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縣小河鎮
石台縣小河鎮位於石台縣西北部,東與磯灘鄉接壤,南與丁香鎮、東至縣高山毗連,西與東至縣洋湖鎮、張溪鎮汪坡為鄰,北與貴池區牌樓、唐田鎮共界。2007年末,轄13個村民委員會,203個村民小組。
小河,原名小河口,因黃湓河上游兩條支流(梓溪河、石嶺河)於此匯合而得名,故而沿襲至今。自1985年小河鄉更名為小河鎮,區劃基本穩定。2007年初全縣鄉鎮區劃調整,莘田鄉併入小河鎮,政府駐地仍在小河。是石台縣西北部重要集鎮。
2017年,小河鎮行政區域面積13400公頃,常住人口20091人。[1]
中文名稱: 小河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石台縣
面 積: 13400公頃
人 口: 20091人(2017年)
目錄
氣候環境
小河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溫隨海拔高低和地勢變化而異。年平均氣溫16°C。一年中最熱七月份,一月份最冷。四季分明,日照適中,年降雨量約在1500—1800毫米之間,大多集中在春、夏季,秋冬季則乾旱少雨。無霜期平均約為234天。小河鎮四面環山,丘陵、谷地、山沖、河流鑲嵌其中,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呈傾斜式。海拔最高為大幛山810.3米,海拔最低處為東莊村河床34米。河流絕大部分屬黃湓河水系,境內梓溪河於紅石潭與丁香西溪之水匯合而形成後河,流入東至縣境內雙河口與前河匯集入黃湓河。境內群山山體大多以石灰石,頁岩為主構成。耕地沿天然河流或山沖分布,且大塊成片耕地分布於小河谷地。土壤主要有沙
壤、黃紅壤、黃壤、黃棕壤等多種類型,PH值在4.5—5.5之間。據《石台縣土地資源》1995年10月版,小河鎮耕地面積21102.66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0.49%,其中水田16488.53畝,旱地4614.13畝。
經濟發展
小河鎮社會經濟活躍。境內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林茂糧豐,是石台縣多種農產品生產基地,素有石台「糧倉」的美譽。全鎮共有茶園面積10000畝,其中高效無性系茶園3000畝,機修機剪茶園4000畝,茶葉年產值1500萬元。毛竹2000畝,板栗15000畝,年種植優質水稻5000畝、棉花4000畝、油菜4000畝、蔬菜500畝、煙葉1650畝。全鎮有養殖大戶8家、存欄生豬8500頭,存欄大牲畜900頭,家禽養殖年出欄量15萬隻,創產值30萬元,能繁母豬存欄800頭。已建成鄭村無性茶葉、鄭村板栗、堯田仔豬、栗陽檀皮、安元野菜、東莊煙葉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鄭村板栗、堯田仔豬暢銷縣內外。
自然資源
小河鎮自然資源豐富。山場面積10460.8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8%,有林地面積9192.8公頃,占山場面積的87.9%。全境森林覆蓋率73.16%。林木綠化率80.10%。境內林木蔥鬱,主產松、杉、毛竹等,植物品種多達千種,其中珍惜樹種有香樟、銀杏等。還有500年以上古樹4株,100年以上古樹近百株。在野生植物中草木本藥材有柴胡、菌陳、山茱萸、杜仲、辛夷花等計有數百種之多。野生動物品種繁多,如水獺、豺狼、獐、麂、野豬等等。 小河鎮區位環境優越。鎮政府駐地距石台縣城32公里,距池州市區70公里,距318國道、長江黃金水道40公里,省道221線貫穿全鎮,水陸運輸極為方便,省物質儲備局七六二處坐落在該鎮龍山村。
基礎設施
小河鎮基礎設施完善。境內郵電通訊發達,電信、移動、聯通網絡覆蓋全鎮,有線電視遍布各村,有金融機構2家3個網點。水電充足,擁有11萬伏變電站、自來水廠各1座。鎮區「三縱五橫」道路框架基本拉通,農村沼氣池建設得到推廣,全鎮沼氣池保有量1800口,入戶率達到32%。安全飲用水項目全面實施,13個村的「村村通」建設已基本完成,投資環境正日益完善。
小河鎮工業經濟發達。境內林木資源儲量高,礦產資源豐富,銻、煤、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等都具有很高的開採價值。近年來,小河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小河要做強」的目標,始終堅持「工業強鎮」戰略不動搖,努力營造一個政策寬、門檻低、項目多、服務好的發展環境,大力引導個私經濟上規模、上檔次。先後引進金林木業、牯牛礦業、足健鞋業、萬隆服飾等茶葉加工、木材加工、服裝加工、水泥粉磨站項目10餘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戶。2009年,由江蘇南通客商註冊成立的石台創億礦業和年產30萬噸納米碳酸鈣的安徽凱爾特納米材料科技兩家企業落戶小河,總投資約3億元人民幣。2010年安徽四方礦業加盟小河,投資1.2億元開發栗陽村塘窪石灰石。發展浪潮急,奮進正當時。小河鎮熱烈歡迎八方來客惠顧指導,共商小河發展大計,共建和諧家園。
小河鎮集鎮建設初具規模。小河鎮集鎮具有80餘年的歷史,原省道325公路穿境而過,鎮內地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住戶集中,具有建設大集鎮的優勢。近年來,小河鎮黨委、政府搶抓機遇,立足開發開放,把集鎮建設作為全鎮經濟發展的龍頭來抓,加快小河金街房地產開發項目建設,全面啟動龍灣新區建設,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嚴格審批,嚴謹管理,初步形成了建設規模化、設施配套化的新型集鎮,集鎮區現有住戶671戶,常住人口1900餘人,集鎮面積2平方公里,集鎮區「三縱五橫」基本框架已基本形成。
政務信息
