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蕨
瘤蕨(学名:Phymatosorus scolopendria (Burm.) Pic. Serm)是龙骨科,瘤蕨属附生蕨类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肉质,鳞片基部阔,盾状着生,褐色。叶远生;叶柄禾秆色,叶片通常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渐尖头,边缘全缘,叶近革质,孢子囊群在裂片中脉两侧,孢子表面具很小的刺。
分布于中国海南、台湾、广东。生石上或附生树干上,海拔180-200米。日本、中南半岛、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度、斯里兰卡,新几内亚岛、澳大利亚热带、非洲热带和波利尼西亚等也有分布。
瘤蕨叶片下垂,羽片阔大,终年常绿,养护简单。人工引种栽培可盆栽或吊篮悬挂置于客厅、书房等处。
- 中文学名 瘤蕨
- 拉丁学名Phynatosorus scolopendria (Burm.) Pic. Serm.
- 界 植物界
- 门蕨类植物门
- 纲蕨纲
- 亚 纲薄囊蕨亚纲
- 目真蕨目
- 科水龙骨科
- 亚 科隐子蕨亚科
- 属 瘤蕨属
- 种 瘤蕨
- 命名者及年代 (Burm.) Pic. Serm,1973
目录
瘤蕨形态特征
瘤蕨附生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直径约3-5毫米,肉质,疏被鳞片;鳞片基部阔,盾状着生,中上部狭披针形,边缘有细齿,褐色。
叶远生;叶柄禾秆色,光滑无毛;叶片通常羽状深裂,少有单叶不裂或3裂;裂片通常3-5对,披针形,渐尖头,边缘全缘,长约12-18厘米,宽约2-2.5厘米。侧脉和小脉均不明显,小脉网状。叶近革质,两面光滑无毛。
孢子囊群在裂片中脉两侧各1行或不规则的多行,凹陷,在叶表面明显凸起;孢子表面具很小的刺。[1]
瘤蕨生长环境
瘤蕨生石上或附生树干上,海拔180-200米。 喜湿热环境。瘤蕨可适应较大的温度幅度。较低的温度会抑制叶片细胞生长甚至影响到幼叶萌发,瘤蕨生长适宜温度为18℃-32℃之间。瘤蕨相对耐旱,对环境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65%以上。室内栽培时需要保持空气流通,调节湿度。
瘤蕨分布范围
瘤蕨繁殖方法
瘤蕨营养繁殖是瘤蕨最简易的繁殖方式,根状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个月左右即可进行切段繁殖,切段长度10厘米左右,一般应带有3-4片叶,为减少水分蒸腾、促进不定芽的萌发和生长,应剪去老叶。长时间未进行分株的情况下,原植株的横走茎会交错生长,不易梳理。此时,用枝剪直接剪断成数片,每片另种一盆。一般情况下,直径18厘米的满盆植株可分成4-6盆。 [2]
瘤蕨栽培技术
瘤蕨通常附生在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人工栽培时,瘤蕨对栽培基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为了获得更好的生长,加快根茎伸长量与幼叶萌发数量,提高繁殖系数,一般选用的基质为碎陶片(蛭石)+腐殖土。在花盆内先垫置1/2的碎陶片,将植株放置于碎陶片上,然后扶稳植株,往盆内均匀添加疏松的腐殖土,厚度以盖过根茎1-2厘米为宜。为防止栽培基质中携带病菌及有害虫卵,所有栽培基质应在太阳下暴晒1-2天。这种方法具有透气性、保水性好,植物生长速度快的优点。缺点是每次喷淋之后,土壤会往下渗落,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添加腐殖土,但是添加量不宜太多,稍盖过横走茎即可。在植株生长稳定后,植株的根状茎应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以保证根状茎能获得足够的氧。[3]
瘤蕨病虫防治
瘤蕨
瘤蕨病害较少,主要虫害:
蜗牛对瘤蕨幼嫩叶片损害较大,有些由于幼叶伸展初期没有表皮毛或鳞片保护,受害较为严重。
防治方法:选用的栽培土壤以及烂树叶等用生石灰除虫,清洁栽培场所周围的沟渠并施撒生石灰,除掉杂草,以减少蜗牛的发生;人工捕捉成贝和幼贝;撒施8%灭蜗灵 颗粒剂或10%多聚乙醛颗粒剂。
福寿螺喜湿热环境,食量极大,每年3-11月繁殖量最大,主要危害成熟叶片及幼嫩叶片。[4]
防治方法:人工捕捉成贝和幼贝;8%灭蜗灵颗粒剂1.5-2千克,碾碎后拌细土或饼屑5-7.5千克,在温暖且土表干燥的傍晚撒于受害植株根部,2-3天后,接触过药剂的福寿螺分泌大量黏液而死亡。防治时间以产卵前为宜。
瘤蕨主要价值
瘤蕨是一种热带地区常见的附生观赏蕨类植物,叶片下垂,羽片阔大,孢子囊群独特,终年常绿,养护简单。在自然环境中通常附生于树干或岩石上,构成热带雨林中的垂直景观,人工栽培时可盆栽或吊篮悬挂置于客厅、书房观赏,也可以将植株绑缚在庭院中的桩柱上进行垂直绿化,或成片种于假山、林荫道或水池边进行点缀种植。瘤蕨叶片整齐优美,是优良的吊盆观赏和景观配置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