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生態村是中國科技名詞。

漢字是用於記錄漢語,進行書面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書寫符號系統[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書法藝術[2]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蘊藏着許許多多的文化內涵。

目錄

名詞解釋

生態村是運用生態經濟學原理和系統工程的方法,從當地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實際出發,按生態規律進行生態農業的總體設計,合理安排農林牧副漁及工、商、服務等各業的比例,促進社會、經濟環境效益協調發展而建設和形成的一種具有高產、優質、低耗,結構合理,綜合效益最佳的村級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的複合生態系統或新型的農村居民點。

隨着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能源短缺、資源浪費、生態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合理地使用與保護能源資源,不僅關係着衣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也面臨着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

生態村的概念最早是由丹麥的一位學者Robert Gilman在他的報告「生態村及可持續的社會」中提出。其定義 :「生態村是以人類為尺度,把人類的活動結合到不損壞自然環境為特色的居住地中,支持健康的開發利用資源及能持續發展到未知的未來」。1991年丹麥成立了生態村組織並給出了如下的生態村的概念:「生態村是在城市及農村環境中可持續的居住地,它重視及恢復在自然與人類生活中四種組成物質的循環系統:土壤、水、植物和空氣的保護,它們組成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

顯然,我國的生態村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僅僅在名稱上偶然性地雷同,而彼此之間開始並無內在關係。在發達國家,人們創建生態村的目的有三個: 即生態化,宗教精神化,社會化,國外生態村要做到的是可持續的居住地及經濟發展應該為生態村本身造福,強調農業生產的有機方式和自給自足,文化傳統及決策的多樣性,並重視現代科技的作用。有人認為,國外生態村建設所包含的精神實質以及某些具體做法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和借鑑作用。於是,打着生態村招牌的形形色色的建設運動在我國各地開展起來。國外生態村的建設固然對我國有借鑑作用,但是與我國的國情、所處的發展階段是脫離的。所以我國對生態村的概念及內涵建設則更側重於實際的生產模式與內容,如生態工程建設( 種植工程、養殖工程、物質能量合理循環工程) ,強調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一,這也是我國的特殊國情所決定的。與我國的生態村建設不同,西方的生態村建設似乎是一種後工業化現象,更多的表現出一種社會思潮,所追求的是一種理想的生活模式。

生態村的由來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一些發達國家對於環境破壞,不可再生資源的過量消耗,棲息地的污染與生活方式的不可持續性的認識與反省。聯合國在伊斯坦布爾召開世界居住地第二次各國首腦會議,討論如何使人類在地球上保持可持續的居住地,如何保護環境及未來的城市文明,從此生態村及全球生態村運動在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研究及實踐便蓬勃興起。 在國外,從政府部門到非政府組織、農場主、學工作者都在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方式並進行探索,針對石油農業的弊端,已有多種多樣的替代農業在西方及一些發展中國家進行着實踐,有着各種各樣的稱謂,例如有機農業、生物農業、生物動力農業、生態農業、再生農業、自然農業、持久農業。其目的就是在發展農業生產同時,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廣大農村的生態環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特別是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粗放性、低效性和盲目性,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資源,更進一步惡化了農村生態環境,如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肥力下降、化肥、農藥等的污染。為此我國從 80年代進行了生態農業建設的探索,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 ,保護農村環境,實現經濟、生態、社會三個效益的統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