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何冠彪)
目錄
內容簡介
一部研究明清之際士大夫的開創性著作。
為何明末殉國人數為歷朝之冠?本書聚焦明末士大夫在王朝更替時所呈現的立場和心態,生動再現了易代之際士人的各種人生面向和複雜心理。大學問出品
明清易代之際,面對家與國、忠與孝、生與死等兩難問題,士大夫們究竟該如何抉擇?楊念群、嚴志雄、馮賢亮一致推薦。
為何明清易代之際殉國士大夫的人數居歷朝之冠?為何殉國者和屈身新朝的遺民內心都有揮之不去的生死情結?生死抉擇的背後究竟有哪些複雜動機?本書聚焦明末士大夫在明清王朝更替之際所呈現的立場和心態,特別是殉國表現與生死觀念,以及時人對殉國者的評價,生動再現了明清之際士大夫的各種人生面向與複雜心理。全書以士大夫這一社會階層為研究對象,對其諸多心理困境做了細緻的辨析和解說,有助於今人理解傳統士人精神在明清轉型時期的嬗變歷程,近距離觀察當時知識階層的形態,進而了解當時的社會及政治狀況。
1.港台著名學者何冠彪先生代表作,楊念群、馮賢亮一致推薦,《東方歷史評論》重點評介;簡體中文版首版,「大學問•明清以來文史研究系列」新品。
2.一部研究明清之際士大夫的開創性著作。明清之際的歷史與人物,長期以來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優秀成果頻出,何冠彪教授《生與死》一書則是較早涉及這一領域的優秀學術成果,其開創的學術範式影響了其後的研究,被同類著作頻繁引用或借鑑。
3.以小人物折射大歷史,整體與個案相結合,重回歷史現場。本書不僅對史可法、瞿式耜、劉宗周、黃道周等耳熟能詳歷史人物的生死抉擇作以敘述,也對一些士大夫遺民內心的生死情結加以闡明,通過大量的個案,演繹了明清王朝更替大歷史背後的個體命運。
4. 揭示了明清易代之際士大夫群體的「時代心理」和「社會心理」。面對大順軍進京、清兵入關、薙法令等巨大衝擊,究竟該如何抉擇:選擇生還是死?忠還是孝?早死還是晚死?這些不同的選擇背後究竟有哪些複雜的動機?本書對明末士大夫群體出處仕隱、生死抉擇等的生動刻畫,堪稱一部明清易代之際士大夫的心態史。
5.藉助豐富史料,讀解士人命運。援引大量正史、時人文集記載,無論是史料勾稽,還是士大夫心態的梳理,以及對此心態的論斷,皆言之有據。
6.裝幀設計考究,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護封用《柳如是仿古山水冊頁》、封面用《河東君初訪半野堂小影》與陳寅恪先生的題詩,既典雅古樸,又契合圖書主題。
中國歷史凡遇鼎革,總有人會以身殉國,其中尤以宋元之際、明末清初這兩個時段的士人行為最為引人注目。因為這兩個歷史時期恰逢非華夏族群入繼大統,而不只是漢人王朝內部的改朝換代。由舊朝遺民被迫易服換裝為異族新朝臣子,必然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進而做出各類反抗舉動。明季殉國者之數量為歷朝之冠,明季何以出現如此奇觀頗值得體味深研。
何冠彪先生此著揭示出,明季士大夫遭遇大順軍進京和滿人入關前後兩波衝擊,在面臨生死抉擇時,「殉國」與「殉君」雖常視為同義,卻同時增添了夷夏大防思想的制約。層層壓力反覆疊加,掀起超乎尋常的情感震盪。以至於持續造成了「忠」與「孝」,「經」與「權」,苟活踐行仁義還是誓死報答君恩之間的內在緊張。偷生於新朝的遺民面對殉死舊朝的忠烈,更是時時遭遇「殉節」與「守節」孰難孰易等人生難題的拷問。此書對明季士大夫的諸多心理困境均有細緻的辨析解說,有助於理解傳統士人精神在明清轉型時期的嬗變歷程。
——楊念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
