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兒媚·林下閨房世罕儔 納蘭性德
原文
譯文
你們夫妻二人一同隱居山林,知足保和,風流自適。現在看見你居住在這裝飾華美清麗的房子裡,遠離塵世的浮躁虛名,着實是艷羨不已。
人到中年,心逐漸脆弱,禁不起太多悲哀,尤其是今天舊地重遊,想起當初和她到此遊玩的種快樂來。細雨潤濕花枝,夕陽下有人採摘菱角,我不忍獨自面對這美好的景色,想要離去,卻又戀戀不捨。
創作背景
作者創作此詞的時候,盧氏已經逝去多年,具體年份已不可考,容若重遊山野,心有萬千感慨而作此篇。
賞析
上片寫納蘭對友人的生活情趣和風度的讚美。
「林下閨房世罕儔」,這兩句謂友人夫妻二人一同隱居山林,知足保和,風流自適。後一句「今來忍見,鶴孤華表,人遠羅浮」則大量用典,先是有「忍見」,再有「鶴孤華表」,取鶴生性孤高的特點,詞中意為遠隔世事,居住在這裝飾華美清麗的房子裡,用「羅浮」,意指往日榮華。所以,納蘭如今親眼目睹友人隱居仙境,風景撩人,看見友人住在這華美的房子裡,遠離塵世的浮躁虛名,安寧閒適,着實是艷羨不已。友人的生活情趣和風度,叫納蘭敬佩又羨慕,讚美之詞發自肺腑,仿佛遠羅浮的田園風光,他也能沾點光來。
下片表達納蘭對友人隱居生活的嚮往。
「中年定不禁哀樂,其奈憶曾游」,到中年的時候,納蘭肯定會因為自己曾經來到過這麼美麗的地方而禁不住悲傷起來。同時,納蘭又會感到十分幸福和快樂,因為在這裡有過美好的回憶。「浣花微雨,采菱斜日」,「浣花」「微雨」「采菱」「斜日」,都是生動的自然景致,一派田園安詳的美好樂土之態。最後,詞人發出感嘆:「欲去還留。」這耕種之福,直叫人嫉妒不已,怎麼也看不夠。
全文多處用典,卻明白如話。既有讚美友人的豁達之心,又能坦言自身對隱居無限嚮往,可謂一詞雙關。字裡行間,納蘭表露了對退隱凡塵。隱居林下生活的嚮往,也無意傾吐了對理想生活的渴望。
簡析
詞的上片寫詞人對友人生活情趣和風度的讚美,讚美之詞發自肺腑;下片描寫了生動自然景致,表達對友人隱居生活的嚮往。全文多處用典,卻明白如話;既有讚美友人的豁達之心,又能坦言自身對隱居無限嚮往,可謂一詞雙關,字裡行間表露出對理想生活的渴望。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