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甘铭源(1967年1月23日)出生于台北,现为大藏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1990年自中原大学建筑学系毕业后,有七年的时间进入设计冬山河的株式会社象设计集团,对建筑的设计、监造及景观规划接受学习到象集团精密的工作态度,均有助日后甘铭源成为开业建筑师对设计的细节、材料的应用与机能的配合及掌握。2000年与李绿枝建筑师合组大藏联合建筑师事务所。[1]

近年来,在花莲西宝国小校舍的设计开始使用钢、木等多元材料组合的成功案件,使他累积多种绿建筑工法。嘉义溪口乡文化生活馆并在2009年获得内政部黄金级绿建筑标章,他在建筑隔热、通风及CO2减量设计都有突破,该馆夏 日用电量仅是同规模建筑13%左右。

甘铭源目前工作室设在云林斗六,是台湾新兴地域建筑建筑师之一。他专注且在实践绿建筑理念上一点一滴地实作,不空谈理论,不论述自己,虽然未在国际舞台上亮相,却体现出“在地”推动实朴,把空间环境专业当作社会、人文关环的切入方法,从住宅设计、公共建筑规划设计、社区规划、历史建筑再利用等求广求深,致力于友善环境及绿建筑的实践。

目录

动态焦点

甘铭源建筑师自述(杰出建筑师获奖心得)

──最好的作品就是成为常民喜爱的生活场域,不必记得建筑师的名字

求學到出社會,選擇生活方式也選擇工作態度

1990年我从中原大学毕业,选择到宜兰在象集团工作,当时一方面惊艳象集团把台湾农村风貌展现在公共空间,一方面也向往住在乡村、就在居住的地方工作。 当时乃至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选择到都市工作,宜兰反而吸引一些青年回流农村,为了友善的环境、或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们这群人算是近年谈社区营造、地 方创生的先驱吧。[2]

對於明晰的構造設計的追求

1995 年我的妻子李绿枝来到宜兰开业,

1996 年开始参与花莲西宝国小的规划,

1997 年我离开象集团,协助绿枝执行西宝国小的设计,有一个强烈的动机:在这个清净的山林的建筑应该是轻巧的吧!飞扬的屋顶在我心中奔腾(绿枝说那是 在山林间跳舞的精灵),我们就这样开始钢木构的设计,这是在象集团 对于明晰的构造设计的追求对于明晰的构造设计的追求

1995 年我的妻子李绿枝来到宜兰开业,

1996 年开始参与花莲西宝国小的规划,

1997 年我离开象集团,协助绿枝执行西宝国小的设计,有一个强烈的动机:在这个清净的山林的建筑应该是轻巧的吧!飞扬的屋顶在我心中奔腾(绿枝说那是 在山林间跳舞的精灵),我们就这样开始钢木构的设计,这是在象集团 1995 年我的妻子李绿枝来到宜兰开业,1996 年开始参与花莲西宝国小的规划, 1997 年我离开象集团,协助绿枝执行西宝国小的设计,有一个强烈的动机:在这个清净的山林的建筑应该是轻巧的吧!飞扬的屋顶在我心中奔腾(绿枝说那是在山林间跳舞的精灵),我们就这样开始钢木构的设计,这是在象集团没有的经 验,我们只好恶补抄书。话说当年有同事建议使用 archicad,这种不是方方正正 的建筑不知道怎么画立面图,直接做 3D 好了,使用 archicad 逼得我们要把构造 搞清楚(原来这也是 BIM 的前身),也爱上了明晰的构造,清清楚楚的结构和材料,不想要有多馀的装饰;后来施工时看到预拌混凝土车要开一两个小时以上才到工地、工程车对国家公园似乎有不可承担之重,就想应该再用更少的混凝土才好。日后我们持续致力为建筑减重,能少盖就不要多盖,能用轻构造就不要用重 构造,乃至于使用在地的竹材,后来才知道这是绿建筑的 CO2减量。[3]

