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竹科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雙子葉植物綱石竹亞綱的1科。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為小灌木亞灌木。莖通常節部膨大。單葉對生,有時具膜質托葉。花兩性,稀單性,輻射傘形花序、圓錐花序或集生成頭狀。有時具閉花受精的花;萼片4~5,離生或合生;花瓣4~5,稀無,離生,具爪或否;雄蕊8~10,稀2~5;花盤小,有些具腺體;花托有時呈棲狀;子房上位,1室,稀2~5室,特立中央胎座。胚珠1至多數;花柱2~5。果實通常為蒴果,稀為瘦果或漿果狀。[1]

目錄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亞灌木。莖節通常膨大,具關節。單葉對生,稀互生或輪生,全緣,基部多少連合;托葉有膜質或缺。花輻射對稱,兩性,稀單性,排列成聚傘花序或聚傘圓錐花序,稀單生,少數呈總狀花序、頭狀花序、假輪傘花序或傘形花序,有時具閉花授精花;萼片5,稀4,草質或膜質,宿存,覆瓦狀排列或合生成筒狀;花瓣5,稀4,無爪或具爪,瓣片全緣或分裂,通常爪和瓣片之間具2片狀或鱗片狀副花冠片,稀缺花瓣;雄蕊10,二輪列,稀5或2;雌蕊1,由2-5合生心皮構成,子房上位,3室或基部1室,上部3-5室,特立中央胎座或基底胎座,具1至多數胚珠[註 1];花柱2-5,有時基部合生,稀合生成單花柱。[2]

果實為蒴果,長橢圓形、圓柱形、卵形或圓球形,果皮殼質、膜質或紙質,頂端齒裂或瓣裂,開裂數與花柱同數或為其2倍,稀為漿果狀、不規則開裂或為瘦果;種子彎生,多數或少數,稀1粒,腎形、卵形、圓盾形或圓形,微扁;種臍通常位於種子凹陷處,稀盾狀着生;種皮紙質,表面具有以種臍為圓心的、整齊排列為數層半環形的顆粒狀、短線紋或瘤狀凸起,稀表面近平滑或種皮為海綿質;種脊具槽、圓鈍或銳,稀具流蘇狀篦齒或翅;胚環形或半圓形,圍繞胚乳或勁直,胚乳偏於一側;胚乳粉質。

分布範圍

約75 (80)屬2000種,世界廣布,但主要在北半球的溫帶和暖溫帶,少數在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地中海地區為分布中心。中國有30屬,約388種,58變種,8變型,分隸屬3亞科,幾遍布全國,以北部和西部為主要分布區。其中無心菜屬蠅子草屬繁縷屬3屬占全科種數一半以上,多集中於青藏高原,尤其是橫斷山至喜馬拉雅山一帶特別豐富。金鐵鎖屬則為中國所特有。

保護價值

為我特有的單種屬植物。是研究石竹科系統分類和進化極寶貴的材料,又是常用的中藥材,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注釋

  1. 「胚珠」:胚珠(ovule) 為子房內着生的卵形小體,是種子的前體,為受精後發育成種子的結構。被子植物的胚珠包被在子房內,以珠柄着生於子房內壁的胎座上。裸子植物的胚珠裸露地着生在大孢子葉上。一般呈卵形。其數目因植物種類而異。而且是植物生育重要的部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