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鐘山記(羅春會)

​​ 石鐘山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石鐘山記》中國當代作家羅春會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石鐘山記

游石鐘山,重點在寫山的得名的由來。作者之所以選擇在莫(暮)夜去遊覽,也是因為夜裡環境寧靜,更容易體察到細微的聲音。文中也寫了環境景物,但這種描寫是為了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和突出主題。文中寫了奇石、棲鶻、鸛鶴,突出了「夜」和「靜」。用「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形容夜裡壁立千尺的巨石的猙獰可怖,用「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寫鳴叫的鸛鶴,比喻都極生動,讀來使人有毛骨悚然之感;棲鶻聞人聲而驚飛,深山中鸛鶴的鳴聲清晰可辨,也正見出月夜的寂靜。這種寂靜可怖的氣氛,使得作者「心動欲還」,然而正在此時,卻忽聞「大聲發於水上」,這樣可以更加使人感到驚喜和詫異;而環境越寂靜,越能顯出石鐘山鐘聲的洪亮。這就從人的心理和音響效果兩個方面,突出石鐘山鐘聲的作用。兩處鐘聲,一處由聲響而及地形,一處由地形而及聲響,不僅描繪出石鐘山下都是巨大的石頭洞穴和裂縫的特殊地形構造,道出了風浪與山石孔洞衝撞激盪而發聲的原理,揭示了石鐘山得名的真正由來,還在月夜寂靜的水面上,突然發出一陣絕妙的鐘鼓齊鳴曲,使讀者如身臨其境,仿佛看到了那結構奇特的石鐘山,聽到了那奇異的鐘鼓聲。結末引周景王和魏莊子的古鐘來比擬,既點明石鐘山發出的聲音有如洪鐘,同時也表達作者的喜悅心情。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劉大櫆說:「以心動欲還,跌出大聲發於水上,才有波折,而興會更覺淋漓鐘聲二處必取古鐘二事以實之,具此詼諧文章,妙趣洋溢行間,坡公第一首記文。」(清王文濡輯《評校音注古文辭類纂》卷五十六引)分析是精當的。這一節沒有一句議論,全用形象的描繪,把問題的答案揭示出來,顯示了作者卓越的藝術才能。

[1]

作者簡介

羅春會,品詩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