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銘源
甘銘源(1967年1月23日)出生於台北,現為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1990年自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畢業後,有七年的時間進入設計冬山河的株式會社象設計集團,對建築的設計、監造及景觀規劃接受學習到象集團精密的工作態度,均有助日後甘銘源成為開業建築師對設計的細節、材料的應用與機能的配合及掌握。2000年與李綠枝建築師合組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1]
近年來,在花蓮西寶國小校舍的設計開始使用鋼、木等多元材料組合的成功案件,使他累積多種綠建築工法。嘉義溪口鄉文化生活館並在2009年獲得內政部黃金級綠建築標章,他在建築隔熱、通風及CO2減量設計都有突破,該館夏 日用電量僅是同規模建築13%左右。
甘銘源目前工作室設在雲林斗六,是台灣新興地域建築建築師之一。他專注且在實踐綠建築理念上一點一滴地實作,不空談理論,不論述自己,雖然未在國際舞台上亮相,卻體現出「在地」推動實樸,把空間環境專業當作社會、人文關環的切入方法,從住宅設計、公共建築規劃設計、社區規劃、歷史建築再利用等求廣求深,致力於友善環境及綠建築的實踐。
目录
動態焦點
甘銘源建築師自述(傑出建築師獲獎心得)
──最好的作品就是成為常民喜愛的生活場域,不必記得建築師的名字
求學到出社會,選擇生活方式也選擇工作態度
1990年我從中原大學畢業,選擇到宜蘭在象集團工作,當時一方面驚豔象集團把台灣農村風貌展現在公共空間,一方面也嚮往住在鄉村、就在居住的地方工作。 當時乃至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選擇到都市工作,宜蘭反而吸引一些青年回流農村,為了友善的環境、或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這群人算是近年談社區營造、地 方創生的先驅吧。[2]
對於明晰的構造設計的追求
1995 年我的妻子李綠枝來到宜蘭開業,
1996 年開始參與花蓮西寶國小的規劃,
1997 年我離開象集團,協助綠枝執行西寶國小的設計,有一個強烈的動機:在這個清淨的山林的建築應該是輕巧的吧!飛揚的屋頂在我心中奔騰(綠枝說那是 在山林間跳舞的精靈),我們就這樣開始鋼木構的設計,這是在象集團 對於明晰的構造設計的追求對於明晰的構造設計的追求
1995 年我的妻子李綠枝來到宜蘭開業,
1996 年開始參與花蓮西寶國小的規劃,
1997 年我離開象集團,協助綠枝執行西寶國小的設計,有一個強烈的動機:在這個清淨的山林的建築應該是輕巧的吧!飛揚的屋頂在我心中奔騰(綠枝說那是 在山林間跳舞的精靈),我們就這樣開始鋼木構的設計,這是在象集團 1995 年我的妻子李綠枝來到宜蘭開業,1996 年開始參與花蓮西寶國小的規劃, 1997 年我離開象集團,協助綠枝執行西寶國小的設計,有一個強烈的動機:在這個清淨的山林的建築應該是輕巧的吧!飛揚的屋頂在我心中奔騰(綠枝說那是在山林間跳舞的精靈),我們就這樣開始鋼木構的設計,這是在象集團沒有的經 驗,我們只好惡補抄書。話說當年有同事建議使用 archicad,這種不是方方正正 的建築不知道怎麼畫立面圖,直接做 3D 好了,使用 archicad 逼得我們要把構造 搞清楚(原來這也是 BIM 的前身),也愛上了明晰的構造,清清楚楚的結構和材料,不想要有多餘的裝飾;後來施工時看到預拌混凝土車要開一兩個小時以上才到工地、工程車對國家公園似乎有不可承擔之重,就想應該再用更少的混凝土才好。日後我們持續致力為建築減重,能少蓋就不要多蓋,能用輕構造就不要用重 構造,乃至於使用在地的竹材,後來才知道這是綠建築的 CO2減量。[3]
本於自然以竹木營造和諧建築
「木構房子的錢就花在建築本體上面,一次就整合完畢,不太需要裝修,裡面就很舒服。」中年的圓熟溫柔與寬厚貼心,點點滴滴反映在甘銘源與李綠枝主持的大藏作品中,首重讓人自在置身其間,不再只著重外觀的炫技。向來欣賞絕不裝酷—不著一身黑的建築師,甘銘源就是這樣,入冬時套件尋常夾克,事務所也非整間品味昭昭地,反倒像一般企業的會議室,走進去坐定後,泰然輕鬆。
