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
百科 |
百科指天文、地理、自然、人文、宗教、信仰、文學等全部學科的知識的總稱。
日語:百科(ひゃっか);韓語:백과;英語:Encyclopedia;法語:Encyclopédie;德語:Enzyklopädie;俄語: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葡萄牙語:enciclopédia
目錄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百:量詞,指數量多,在這裡指全部;科:學科,科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新聞出版》卷定義為:"概要介紹人類一切門類知識或某一門類知識的工具書。供查檢所需知識和事實資料之用。但也具有擴大讀者知識視野,幫助系統求知的作用。它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時代科學文化發展的標誌。"
《簡明社會科學辭典》定義為:按辭典的形式編排,系統概述人類各個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識的大型工具書。分綜合性與專業性兩類。
綜合性百科全書收集各知識領域的名詞、熟語、地名、事件、人物、著作等等,無所不含,是知識的寶庫。
百科全書可以是綜合性的,包含所有領域的相關內容。也可以是專科的百科全書。也有一些從某種特定文化或國家觀點來討論的廣泛議題。百科,是指天文、地理、自然、人文、宗教、信仰、科技、機械百科、醫學、歷史等全部學科的科學知識的總稱。
發展歷史
中國漢朝初年的《爾雅》,是中國百科全書性質著作的淵源;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編寫過的全面講述當時學問的講義,則被西方奉為"百科全書之父"。
中國古代的類書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資料匯編,也有學者認為明朝的《永樂大典》是最早的接近現代意義上的百科全書。
中國近代的百科全書是20世紀初由西方引進的書體。民國時的著名學者李煜瀛是最早進行西方百科全書研究的人,將這一書體介紹到中國並產生廣泛影響的。
關於百科全書的名稱,他在《世界學典書例答問》中說:"四十年前煜首譯'encyclopedia'為'百科類典',後中國因受《四庫全書》命名的影響,改譯為'百科全書'。
近二世紀專科的encyclopedia出版頗多,在中文有《中國文學百科全書》等。
文學本百科中之一科,固然其中亦可析為多科,然於一科之名下,復系以'百科'二字,終覺不甚妥當。
且'全書'二字,在中文易與'四庫全書'之叢書式的全書相混,不足表示其為另一書體,故以後又改譯為'學典'。
'學典'即拉丁文'encyclopædia'(英法文略同),有'所講的學術環繞在內'之意。後凡包括一切學術在內一呈顯知識世界且多系按辭典次序排列的書,每用此詞以構成其書名。"
紙質百科
分類
大百科全書(22卷)小百科全書(26卷);
百科詞典,如大英百科全書;
綜合性百科全書(主要以非專業讀者為對象);
專業性百科全書。
全書作品
狄德羅等人的《百科全書》百科全書型的作品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少見,但直到16世紀的西方,才開始出現"百科全書"這個名詞。最早將"百科全書"用於書名的,是德國人斯卡利斯(Paul Scalich)。
古代的許多作家都曾經試圖全面地記錄人類的所有知識。但是,約翰·哈里斯才認為是第一個創立了現代意義上的百科全書。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最早時卻十分樸素:從1768年到1771年只出版了三卷。
恐怕最著名的早期百科全書要數法國的《百科全書,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由達蘭貝爾和狄德羅編寫,並於1772年完成,共28卷,71,818條條目,2,885張插圖。
百科全書,例如《蘇聯大百科全書》。如今的百科還分出了類型如《生物百科全書》、《物理百科全書》等。
不列顛全書
《不列顛百科全書(Encyclopædia Britannica)》(又稱《大英百科全書》,簡稱EB),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權威的百科全書,是世界三大百科全書(美國百科全書、不列顛百科全書、科利爾百科全書)之一。
不列顛百科全書誕生於18世紀蘇格蘭啟蒙運動(Scottish Enlightenment)的氛圍中。
第一個版本的大英百科在1768年開始編撰,歷時三年,於1771年完成共三冊的不列顛百科全書。
在1901年美國出版商Encyclopædia Britannica,Inc. 買下EB的版權後,出版與編輯工作逐步轉移到美國;如今我們熟知的大英百科全書公司已是總部位於芝加哥的美國公司。
1929年,隨着第14版的問世,大英百科更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邀集近14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位學者專家參與撰述,大量收錄歐洲以外地區的資料,完成全部二十四冊的第十四版,確立了它在百科全書界中最崇高、最具權威的地位。
2012年3月13日,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市的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宣布,將停印已有244年歷史的紙質版《不列顛百科全書》(又稱《大英百科全書》),今後將只提供電子版。這套當今世界上最知名、最權威的綜合性百科全書影響過許多名人志士,比爾·蓋茨、艾爾·雅各布斯、王雲五、錢鍾書、周海中、何亮亮等都從中受益匪淺。
中國大百科
《中國大百科全書》是中國第一部大型綜合性百科全書,也是世界上規模較大的幾部百科全書之一。
1978年,國務院決定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並成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先後組織2萬餘名專家學者,取精用宏,歷時15載,終於纂成這部煌煌世制。
全書按學科或領域分成74卷,共收7.8萬個條目,計1.26億字,並附有近 5 萬幅圖片,冊葉浩瀚,內容豐富,適於高中以上、相當於大學文化程度的讀者使用。.
