鼓錘上面有一個小孩,從錘的肩膀上爬出來,露出圓圓的臉蛋,頭戴一個帽子。那帽頂綴有絨球,四周呈角狀,很是可愛。真是奇了怪了,上面沒大人,怎麼有一個小孩?我趕緊叫婆婆看。婆婆說哪裡有個小孩?你怕是看花眼了喲!可是我明明看見那個小孩,在石鼓錘邊上玩耍,婆婆看時還在,接着,小孩爬到邊上,趴下,才不見的。我婆婆怎麼看不見……」

村支書一直強調這是個真實的事情,他到現在也覺得奇怪,所以一直不能忘記。村支書說:「我從不相信有鬼神之類的事,也從沒遇到過鬼神之類的事,真的。可這件事,我到現在也沒搞明白。」

我也搞不明白,或許是幻覺。

石鼓錘所在的山不高,獨立於平地之間,四周無其他山巒,方圓數里也清晰可見。要到石鼓錘村,不用問路,看到錘子就能到,由此看來,石鼓錘還具有地標性。

讓人們奇怪的是,石鼓錘站立山尖,經過地震,沒有倒下;經歷風雨,沒有風化。好像不完全是石頭,是否有其他成分?有待科考。

石鼓錘看上去確實像一個人,當地還有一個傳說。據《川東周末》專欄作者佐斌考證:說石鼓錘為一位姑娘所化。

相傳很久以前,村裡有對青年男女,他們青梅竹馬,相愛很深。由於女孩的父母比較勢利,嫌棄窮家小伙,反對他們交往。於是小伙子為了心上人,隻身離家去重慶當船工,由於當時交通閉塞,許久沒有音信。女孩又讓貪念地主財勢的父母逼嫁。一邊無消息,一邊又強迫嫁給地主作小老婆。無可奈何之際,姑娘於新婚之夜趁亂逃離到一個破廟中,坐在一塊石頭上,生無可戀,最後面向嘉陵江,吞金而亡。

當家人找到廟子時,廟子突然不見了,化作了半人大的石像。

後來,當窮小伙掙了錢回來,滿懷喜悅地去找心愛的姑娘,卻只找到了石像。他望着石像,滿懷悲憤,用一條長長的鐵鏈,一端套住「姑娘」,一端套住自己,說:「這下好了,我帶着你一起去拉船掙錢,再也不分開了。」說完跳入嘉陵江……

當地老人說,以前每年夏季的凌晨,特別是雄雞報曉時,會從石鼓錘那傳來一位姑娘喚雞的聲音,還能聽到小伙子提鐵鏈去拉船的聲音,嘩嘩的。

還有人說,石鼓錘附近藏着無數的寶藏,所以至今還流傳着這樣的諺語:「石錘對石鼓,銀子五萬五,哪個找到了,買下重慶府。」

從不同的方向看石鼓錘,會有不同的形狀。特別是從石鼓錘北面的萬古橋方向看,石鼓錘更像一個叉着腰、望着嘉陵江撒尿的小孩,真的栩栩如生。[1]

作者簡介

蝶戀花,女,1980年出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