小河鎮社會大局社穩定。小河鎮黨委、政府始終繃緊穩定這根弦,以創建平安小河為抓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廣泛開展法律宣傳進萬家活動。認真開展治安整治工作,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關停、整改了一批不合格非煤礦山企業。完善了全鎮綜治調解組織網絡建設,實施「個、十、百、千」工程,建立了3個警務室、10個警務點、30個綜治瞭望哨。紮實開展「黨委書記大接訪」工作,疏通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及時妥善地把各類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認真開展「人民調解百日會戰」和「進萬村大服務」活動,積極主動排查不穩定因素,2010年,全鎮化解矛盾糾紛70餘起,沒有發生越級上訪、集體上訪事件或重大刑事案件,保持了全鎮社會大局穩定。
社會事業
小河鎮社會事業和諧。近幾年來,小河鎮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大力發展教育、文化、衛生事業,並着力解決民生問題,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保持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勢頭,為構建和諧小河奠定了堅實基礎。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鎮有學校15所,學生1752人,教職工143人。近年來,小河鎮加大教育投入,興建了小河中心學校綜合樓、鄭村電信希望學校、梓豐移動希望小學,實施了紅石小學、莘田中心學校危房改造項目,中西部中學危房改造項目,學校辦學條件、教師生活條件得到改善。醫療衛生條件積極改善。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積極推進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2007年投資18.7萬元新建了莘田衛生院綜合大樓,2008年小河衛生院醫技綜合樓建成投入使用,13個村均建立了村級衛生室,群眾看病難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加強了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堅持以「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方針,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人口計生工作紮實開展。全面推行計生利益導向機制,積極落實計生獎勵扶助、獨生子女保健、放棄二孩生育指標、積極落實節育措施等各類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政策。創新計生工作服務方法,2007年在全市率先開通計生服務熱線,並先後開展了「婚育新風暨關愛女孩雙優示範戶評選及表彰」、「生育關懷」、「人口計生工作區域共管」等大型宣傳活動,群眾生育觀念明顯轉變。民政工作進一步夯實。老有所養全面保障,全鎮有敬老院2所,2009年以來,先後投入夕陽紅計劃資金200多萬元,完成了2所敬老院的改擴建工程,集中供五保戶134人,集中供養率達55.8%。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擴大。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戶供養、大病救助、白內障復明等各項民生工程得到全面落實。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健全。2007年,小河鎮克服鄉鎮區劃調整帶來的的不利因素影響,順利的完成了縣、鎮兩級人大代表換屆和村級規模調整,2008年,又在全縣率先完成村級黨組織和第七屆村民委員會換屆工作,並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得到較好落實,全鎮13個村的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基本完成,村級規範化建設進一步完善。
禮賢淳樸自然的民風,豐富充足的物產,飛速發展的時代造就了小河鎮無限光輝的美好前景,欣欣向榮的小河鎮正向一個農業大鎮、工業強鎮、商貿重鎮大踏步的邁進。
旅遊資源
會主山(又名卉竹山)遺址,卉竹山寺廟初建於明·嘉慶年間,毀於兵燹,至清代順治16年卞上人來到古剎,重建寺廟,更名為「園會禪林」,後因年久失修而頹廢,清末年間,九華山僧妙清來此募資復建,規模甚大,於「文革」中拆毀,現僅存石刻碑記一塊,此處為原貴池縣西南名勝。再往東南角,有胡氏宗祠三處(兩處被毀,有碑文記載和遺址,一處保存完好)。朱氏宗祠一處,(相傳為明·崇禎三太子定王籌款修建,現前廳保存完好)。
宋代修建的拱橋(名新橋),建於清初的紅橋都保存完好,橋邊有紅廟遺址。有古棧道於絕壁,棧道洞孔現仍清晰可見。胡氏老宅,建於清初,內存雍正二年和十一年池州府所贈「清時人瑞」、「盛世蜚英」兩匾。沿途有500年古樹數棵,溶洞多處,名勝古蹟集中,有開發價值。
新石器遺址,坐落堯田村,70年代發現,出土新石器若干件,現存放於黃山市博物館,還有莘田雞公堰新石器遺址。城山寨古戰場遺址(元末明初),坐落於鄭村村,元末池州府總兵羅友賢在此紮寨,設有馴馬堂練兵場、園藝堂農業基地及糧倉、鐵爐堂為製造並囤積兵器場所,並建造囤兵營房。寨口有石閘、水閘、木滾閘,後被朱元璋手下開平王常遇春用計破之。遺蹟依然可尋。城山寨山下為著名的鄭村農民暴動指揮部故址,現有石台縣人民政府修建的鄭村暴動紀念碑聳立於右邊山崗之上。
石台縣著名的百丈崖景區,坐落於小河鎮北嶺村與磯灘鄉交界,現旅遊公路已修建至北嶺村北岩組。
小河境內溶洞無數,有全縣聞名的「如來洞、龍洞、牛毛洞、雲岩洞、里塘洞、經布洞、洪洞等二十餘個有待開發。
古墓、狀元墓坐落在桂村,文舉狀元胡從隆,畢生從事教育工作,有碑記。四品官墓,明朝吳賜(歷官監察御史、河南按察司)墓。
文化底蘊
全鎮古文化底蘊豐富,有:石刻二十餘塊,古本刻對聯,匾額,古建築等。其中安平村塘西胡氏宗祠遺址尚存唐代形態各異的旗鼓十三尊,旗架八對,另尚存瀕臨失傳的《十番鑼鼓》及《十樣景》樂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