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生殖隔離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從來就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度豐富的國家,中國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國的文化精魂[1]。中國最早出現的和文字相關的文化記憶就是倉頡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蘊藏了無限的文化[2],然後就出現了最初的甲骨文

目錄

名詞解釋

生殖隔離指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使親緣關係接近的類群之間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產生後代或不能產生可育性後代的隔離機制,若隔離發生在受精以前,就稱為受精前的生殖隔離。

對真核生物來說, 無論它們在形態上的差別有多大, 生殖隔離(reproductive isolation)應該是兩個群體能否真正分化成不同物種的關鍵, 這種隔離機制可以是地理的、行為的或其他方式; 而生殖隔離總會伴隨着一些形態或遺傳上的變化, 雖然這些特徵可能與生殖隔離本身並無多大關係, 但往往成為分類學家或分子進化生物學家區分種的依據。

生殖隔離大致相當於從前所說的生理隔離,與地理隔離既有聯繫,也有區別。地理隔離由外因引起,而生殖隔離一般是在具有遺傳差異(內因)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遺傳隔離)。同一地點的種、亞種的隔離完全是生殖隔離,但不同地點的種、亞種在許多情況下,似乎也會很快發生這種作用。關於生殖隔離,許多人進行過討論。斯特賓斯(G.L.Stebbins,1966)作了如下的分類:(1)合子形成前的機制。(i)生態隔離:雖在同一地域,但生態地位不同。(ii)季節隔離:開花期有分離。(iii)行為性隔離(ethological isola-tion):雌雄的性習性不同。(iv)機械隔離:基於生殖器官構造的差異。(v)配子不親和現象(gameteincompatibility):一方的配子體在另一方的生殖器官內死亡。(2)合子形成後的機制。(i)雜種死滅或弱勢(hybrid inviability,hybrid weakness)。(ii)雜種不育。(iii)雜種衰敗(hybrid break-down):F2以後死滅或弱勢。在自然界中這些因子是重複地起着隔離作用的。

因生殖方面的原因使親緣關係相近的類群間不雜交,或雜交不育,或雜交後產生不育性後代的現象。實質是不同種群內的個體,因受不同基因型控制而有不同的生殖行為及相關生殖率,故種群間的基因流動受到限制或被阻止。根據影響基因流動的障礙不同分為:①外在生殖隔離。基因流動的障礙是個體受精前外在的影響,包括機械隔離、行為隔離、季節隔離和配子隔離。如菊科萵苣屬(Latuca)的L. canadensis和L. gra- minifolia,分布於美國東南部,人工雜交可育,但在自然界中,前者夏季開花而後者春季開花,得以保持兩個個別的形態各異的生殖隔離種;②內在生殖隔離。基因流動受到個體內部的影響。由不同群體的配子體、配子、染色體或基因間不能相互作用所致,包括不親和性、雜種不存活、雜種不孕、雜種破落等4種隔離。如馬(Equus caballus)和驢(E. asinus)雜交,很少生成可育的雜種後代。獅虎虎生出獅獅虎的概率基本為0,地理隔離和生態隔離都含有生殖隔離的意義。生殖隔離是隔離的重要內容,是物種演化的一個因素和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在成種過程中,一般先有地理隔離,後有生殖隔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