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相控阵雷达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相控阵雷达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们国家优秀文明历史的象征,一直沿用至今,一个简单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国人们的聪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目录

名词解释

相控阵雷达即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其快速而精确转换波束的能力使雷达能够在1min内完成全空域的扫描。所谓相控阵雷达是由大量相同的辐射单元组成的雷达面阵,每个辐射单元在相位和幅度上独立受波控和移相器控制,能得到精确可预测的辐射方向图和波束指向。雷达工作时发射机通过馈线网络将功率分配到每个天线单元,通过大量独立的天线单元将能量辐射出去并在空间进行功率合成,形成需要的波束指向。

历史

相控阵技术,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就已经出现。1937年,美国首先开始这项研究工作。但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才研制出2部实用型舰载相控阵雷达。

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相继研制和装备了多部相控阵雷达,多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如美国的AN/FPS-46、AN/FPS-85、MAR、MSR,前苏联的“鸡笼”和“狗窝”等。这些都属于固定式大型相控阵雷达,其共同点:采用固定式平面阵天线,天线体积大、辐射功率高、作用距离远。其中美国的AN/FPS-85和前苏联的“狗窝”最为典型。

20世纪70年代,相控阵雷达得到了迅速发展,除美苏两国外,又有很多国家研制和装备了相控阵雷达,如英、法、日、意、德、瑞典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有:美国的AN/TPN-25 、AN/TPQ-37和GE-592、英国的AR-3D、法国的AN/TPN-25、日本的NPM-510和J/NPQ-P7、意大利的RAT-31S、德国的KR-75等。这一时期的相控阵雷达具有机动性高、天线小型化、天线扫描体制多样化、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相控阵雷达由于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应用。在已装备和正在研制的新一代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中多采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它已成为第三代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而,大大提高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性能。在21世纪,相控阵雷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战争兵器的特点,其制造和研究将会更上一层楼。

种类

相控阵雷达可以分成两个种类。第一,被动无源式,简称 PESA,它是一种技术性能比较低的雷达,在上世纪 80 年代已经发展成熟,并且应用于舰艇和中小型的飞机上面。第二种,是比第一种性能更加优异,发展前景也足够好,并且技术性能也更加的高的雷达技术,这种技术是到了 90 年代末才得以应用,开始应用于战机和舰载系统的,这种技术就是“主动有源式(AESA)”。

特点

相控阵雷达相比其他的雷达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灵活性,是由于它远胜于一般的、应用机械进行扫描的雷达,它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同时针对多个目标

相控阵雷达是使用电子扫描的,它的波束指向具有灵活性,使得扫描可以快速进行,也可以实现多个目标的同时跟踪,并与计算机相互配合能对多个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目标进行有效的发现、勘探以及进行跟踪,与此同时能够引导多枚导弹对众多个空中的目标进行攻击。因此相控阵雷达多使用于目标众多、方向不同并且有不同层次的空袭中。

功能的多样性 机动性强

相控阵雷达是一部可以代替多部专用雷达工作的系统,它可以同时形成多个波束并且对其进行独立的控制。这些波束可以进行搜索、勘探、识别、跟踪、对目标进行照射以及对导弹进行制导等。正因为如此,它可以很大程度的对武器系统设备进行减少,从而提升了系统的机动能力。

对干扰的抵抗能力强

相控阵雷达具有非常高的功率并且能对能量进行合理地管理,并对主瓣增益进行控制根据方向的不同分配不同的能量并进行发射,这样做更有益于对自适应旁瓣的抑制。也有益于进行各种干扰自适应的抵抗,可以快速的发现远距离目标以及小型雷达反射面的目标,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反辐射导弹的抵抗能力。

相控阵雷达的发射系统由数十至上百块功率放大模块组成,通过相控阵天线采用集中式发射,集中向天线面阵馈电并通过移相控制波束方向,发射馈线损耗较大,同时放大模块故障率较高。相控阵发射机长时间工作后,经常出现个别功率放大模块和线缆老化情况,虽然不会使雷达整体停止工作,但辐射方向图和波束指向均会发生偏移,进而对雷达精度和探测范围产生影响,亟需低成本的有效、可靠方法实现发射机全部功率放大模块的有效实时监控,从而降低相控阵雷达检修维护的难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