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
基本信息
藥理簡介
中文名:白芥
拼音名:Bái Jiè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White Mustard
別名:胡芥、蜀芥、辣菜、白辣菜。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inapis alba L.
出處
出自
- 1.《唐本草》。
- 2.《本草拾遺》:白芥,生太原。如芥而葉白,為茹食之甚美。
- 3.《綱目》:白芥,處處可種,但人知蒔之者少爾。以八、月下種,冬生可食。至春深莖高二、三尺,其葉花而有丫,如花芥,葉青白色,莖易起而中空,性脆,最畏狂風大雪,須謹護之,乃免折損。三月間開黃花,香郁,結角如芥角,其子大如粱米,黃白色。又有一種,大而中實者尤高,其子亦大,此菜雖是芥類,迥然別種也,然入藥勝於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嫩莖葉。
採收和儲藏
春、秋季採摘嫩莖葉,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白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粗壯草本,高40-120cm。莖直立,具縱棱,上部多分枝,被散生白色硬毛。葉互生。質薄,具柄;莖基部葉片大頭現狀裂或近全裂,寬橢圓形或卵圓形,長6-15cm,寬2-3cm,頂裂片大。有側裂片l-3對,邊緣具疏齒;莖生葉較小,具短柄,向上裂片數漸少。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牛;萼片小4,綠色,直立,披針形或長圓形.基部具爪;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8.5-9.5mm,短雄蕊長6-6.5mm;雌蕊l,子房長柱形,長9-10mm,密被白爭長刺毛。長角果圓柱形長2-2.5cm,密被白色硬刺毛,果瓣在種子間縊縮成念珠狀,角果先端具扁平劍形的喙。種子近球形,淡黃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
白芥 | |
---|---|
圖片來源 | 360圖片 |
生境分部
原產於歐洲。我國遼寧、山西、新疆、山東、安徽、四川、雲南多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干旱,喜阳光,适宜肥沃湿润的砂质壤土栽培,忌瘠薄或低洼、积水地。
栽培技術
用种子繁殖,春播或秋播。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在15%食盐水中浸泡20min,或在30℃温水中浸泡2-4h,取出,稍晾干,掺倍量细土,进行条播,覆土10cm,稍加镇压,浇水。
播後約10-15d出苗,苗高15cm左右間苗,株距10-15cm,定苗後,追肥1次,並進行澆水,澆水次數視土壤乾濕程度而定。生長期間忌施過量氮肥,以防枝葉徒長,影響產量。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油菜炭疽病,發病初期可噴代森錳鋅或多菌靈。油菜苗核病,發病期間可噴40%紋枯利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3%紋枯利粉劑。
性狀
性狀鑑別
葉片多皺縮破碎,完整葉倒卵形,長3-10cm,大頭羽裂或近全緣,頂端裂片較大,兩側裂片1-3對,邊緣波狀或具疏齒。表面墨綠色、黃綠色或枯黃色,稍粗糙,有類白色粗毛。質脆易碎,受潮變軟,氣微,搓之有辛辣氣。
化學成分
含白芥子甙(sinalbin),芥子酶,芥子鹼(sinapine)。
性味
辛;溫
歸經
肺經
功能主治
溫中散寒;利氣化痰。主脘腹冷痛;咳嗽痰喘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煮食。
注意
凡瘡瘍、目疾、痔瘡、便血及平素熱盛之患者忌食。
各家論述
- 1.《本草拾遺》:主冷氣。
- 2.《醫學入門》:能發汗,散腹中冷氣作痛。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