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科
白花丹科(學名:Plumbaginaceae)是石竹目下的一個科。本科的主要特徵是:花兩性,花的各部均為5;花瓣或多或少聯合;萼宿存而常有色彩;花冠在花後捲縮於萼筒內;雄蕊5,下位,與花冠裂片對生;柱頭5,與萼的裂片對生;子房上位,1室;胚珠1枚,基生;蒴果包藏於萼筒內;種子具薄層粉質胚乳。莖、葉上常被有鈣質顆粒。
本科有21屬,約580種,世界廣布;主要產於地中海區域和亞洲中部,南半球最少,新西蘭尚無本科的記錄。中國有7屬約40種,分布於西南、西北、河南、華北、東北和臨海各省區,主要產於新疆。一般喜生於日光充足、蒸發量大、空氣乾燥(或有一乾旱季節)、土壤排水良好而富含鈣質的地方。[1]
目錄
形態特徵
小灌木、半灌木或多年生(罕一年生)草本,直立、上升或墊狀,有時上端蔓狀而攀援,常被鈣質顆粒(堊鱗)。莖、枝有明顯的節,沿節多少呈之字形曲折;或者(在具基生葉的草本)僅在根端成短縮而通常肥大的「莖基」。單葉,互生或基生,全緣,偶為羽狀淺裂或羽狀缺刻,下部通常漸狹成柄,葉柄基部擴張或抱莖;通常無托葉。花兩性,整齊,鮮艷,無或有極短梗,通常(1)2-5朵集為1簇狀小聚傘花序(此基本花序在本科稱為「小穗」),有時全部小穗均含單花;小穗通常偏於穗軸的一側排列成「穗狀花序」;穗狀花序又可在花序分枝上構成種種復花序;小穗基部有苞片1枚;每花基部具小苞2枚(白花丹族Plumbagineae,紫條木族Aegialitideae*)或1枚[補血草族Staticeae;此族小穗外部的1枚小苞形體特大,並包裹全部或大部花,稱為第一內苞;因此其苞片改稱外苞],苞與小苞宿存。萼下位,或多或少聯合,漏斗狀、倒圓錐狀或管狀,有時上部擴大成外展或狹鍾狀的萼檐;多少為膜質或干膜質,稀全為草質,常有色彩;具5脈,萼筒(至少下部)通常沿脈隆起成寬鈍的棱(故常脈棱並稱);花萼裂片5,有時具間生小裂片,在芽中摺疊或鑷合狀;結果時萼略變硬,包於果實之外,通常連同果實遲落。花冠下位,較萼長,由5枚花瓣或多或少聯合而成;花冠裂片在芽中旋轉狀,花後扭曲而萎縮於萼筒內。雄蕊5,與花冠裂片對生,下位,或着生於花冠基部;花絲扁,線形,基部多少擴張;花葯2室,平行,縱裂,近於中着,罕為底着。雌蕊1,由5心皮結合而成;子房上位,1室;胚珠1枚,倒生,具兩層珠被,懸垂於由子房基部生出的細長珠柄上;花柱頂生,5枚,分離或基部連合,或完全聯合成1枚,平滑或有突起;有時花柱異長;柱頭5,與萼的裂片對生,扁頭狀、圓柱形或橫的長圓形。蒴果通常先沿基部不規則環狀破裂,然後向上沿棱裂成頂端相連或分離的5瓣。種子具薄層粉質胚乳。
本科的主要特徵是:花兩性,整齊,花的各部均為5;花瓣或多或少聯合;萼宿存而常有色彩;花冠在花後捲縮於萼筒內;雄蕊下位,與花冠裂片對生;柱頭與萼的裂片對生;子房上位,1室;胚珠1枚,基生;蒴果包藏於萼筒內;種子有薄層粉質胚乳。莖、葉上常被有鈣質顆粒。
帶有特徵性的解剖構造,是在莖葉上具有堊腺,以滲出水分和鈣鹽,有時還有不同形式的粘液腺。
本科的胚囊是由4個大孢子發育而成的。在補血草族和紫條木族,其成熟胚囊或具8核(五福花型 Adoxa-type;貝母型 Fritillaria-type),或具16核(蓓蕾花型 Penaea-type),皆有助細胞;在白花丹族,其胚囊通常具8核(白花丹型 Plumbago-type),在雞娃草 Plumbagella micrantha (Ledeb.) Spach 則具4核(雞娃草型 Plambagella-type),皆無助細胞。
本科花粉粒外壁層的結構也有兩種類型:在紫條木族和白花丹族,其花粉粒的最S和最內外壁層之間有一多少顯明的短棒層(白花丹型 Plumbago-type);在補血草族,其最外和最內外壁層之間無短棒層(葶珠型 Armeria-type)。
本科染色體基數(x)為6,7,8,9;已證實部分種有無融合生殖。其染色體已知有12,14,16,18,25,27,28,32,34,35,36,54,64等數。
對於本科的化學成分知道的不多。已確知的,除了某些色素物質外,在白花丹屬和藍雪花屬 Ceratostigma Bunge 含有白花丹素(plumbagin,C11H8O3 即5-羥基-2-甲基-1,4-萘醌)和氫化白花丹苷(hydroplumbagin glucoside,C17H19O8);單寧較為普遍,其成分主為棓酸(gallic acid,C7H6O5,即3,4,5-三羥苯甲酸)和鞣花酸(ellagic acid,C14H6O8);植物鹼類已知在葶珠屬含有4-羥基-哌可酸(4-hydroxy-pipecolic acid)。
- 紫條木族 Trib. Aegialitideae Peng ( trib. nov. ) ——Aegialitidaceae Lincz. in Novit. Syst. Pl. Vasc. 1968: 173, 1968. 1屬:紫條木屬 Aegialites R. Br.
生長環境
白花丹科一般喜生於日光充足、蒸發量大、空氣乾燥(或有一乾旱季節)、土壤排水良好而富含鈣質的地方。
種屬分布
白花丹科有21屬,約580種,分布於全球,多在北半球熱帶以外的半乾旱地,以地中海沿岸及中亞地區為主,大都為耐鹽鹼植物。中國有2族7屬約40種,分布於南北各省,其中白花丹族(Plumbagineae Meissn.)包括白花丹屬(Plumbago Linn.)、雞娃草屬(Plumbagella Spach)、藍雪花屬(Ceratostigma Bunge);補血草族(Staticeae Bartl.)包括彩花屬(Acantholimon Boiss.)、伊犁花屬(Ikonnikovia Lincz.)、駝舌草屬(Goniolimon Boiss.)、補血草屬(Limonium Mill.)。
本科模式屬:白花丹屬 Plumbago Linn.
主要價值
白花丹科有些種中國久已供藥用(白花丹屬、藍雪花屬和補血草屬的部分種);個別多年生草本的根民間用以鞣革;因花美麗而開花期長,有相當多的種在國內外早已栽培。
視頻
白花丹科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藍花丹】白花丹科,白花丹屬,簡書,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