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艾坦
研发背景、研发设计、研发历程及亮点事件
该产品是恒瑞医药历时10年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1.1类创新药,2017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于2020年12月获批肝癌二线适应症。上市8年,临床研究覆盖20个癌种领域。
该药物作用机制、作用靶点、毒副反应等药理作用分析
阿帕替尼是新型小分子VGGFR酪氨酸激酶强抑制剂(IC50为10nmol/L),通过高度选择性竞争细胞内VGGFR-2的ATP结合位点,阻断下游信号传导,从而发挥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高剂量情况下还可以抑制PDGFRβ、c-Kit、c-SRC和Ret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在肝癌方面,阿帕替尼可以通过上调p53、caspase-3、caspase-8的RNA表达的方式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和迁移,且抑制作用与细胞本身的VGGFR-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长期毒性:大鼠26周长期毒性研究(5,15,50 mg/kg/天)显示本品无毒性反应剂量为5 mg/kg(雌鼠)和15 mg/kg(雄鼠)。毒性反应剂量为15 mg/kg(雌鼠)和50 mg/kg(雄鼠)。
毒性反应包括雌性大鼠白细胞升高及提前出现早期慢性进行性肾病[2]样的形态学改变;雌雄大鼠红系改变、切齿断裂、耗食量下降及肝肾功能的轻度改变,除切齿的改变未能完全恢复外,其它改变在停药后基本恢复;犬39周长期毒性研究(20,60,120 mg/kg/天)显示,仅20 mg/kg 1 条雄性犬精子生成障碍,其它均未见药物相关性的变化,恢复期也未见异常改变,剂量≤20 mg/kg 为安全剂量。
遗传毒性: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显示本品无遗传毒性。
生殖毒性:SD大鼠于妊娠第6~15天灌胃给予本品16 mg/kg/天,有一定程度的胚胎-胎仔毒性,可使胎鼠骨骼发育延迟并有致畸效应,但无母体毒性。对胚胎-胎仔无毒性作用的剂量为4 mg/kg。
本品尚未进行致癌性研究。
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包括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和非血液学毒性(高血压、蛋白尿、HFSR等)。其中常见的重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蛋白尿和HFSR。其他不良反应还有出血、乏力、腹泻、感染、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皮肤白化症以及 皮疹等,但均程度轻微、可控,经过支持对症处理后可以缓解。
该药物临床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一项针对HCC的Ⅱ期多中心研究证实不同剂量组阿帕替尼对于初治、基础状况良好的晚期HCC临床有效率基本相同;两组DCR分别为48.6%、37.3%(P>0.05),ORR分别为8.6%、0(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基本相似上述阿帕替尼治疗肝癌的Ⅱ期研究结果可与索拉非尼的Ⅱ期结果相媲美,两者mTTP基本相同,而阿帕替尼的mOS还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 ↑ 关于肝细胞癌,这5点你有必要知道 ,搜狐,2021-12-21
- ↑ 肾病的种类及其特征您都知道吗?这篇可以帮到你,搜狐,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