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黄侧耳
形态特征
菌盖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后期常呈波状。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宽,稍密,柄短,扁生或侧生,往往基部相连。春秋季节生于阔叶树干上,近覆瓦状丛生。白黄侧耳是一种人工大量栽培的食用菌。味道鲜美,炒菜做汤都可,而且可治有抑制肿痛的作用,有试验表明对小白鼠肉瘤的抑制率为60-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60-70%。
子实体中等大至较大。菌盖直径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光滑,幼时铅灰色,后渐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时稍带浅褐色,边缘薄,平滑,幼时内卷,后期常呈波状。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宽,稍密,延生而在柄上交织,白色至近白色。柄短,扁生或侧生,内实,光滑,长2-5cm,粗0.6-2.5cm,往往基部相连。
分布范围
营养成分
生态特性
养分
白黄侧耳菌丝能较好地分解木质素、纤维素,对氮源要求较高。一般要在培养料中加入适合的氮源,如玉米粉、麸皮、米糠、氮肥等。
水分
白黄侧耳菌丝在含水量50%-80%的培养基质中均能正常生长,含水量以60%-65%为最适宜。含水量偏高,提早现蕾,有利于高产,但易出现菌丝萎缩和污染;含水量偏低,对产量影响较大。在子实体生殖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紫孢侧耳属中低温型品种,菌丝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以18-20℃为最适宜;子实体可在2-20℃内形成,较适温度为10-16℃,超过20℃原基较难形成。在偏低温度下菇体生长缓慢,但朵大肉厚,品质好。
光照
白黄侧耳的菌丝生长对光照要求不高,在弱光条件下培养的菌丝粗壮、生长快。强光会抑制菌丝的生长。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需一定散射光线,在完全黑暗条件下不易形成子实体。
空气
白黄侧耳属好气性菌类,空气不足,菌丝生长极为缓慢,子实体形成及生长发育也将受到影响,且易发生畸形菇。
酸碱度
白黄侧耳丝生长适宜的pH值是7.0-8.5之间。
病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紫孢侧耳病虫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幼菇枯萎黄化死亡,原因是管理不当、水分过多、缺氧气;幼菇菌盖残缺,菌丝被吃掉,主要原因是菇蚊、菇蝇幼虫为害造成。
二是杂菌侵染,主要是绿霉和黑霉侵染严重。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严格把好消毒关,注意环境卫生。在菌丝培养期间喷洒800倍菇虫净或用黑光灯诱捕成虫,但出菇前10-15天停止用药,对于被绿霉、黑霉污染的菇筒,严重的可重新翻做,轻微的则用注射器打入0.1%多菌灵控制蔓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