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門銘
圖片來自sohu

石門銘,又名石門摩崖北魏正書摩崖刻石,在今陝西省漢中市褒城境內褒斜道石門洞內東壁,為王遠所書,石師武阿仁鑿字。[1]

目錄

介紹

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正月刻,高175厘米,寬215厘米。楷書二十八行,每行二十二字,字徑五至六厘米。首題「石門銘」三字,比正文低四字,末題「石師河南郡洛陽縣武阿仁鑿字」。記錄了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開漢褒斜道石門故道的事跡。宋朝人還能見此碑,明朝時為蘿葛所隱沒,不被世人所知,直至清代才再現於世。現在於陝西省漢中博物館所藏。

創作背景

東漢永平六年(公元63年)至永平九年(公元66年),漢中太守鄐君以漢明帝的詔書向廣漢郡、蜀郡及巴郡徵集役工二千六百九十人開通褒斜道,在開道過程中鑿通了石門。之後,在東漢延光四年(公元125年)、永壽元年(公元155年)、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都曾因道路阻塞而對褒斜道進行復修。隨着褒斜道的幾修幾廢,石門通塞不定。

到北魏正始元年(公元504年),漢中歸屬北魏,北魏宣武帝於是命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再循原褒斜舊道開鑿通途。其修築工程自正始四年(公元507年)興工,至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正月竣工。《石門銘》即是為紀念此事,於石門勒銘,以讚頌梁、秦二州刺史羊祉、賈三德奉詔修復廢置已久的褒斜道閣,重新開通並拓寬石門之功。

參考文獻

  1. 石門銘,gushic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