本書作者引述魏禧《日錄•里言》之語云:「事後論人,局外論人,是學者大病。事後論人,每將知人說得極愚;局外論人,每將難事說得極易。」今人每持近世國族主義(nationalism)或泛道德主義(moralism)妄議明清之際士大夫生死去就之事,正坐此「學者大病」,以其不曾或不能設身處地,從特定歷史時空之「事裡局中」看待問題。此中之「事」與「局」,涉及當時之歷史情實及人生抉擇,以及後之學者應思考何種議題、如何展開論述等「範式」,非逞一己之私、一時之痛快即可奏效。本書陳述、分析了大量案例及相關文獻,對吾人了解明清鼎革之際士大夫「生與死」之事之局大有裨益,亟宜詳參細讀。
——嚴志雄,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何冠彪先生的這部專著,深刻揭示了明末士大夫面對明清王朝更替時所呈現的立場、心態,尤以殉國表現與生死觀念為重。這是有關那個時代士人生活的本色以及意義世界之追尋最重要、最精彩的研究。
——馮賢亮,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面對生與死,明清之際的士大夫同樣面臨着兩難的抉擇。相關的研究,我倒覺得最為重要的研究成果還是何冠彪所著的《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一書。無論是史料的鈎稽,還是士大夫心態的梳理,以及對此心態的論斷,無不言出有據,避免了斷想式的片面與武斷。
——陳寶良,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教授/《東方歷史評論》訪談
明清易代之際殉國士大夫的人數為何居歷朝之冠?
面對大順軍進京、清兵入關,為何有些明季士大夫必須殉國?
明季士大夫殉國的原因有哪些?
「家」與「國」,「忠」與「孝」,生與死,到底要作何抉擇?
是要奴顏婢膝委身新朝,還是轟轟烈烈抗爭至死?
以上這些問題都能在《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中找到相應的答案。本書將穿破歷史迷霧,深刻揭示明清之際士大夫在面對王朝更替時所呈現的各種立場及其背後的複雜心態。
作者簡介
何冠彪,1953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曾為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現執教於香港大學中文系。著有《戴名世研究》《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明清人物與著述》等專著六種,在《歷史研究》《漢學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七十餘篇。「在論說上有新議」與「在資料上有發現」,乃何冠彪先生著述之宗旨。
原文摘錄
王毓蓍不但投河自盡,而且上書催促老師劉宗周及早殉國。他說:「騎渡江,偽官俱已受事,吾輩非復大明黎赤矣。毓蓍已得死所,願先生早自覺,毋為王炎午所弔。」劉宗周雖有殉國之心,絕食後又「連日食少糜,忍死以俟」,直到清廷的徵書到達後,才「自此勺水不入口」。祁彪佳的死,亦在清廷的「書幣」來到以後。祁彪佳是與劉宗周同時被清廷徵召的八人之一。 張應爗不同意劉宗周的看法,以為「今日所論者,宗社為重」,因此,劉宗周「需一死以存宗社」。「死而有益於天下,死之可也;死而無益於天下,奈何以有用之身輕棄之」。然而,劉宗周不為所動,他回答說:「……子之所言,異日不可知之功也。予之所守者,人臣之正也。身為大臣,敢舍今日之正而冀異日不可知之功乎?吾死矣,夫匡復之事,付之後人已矣!」 劉宗周絕食之初,女婿秦祖軾寫信開解他,指「江萬里身為宰相,義難茍免」,但劉宗周不是宰相,不須效法江萬里;又原因文天祥、謝枋得和袁閎的事例,「言死尚有待」。……(劉宗周)問王毓芝說:「吾今日自處合義否?」王毓芝答道:「甚正,雖聖賢處此,不過如是!」劉宗周便說:「吾豈敢望聖賢哉?求不為亂臣賊子而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