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花蟛蜞草
原圖鏈接

白花蟛蜞草是一種中藥。古籍名:鱧腸《唐本草》。植物名:鱧腸。別名:旱蓮草、墨斗草、白花蟛蜞菊、白花蟛蜞、黑墨草、墨汁旱蓮草、鱧腸草、蓮蓬草。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中國全國各省區均有分布。生於河邊,田邊或路旁。喜濕潤氣候,耐陰濕。以潮濕、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墳土或壤土栽培為宜。

目錄

藥理作用

抑菌,保肝,抗誘變,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止血。 [1]

性味功能

甘、酸,涼。補益肝腎,涼血止血。[2]

主治

肝腎不足,頭暈目眩,鬚髮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傷出血。[3]

用法

  • 內服:煎湯,9-30克;或熬膏;或搗汁;或入丸、散。
  • 外用:適量,搗敷;或搗絨塞鼻;或研末敷。脾腎虛寒者慎服。

藥用部位

以全草入藥。

用量和用法

  1. 肺燥吐血:干用5錢至一兩,煎水服。
  2. 小兒疳積發熱:配伍用。
  3. 香港腳:生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4. 腳邊蟲子蛀食痕癢:用法同上。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斜升或平臥,高達60厘米,通常自基部分枝,被貼生糙毛。葉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無柄或有極短的柄,長3-10厘米,寬0.5-2.5厘米,頂端尖或漸尖,邊緣有細鋸齒或有時僅波狀,兩面被密硬糙毛。頭狀花序徑6-8毫米,有長2-4厘米的細花序梗;總苞球狀鐘形,總苞片[註 1]綠色,草質,5-6個排成2層,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外層較內層稍短,背面及邊緣被白色短伏毛;外圍的雌花2層,舌狀,長2-3毫米,舌片短,頂端2淺裂或全緣,中央的兩性花多數,花冠管狀,白色,長約1.5毫米,頂端4齒裂;花柱分枝鈍,有乳頭狀突起;花托凸,有披針形或線形的托片。托片中部以上有微毛;瘦果暗褐色,長2.8毫米,雌花的瘦果三棱形,兩性花的瘦果扁四棱形,頂端截形,具1-3個細齒,基部稍縮小,邊緣具白色的肋,表面有小瘤狀突起,無毛。花期6-9月。

參考資料

注釋

  1. 「苞片」:苞片(bract)是花序內不能促進植物生長的變態葉狀物。廣義上,任何和花序有關的葉片均稱為苞片。苞片多數聚生在花序外圍的稱為總苞(involucre),總苞的形狀和輪數為種屬鑑別的特徵之一。着生於花序梗上的小的苞片稱為小苞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