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矯頑力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目錄

名詞解釋

矯頑力(coercive force)是指磁性材料在飽和磁化後,當外磁場退回到零時其磁感應強度B並不退到零,只有在原磁化場相反方向加上一定大小的磁場才能使磁感應強度退回到零,該磁場稱為矯頑磁場,又稱矯頑力。

使已磁化的鐵磁質失去磁性而必須加的與原磁化方向相反的外磁場強度。不僅與鐵磁質的性質有關,還依賴於鐵磁質原先的磁化強度。在製造變壓器的鐵芯或電磁鐵時,需要選擇矯頑力小的材料(如軟鐵、硅鋼等),以使電流切斷後儘快消失磁性。在製造永磁體時,需要選擇矯頑力大的材料(如鋁鎳鈷等),以求儘可能保存磁性,不使其消失。

在永磁材料的退磁曲線上,當反向磁場增大到某一值HC時,磁體的磁感應強度B為0,稱該反向磁場為該材料的矯頑力HC;在反向磁場為HC時,磁體對外不顯示磁通,因此矯頑力HC表徵永磁材料抵抗外部反向磁場或其它退磁效應的能力。HC是磁路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參量之一。

矯頑力用HC表示(這種表示常指B=0)。根據磁感應強度B與磁場強度H和磁化強度M的關係B=μ0(H+M),如令B=0,得到HC=-M。當M=0,得到HC=B/μ0;常用BHC和MHC來表示其區別。MHC>BHC,M=0給出的值稱為內部矯頑力。

特點

矯頑力HC在數值上總是小於剩磁Br。在HC處,B=0,在退磁曲線上任意點的磁極化強度值總是小於剩磁Br,故HC在數值上總是小於剩磁Br。例如:Br=12.3KGs的磁體,其HC不可能大於12.3KGs。換句話說,剩磁Br在數值上是矯頑力HC的理論極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