本于自然以竹木营造和谐建筑

“木构房子的钱就花在建筑本体上面,一次就整合完毕,不太需要装修,里面就很舒服。”中年的圆熟温柔与宽厚贴心,点点滴滴反映在甘铭源与李绿枝主持的大藏作品中,首重让人自在置身其间,不再只著重外观的炫技。向来欣赏绝不装酷—不著一身黑的建筑师,甘铭源就是这样,入冬时套件寻常夹克,事务所也非整间品味昭昭地,反倒像一般企业的会议室,走进去坐定后,泰然轻松。

这种种反思促使甘铭源、李绿枝有意识地离主流圈子远一点,“我们才会躲在宜兰,要不然就跑到云林,刻意不那么主流。”

进入工作,才识木构造建筑

说起甘铭源的作品,也就是大藏建筑师事务所的作品,这些年,以大件竹构和木构建筑在公共场域被看见,从台中花博食在满竹歇脚亭、故宫南院竹编生命之树艺术大道、台东都兰竹构帐篷到云林虎尾农博基地竹造设施等竹建筑,以及木构为主的宜兰简宅、池上火车站、台东火车站等,正在进行中的台大溪头实验林展示中心,不断挑战竹构造与木构造的可能性。这些在受钢构建筑教育之外的学习路程,伊始于他大学毕业赴宜兰工作,参与必定会使用当地建筑的象集团冬山亲水公园案,自此踏入另一番建筑堂奥。

坦承在台湾根本学不到木构,甘铭源等于是进入工作,才识木构造建筑,透过在现场看著木匠工作,“你知道材料如何从毛料进一步被加工,变成可以用的材料。”当时正值80年代末期,罗东仍有木材产业,也有木匠的传统,他开始跟这些木匠学。“罗东的桧木还是满多的,我们的门窗设计都用桧木。”虽然1991年桧木业已禁采,但每家木材厂的储木池里面仍躺著桧木,以及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进口的南洋材。

竹子经标准化后,成为细腻绵密的绿色建材。建筑原本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象集团虽然是日本建筑集团,但每到一处,总要寻找一些在地元素,“在每个地方用各地的风土、各地的产业条件,都会有一些独特的在地语汇。”象集团习惯先做田野调查,回想当时所学的,甘铭源透露,“在地化部分做得还满彻底的,虽然这逻辑跟骨子里是日系作法,但至少在表象上会觉得还满有宜兰味的。”

刚好因为在宜兰,甘铭源自己也修过一些日式房子,为了顾及材料的经济性,在安装时,为使彼此之间容易配对,日式房子的尺寸之间都有一个模具与比例,顾及互相的关联性,“学习算是满完整的。”

宜兰一待18年,当雪隧开通,人们蜂拥进宜兰,甘铭源和也是建筑师的妻子李绿枝选择离开,转赴当时犹是建筑荒原的云林。

材料其实没有好坏,只是你了不了解他

对比较有在地意识的建筑师来说,在地性跟全球性,全球化的课题,迟早都得要面对。从钢构、RC到用当地建材所完成的木构或竹构,甘铭源已经体悟木、竹是可达到节能减碳效能的绿色建材,“但,木结构在推动上一直有很大的问题,竹子则更严重。”他回望这一路,自己也有些改变,“不太一样是因为我们初期做木构,起初并没有去想材料从哪边来的问题,反正有就用,世界上可以供应得到我们就用,价位可以负担的起就用。”搬到云林之后,甘铭源才逐渐了解到必须掌握材料的来源,“从哪边来的,对当地影响,对环境破坏的影响也是需要纳入考虑的。”

因而,开始重视到底本地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利用。

只是刚搬过来,仍在扎根阶段,并未立即著手做竹构建筑,“跟在地关系也还不很清楚,直到2011年有了农博会的机会。”云林农博会的论述清楚界定跟土地的关系。他们开始思考何不利用台湾中部盛产却荒芜的竹子来做主要建材?

