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人
白俄羅斯人有兩種含義,一是具有白俄羅斯(Belarus)國籍的人(白俄羅斯語:Беларусы),舊稱別洛露西亞(Byelorussia)人。二是白俄羅斯的主體民族。
白俄羅斯族主要分布在白俄羅斯[1],另有部分在俄羅斯西部、立陶宛、拉脫維亞、烏克蘭、哈薩克斯坦以及西伯利亞等地。另有少數白俄羅斯人分布在波蘭、美國和加拿大等國。母語為俄語。
目錄
歷史
白俄羅斯英文全稱The Republic of Belarus,中文翻譯為白俄羅斯共和國,簡稱為白俄羅斯或白羅斯,舊譯「別洛露西亞」(Byelorussia)。這裡的「白」,說法有三:白俄羅斯(「白色羅斯」)一詞始見於1135年編年史
,而作為獨立國家存在則始於1918年成立的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其名稱由來,一說作為斯拉夫族東支的白羅斯人,比俄羅斯、烏克蘭保留了更純的古斯拉夫人血統,意思是「純的羅斯人」;一說古代白羅斯民族喜穿戴漂白的亞麻布服裝和白色綁腿,因此得名;一說白羅斯人是從韃靼人的統治下解放出來的,「白」寓有自由或解放的意思。屬歐羅巴人種東歐類型。使用俄語,分東北和西南兩種方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有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信東正教,西北地區的居民則多為天主教徒。當地流傳的祖先崇拜和精靈崇拜等原始迷信殘餘尚未完全消除。白俄羅斯人過去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副業以養蜂和捕魚較為重要,木材加工、制陶和編織手工業發達。
根據俄國民族學家А.А.沙赫馬托夫院士對東斯拉夫民族起源的研究,白俄羅斯人的遠祖可追溯為9世紀就已居住在第聶伯河中游的維亞季奇人,以及6~7世紀時來自西部的拉季米奇人和德列戈維奇人。公元9世紀,他們同俄羅斯人、烏克蘭人一起被併入基輔羅斯版圖,共同結合形成了古羅斯部族。後來在封建割據時期,曾擺脫基輔羅斯的統治,於14世紀起被併入立陶宛公國,1569年又與波蘭合併。在此過程中,吸收了部分立陶宛人的民族成分,並受到波蘭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單獨的白俄羅斯部族。當時,毗鄰公社掌管土地和分配稅額,牧場、森林、獵區、漁場等均為公社所有,公社成員在經濟上實行互幫互助。到18世紀末,波蘭被多次瓜分(1772、1793和1795年)後,白俄羅斯地區遂被沙俄兼併。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各地居民之間經濟和文化聯繫日益頻繁和鞏固,終於在19世紀中形成白俄羅斯現代民族。1917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18年被德國占領,1918年3月,由親德的白俄羅斯全體會議執行委員會在德占區宣布成立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
1919年初成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9~1920年被波蘭第二共和國占領,1921年東白俄羅斯恢復甦維埃政權,1922年加入蘇聯。1939年,西白俄羅斯同白俄羅斯共和國合併。
經濟
農業以種植黑麥、馬鈴薯、蕎麥、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以向日葵和亞麻為主。耕作技術長期落後。十月革命後,工農業得到較快發展。姑娘們喜戴各種做工精緻的彩色頭巾,已婚婦女則戴素色花冠。男子多戴氈帽,穿齊膝繡花襯衫,系腰帶。馬鈴薯於18世紀從美洲傳入,19世紀後半葉才開始大量種植,它已成為白俄羅斯人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經濟作物以向日葵和亞麻為主。耕作技術長期落後,直到20世紀初還普遍使用笨重的木犁(犁頭用鐵鑲包)。
十月革命後,工農業得到較快發展。重要工業部門有燃料採掘(泥炭、石油)、機器製造、食品工業等;種植業和畜牧業則以生產穀物和奶肉製品為主。白俄羅斯人的農舍「哈塔」(Хата)是用松樹圓木架成的壁桁式四方形平房,屋頂用麥稈覆蓋,呈雙斜面形狀。主要食物是用黑麥麵粉製成的黑麵包,喜食各種餡餅(魚肉餡、乳渣餡、蘋果餡等)和白菜湯。農村婦女愛穿白色服裝,愛裹白布綁腿(「白」俄羅斯之稱與此有關)。
講斯拉夫語系俄語,是白俄羅斯共和國的多數(80%)居民。很多人已移居西伯利亞或至美國等國家僑居。主要是公元6∼8世紀居住在白俄羅斯的東斯拉夫諸部落的後代,曾先後被立陶宛及波蘭征服,18世紀後期又成為俄羅斯的附庸。1921∼1939年,西部白俄羅斯人曾在波蘭統治之下生活。
藝術
民間文學創作十分豐富,以歌頌英雄事跡為主要內容的各種傳說、故事、神話、諺語等,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