全書出版後,深受學術界和廣大讀者推崇,該書出過光盤版的共有12CD,近8G的大小。1994年獲第一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按照國際慣例,百科全書通常每間隔若干年出版一個新的版本。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歷時15年,於1993年出齊,共74卷;第二版歷時14年,共32卷,於2009年出齊。
網絡百科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是一部內容開放、自由的網絡百科全書,旨在創造一個涵蓋所有領域知識、服務所有互聯網用戶的中文知識性百科全書。百度百科以平等、協作、分享、自由的互聯網精神,提倡網絡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共同協作編寫百科全書,讓知識在一定的技術規則和文化脈絡下得以不斷組合和拓展。
為用戶提供一個創造性的網絡平台,強調用戶的參與和奉獻精神,充分調動互聯網所有用戶的力量,匯聚上億用戶的頭腦智慧,積極交流和分享,同時實現與搜索引擎的完美結合,從各個不同層次上滿足用戶對信息的需求。
百度百科所提供的,是一個互聯網所有用戶均能平等地瀏覽、創造、完善內容的平台。百度百科對內容要求高,強調原創和真實性。所有中文互聯網用戶在百度百科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全面、準確、客觀的定義性信息。
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Wikipedia,WP)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隨時編輯和添加條目、內容的自由的百科全書,內容集成量非常廣闊,是一個國際性的百科全書,其目標是為這個星球上的每一個人自由的提供知識和信息,用他們選擇的語言所書寫的、全世界知識的總和,由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同時維基百科全書也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百科全書。
維基百科開始於2001年1月15日。大約3年後,在2004年的3月,已經大約有6000名活躍的參與者編寫了50種語言的600000篇條目。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參與者進行數千次的編輯和創建新條目。中文維基百科正式開始於2002年10月,如今已經有819,107篇條目。
在維基頁面上,每個人都可瀏覽、創建、更改文本,系統可以對不同版本內容進行有效控制管理,所有的修改記錄都保存下來,不但可事後查驗,也能追蹤、恢復至本來面目。這也就意味着每個人都可以很方便地對同一的主題進行寫作、修改、擴展或者探討。同一維客網站的寫作作者自然構成了一個社群,維客系統為這個社群提供簡單的交流工具。
搜狗百科
搜狗百科是搜狗為廣大用戶所提供的一部自由、開放、共享的百科全書。旨在創造一個涵蓋所有知識領域,服務於全部互聯網用戶的高質量內容平台。通過與搜索引擎及其他內容型平台的結合,滿足互聯網用戶的不同層次的信息需求。搜狗百科是一部內容開放、自由的網絡百科全書,其詞條內容涵蓋了人物、影視、旅遊、科技等知識領域。
互動百科
互動百科通過全新的維基平台不斷改善用戶對信息的創作、獲取和共享方式。這是一部由全體網民共同撰寫的網絡百科全書。互動百科以詞條為核心,與圖片、文章等其他產品共同構築一個完整的知識搜索體系。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訪問並參與撰寫和編輯,分享及奉獻自己的知識。 截止到2011年11月18日,已有4,154,461位網友共同編寫5,831,371詞條。
好搜百科
好搜百科是專業的中文百科,原名360百科,於2015年1月6日改名。其測試版於2013年1月5日上線,2014年4月14號,好搜百科新首頁正式上線。
MBA智庫百科
MBA智庫百科是最早的職業經理人百科,立足於為廣大經理人提供專業的經濟管理理論學習。涵蓋了經管領域的方方面面,給用戶營造一個學習交流的高端頻道。結合提供全民參與在線編輯的模式,對知識內容不斷修改、補充完善和更新,將其打造成在線的經管百科全書。
中文百科在線
中文百科在線是是基於中文百科、字典、詞典,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大型互聯網綜合服務網站。"zwbk"為中文百科的縮寫。
百科詞條
具有獨創性的百科詞條屬於作品。在判斷網絡百科詞條作品的著作權歸屬時,不應僅以本詞條貢獻者署名確定,還應充分考量本詞條是否包含其歷史版本貢獻者的創作成果。確認百科詞條可以獲得著作權保護,可充分激發詞條貢獻者的熱情,鼓勵詞條作品的持續創作和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