其实,早在宜兰时期,前往德国建筑博览会,甘铭源就看过哥伦比亚籍建筑师SimonVelez所设计的伟岸庞巨的生态竹建筑,“台湾不是有满多竹子吗?”他回头想到,台湾乡下的大竹仔中间崁石灰墙的竹管厝也有百年屋龄。

想试竹构的念头搁在心里的某个角落,甘铭源接下农博会,发现,“云林、嘉义、南投,这几个县市的山区都连在一起,产业在竹山嘛!”想做竹构时,甘铭源经常往竹山跑,“竹工艺人才,底子都满厉害的,有个概念他们就帮忙打样,打样这倒是满快的,技巧都非常好。”


早年设计华德福校园,大藏已将生态纳入建筑环境中。照片提供/大藏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他们借此建立在地建材和在地建筑产业的良性需求。农博基地的竹构架,跨距最大达14公尺,写下当时台湾最大的竹构跨距纪录。

一般人的印象总以为竹子是不耐用且不坚固的临时性建筑,宜兰的木构经验促使甘铭源决定由结构、构造部分先切入,尽量发挥出材质的效率,“材料其实没有好坏,只是你了不了解他,会不会用他而已。”著手发展好几种样式的金属铸衔接头,做完后再交给技师协助做确认。

打通了生产制材到设计 成就绿建材

“大概竹子的构造是最难搞的。总觉得竹子的结构比较松脆。”竹子大小与形状、竹围都不一致,如何让它变成一个单一断面的尺寸,甘铭源想到切V形切槽-在一根竹子上面切一个切口,先画线以后,等于有个直径,算是圆周长,算出要留下多少周长,成形后再收缩,最后缠上钢缆线。

如此的摸索过程,说起来很技术面,也等于是打通了生产制材到设计,是一个工业化的标准化概念,让竹材具备铆钉作用,方可成为一种有效能的绿建材,得以量化生产。这套测试所幸有东和钢铁基金会和广达的经费支持,借用钢构造的思惟,传递出竹材的力量,让竹材特性能够彰显出来,“单单一根竹子的纤维强度,要把它拉断,都要几十吨的力量才拉得断。”

摸索木材与竹材多年,甘铭源熟悉天然材料本来就要做适度保护,天然材料会坏掉,其实大概就跟含水率有关,第一道防护就是要做干燥处理,“含水率降低以后,他比较不会长虫,第二个是尺寸,木材的性质会较稳定,较不会反曲,导致开裂或收缩,让尺寸不一样。”对这些材质温柔十足的甘铭源拿著小样,仔细且耐心地说明。

在生活里,甘铭源夫妻也尽量采用木构或竹构,“我们云林住家是用老房子改的,原来是砖造的,我们就再加一些自然材料-木头、竹子、石灰等材料。”

妥善处理结露点 让木构建筑待得住人

克服溪头冬季气温只有摄氏个位数的问题,甘铭源想到的作法是利用太阳集热效果去做室内增温。“这是把它做成折板,在折当中就有一个空气管道,可以在屋顶上用深色的金属板,上面盖玻璃,只要有太阳一照射,金属板会集热,就跟太阳能集热板的意思是一样的。”他解说道,“集热时,空气会往上升,升到这个地方收集起来,我们想在中间加个风扇吹,使热空气往下拉。就是利用外面的热量来调整室内的那个温度,这是冬天;上面有太子楼,夏天就让热空气出去。利用结构柱、结构梁,也是一个管道间,把它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通常是内外温差过大,建筑都有结露度,最担心就是在室内会发霉,尤其是在春夏之交,墙壁温度偏低,一旦遇到高温高湿的空气,就会凝结,如同玻璃杯从冰箱拿出来,表面会有水珠凝结,内外温度与湿度差距过大,碰到冷的表面,就凝结。大藏建筑因为在加拿大建造寺庙的经验,试著在内外温差差了30几度时,处理结露点问题,“结露点如果没处理好,你的房子就会包在里面烂掉。”

持续耕耘城乡环境,关注公共建筑议题

话说我和绿枝大学都是登山社社员,都热爱自然,也希望孩子在乡村成长,在宜兰居住及工作将近二十年;2008 年,因为信仰与孩子教育的缘故,我们搬迁到云林,也是农业大县。从宜兰到云林,我们持续关注的不只是点状的建筑,也关注街道、旧铁道、河流等线状的环境营造;我们参与文化资产的修复再利用,也喜爱新旧空间结合的设计执行(如车站建筑改造,大多是要保留部分原有空间加以整合)。这样长期的耕耘,期许自己能修补土地纹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也能为城乡聚落建构公共性空间及其场所精神,促进人和人的和谐关系。

在花莲西宝国小,使用钢、木构,加上轻巧的屋面构成一个连续的教室空间,创造几何设计,使屋顶的造型与山脉的天际线相扣合。考虑山区温度较低,不同于一般学校设置通透的回廊,选择廊道内部化连接室内空间,可以说气候决定型态。1999 年九二一地震,各地专业者因使命感纷纷投入灾区,我们也因而参与埔里育英国小校园重建工程,同样使用了钢、木混合材料,且保留校园植栽,创造出大量半户外空间,将树围塑其中,让师生喜欢这样的校园的环境。跑过花莲、埔里,而后才认识宜兰慈心张纯淑校长,我们找到心心念念关注孩童发展的教育者,开始我们与华德福教育的因缘。2006 年,我们参与了慈心校园扩建的学生活动中心以及周边教室规划设计,学校建筑一直是我们关注的建筑类型,希望能够创造孩子成长的环境。这些经历促使我思考,建筑专业者除了提供硬体外,还有没有办法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当时我们事务所在宜兰市,生活圈就在宜兰市区,宜兰文化中心、和宜兰大学是市区最大的绿地,文化中心的开放空间早就是市民运动、甚至摆摊的市集空间,宜兰大学则是四面围墙,2006 年宜兰县政府委托我们做宜兰文化中心周边人行环境改善规划设计,我们整合文化中心与周边校园开放空间(宜兰大学的围墙因此拆下其中长向的一面),成为行人优先的生活廊道。同一年宜兰大学委托我们做综合教学大楼设计,这是进校门第一栋建筑,我们看待它不只是大学里的一栋校舍,而是从宜兰农校升格至彼时重新连结历史脉络、也是串连校园开放予市民共享的枢纽,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我们参与宜兰大学开启社会责任的关键时刻。

我们也钟情车站设计,2011 年起设计花东线铁路车站,我们观顾车站的城乡角色、居民生活记忆,用新旧结合的手法细密处理,以期车站改造工程可以无缝接轨旧车站迈向新时代。我们观察池上乡的命运是花东延线最灿烂的,观光发展的很好,但没有牺牲环境生态、或为迎合旅客而庸俗化,池上人很有自信心、向心力,以优良的农产品、丰沛的环境资源而骄傲,现在他们也因为池上车站而骄傲,有一座沉稳而有深意的车站,明亮的车站和居民生活紧密相连,广场和候车大厅像是居民的集会场所,崭新的车站竟然有一种古老、似曾相识的感觉。站前的老 街也活络起来,懂得保留老房子的品味,后山的子民也将走在世界的前端。2018年在台东车站完工之际,台东友人捎来的讯息:“国中同学会群组正在介绍、赞美欢喜这个家乡新样貌的火车站,感谢你们的坚持,让旅客津津乐道、自豪家乡的美貌!”赢得台东在地人的喜爱,成为游子心目中家乡的精神地标,应该是八 年抗战最欣喜的成果。


平實雋永的建築之路

身为一个设计人,流著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血液,想做出个令人惊艳的作品;但也有另一个力量牵引著我们,那是看到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隽永的建筑,不论是文化殿堂、或乡野民居,有著共同的亲切感,这就是在地文化,这样的力量约制我们外展的欲望,能修旧的就修旧的,能少盖就不要多盖,新的建筑也尽量融合在既有环境中让人们感到亲近熟悉。想要创新的欲望,以及寻觅亲近熟悉感的 想望,交织著我们从事建筑专业工作的动能。

因多年深度参与地方环境改造的过程,我们慢慢培养出宁静的心情,感受到建筑存在这个环境当中,需要细腻地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才有助于人们可以赖以为庇护所,成为一个凝聚人的场所。我们以营造自家庭园的心情,俭朴且恰如其分地扮演画龙点眼的角色,如宜兰的水岸空间改造、宜兰南门林园的历史建筑修复、花莲松园别馆的历史空间环境的活用,不著痕迹地改造环境,好像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而我们的作品最好就是成为常民喜爱的生活场域,不必记得建筑师的名字。

探索建築材料與構造工法,重建符順風土氣候的構築美學

如前所述,我们喜爱明晰的构造设计,是喜爱轻巧的建筑飞扬于大地,也是基于少用混凝土的环境观,我们喜爱自然材料。罗东过去是台湾四大木材市场之一,有很好的木材产业基础,在宜兰时期,我们很自然选择木材作为主要表现的材料。而后搬到云林,开始思考这个地方有什么样的可能性?在了解台湾木材自给率很低的情况下,尝试以“竹”作为我们主要的设计元素。台湾每年约有2.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出,一直被视为高耗能、高污染的建筑业更是个中翘楚,而木竹等林产品是固碳、低耗能的建材。目前国内木材自给率不到0.5%,一年使用约600万立方公尺木材大多仰赖进口;且进口木材有非法砍伐、牺牲其他国家环境等疑虑,无法安心使用,选择在地材料刻不容缓,为了提高国内木材自给率,我们认为台湾盛产的竹子可善加利用。

为了让竹材重新回到我们生活当中,我们这几年努力在探索竹材耐候、及接头工 法的问题,让使用者有信心愿意使用这样的材料。2011 年起我们规划设计云林农博生态园区,区内建筑我们多运用云林在地的孟宗竹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入口 棚架结合钢材形成桁架结构系统,跨距达 14 公尺。透过中央高挑的透明屋顶, 天空清晰可见,将形成具张力的入口空间意象。

微笑餐厅的设计意象是以伞的概念作发想,利用竹材可弯曲及承受较高的张力特性,以孟宗竹材上下两层斜向交叠,形成编织交错的屋架结构;在垂直支撑部分, 透过18根竹柱互相组合以后,撑起一片天,环状柱内圈同时也能形成室内自然 采光及通风的天井空间。

2016年,接到大地华德福创办人许姿妙医师的邀请,设计大地学校的新校舍,许医师对于学校的想像是希望创造一个平实的自然建筑。为了控制造价,我们建议考虑竹材,许医师欣然接受,尝试采用竹子和混凝土互相搭配。校园中间一座大空间的开放式竹棚架,可因应不同的活动使用,例如是园游会、集会、或是工艺 课程等使用,校方反映这个多功能教室是目前学校最受欢迎的空间。

我们探索材料与构造,进一步发现建筑材料与构造工法是地域风格的重要成因,然因工业化的发展让近代的城乡环境大幅改变,台湾从南到北无差别的水泥丛林让许多人认不出故乡的面貌,台湾累积数百年的聚落风景消失无踪;我们对于构造形式的探索是想要呼应在地风土,建筑设计者要能觉察环境和气候,期许我们的努力可以带动符顺风土气候的构筑美学的风气,为沉淀累积台湾建筑文化有所建树。


相关影片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