這種種反思促使甘銘源、李綠枝有意識地離主流圈子遠一點,「我們才會躲在宜蘭,要不然就跑到雲林,刻意不那麼主流。」
進入工作,才識木構造建築
說起甘銘源的作品,也就是大藏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這些年,以大件竹構和木構建築在公共場域被看見,從台中花博食在滿竹歇腳亭、故宮南院竹編生命之樹藝術大道、台東都蘭竹構帳篷到雲林虎尾農博基地竹造設施等竹建築,以及木構為主的宜蘭簡宅、池上火車站、台東火車站等,正在進行中的台大溪頭實驗林展示中心,不斷挑戰竹構造與木構造的可能性。這些在受鋼構建築教育之外的學習路程,伊始於他大學畢業赴宜蘭工作,參與必定會使用當地建築的象集團冬山親水公園案,自此踏入另一番建築堂奧。
坦承在台灣根本學不到木構,甘銘源等於是進入工作,才識木構造建築,透過在現場看著木匠工作,「你知道材料如何從毛料進一步被加工,變成可以用的材料。」當時正值80年代末期,羅東仍有木材產業,也有木匠的傳統,他開始跟這些木匠學。「羅東的檜木還是滿多的,我們的門窗設計都用檜木。」雖然1991年檜木業已禁採,但每家木材廠的儲木池裡面仍躺著檜木,以及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進口的南洋材。
竹子經標準化後,成為細膩綿密的綠色建材。建築原本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象集團雖然是日本建築集團,但每到一處,總要尋找一些在地元素,「在每個地方用各地的風土、各地的產業條件,都會有一些獨特的在地語彙。」象集團習慣先做田野調查,回想當時所學的,甘銘源透露,「在地化部分做得還滿徹底的,雖然這邏輯跟骨子裡是日系作法,但至少在表象上會覺得還滿有宜蘭味的。」
剛好因為在宜蘭,甘銘源自己也修過一些日式房子,為了顧及材料的經濟性,在安裝時,為使彼此之間容易配對,日式房子的尺寸之間都有一個模具與比例,顧及互相的關聯性,「學習算是滿完整的。」
宜蘭一待18年,當雪隧開通,人們蜂擁進宜蘭,甘銘源和也是建築師的妻子李綠枝選擇離開,轉赴當時猶是建築荒原的雲林。
材料其實沒有好壞,只是你了不了解他
對比較有在地意識的建築師來說,在地性跟全球性,全球化的課題,遲早都得要面對。從鋼構、RC到用當地建材所完成的木構或竹構,甘銘源已經體悟木、竹是可達到節能減碳效能的綠色建材,「但,木結構在推動上一直有很大的問題,竹子則更嚴重。」他回望這一路,自己也有些改變,「不太一樣是因為我們初期做木構,起初並沒有去想材料從哪邊來的問題,反正有就用,世界上可以供應得到我們就用,價位可以負擔的起就用。」搬到雲林之後,甘銘源才逐漸了解到必須掌握材料的來源,「從哪邊來的,對當地影響,對環境破壞的影響也是需要納入考慮的。」
因而,開始重視到底本地還有哪些材料可以利用。
只是剛搬過來,仍在扎根階段,並未立即著手做竹構建築,「跟在地關係也還不很清楚,直到2011年有了農博會的機會。」雲林農博會的論述清楚界定跟土地的關係。他們開始思考何不利用台灣中部盛產卻荒蕪的竹子來做主要建材?
其實,早在宜蘭時期,前往德國建築博覽會,甘銘源就看過哥倫比亞籍建築師SimonVelez所設計的偉岸龐巨的生態竹建築,「台灣不是有滿多竹子嗎?」他回頭想到,台灣鄉下的大竹仔中間崁石灰牆的竹管厝也有百年屋齡。
想試竹構的念頭擱在心裡的某個角落,甘銘源接下農博會,發現,「雲林、嘉義、南投,這幾個縣市的山區都連在一起,產業在竹山嘛!」想做竹構時,甘銘源經常往竹山跑,「竹工藝人才,底子都滿厲害的,有個概念他們就幫忙打樣,打樣這倒是滿快的,技巧都非常好。」
早年設計華德福校園,大藏已將生態納入建築環境中。照片提供/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他們藉此建立在地建材和在地建築產業的良性需求。農博基地的竹構架,跨距最大達14公尺,寫下當時台灣最大的竹構跨距紀錄。
一般人的印象總以為竹子是不耐用且不堅固的臨時性建築,宜蘭的木構經驗促使甘銘源決定由結構、構造部分先切入,盡量發揮出材質的效率,「材料其實沒有好壞,只是你了不了解他,會不會用他而已。」著手發展好幾種樣式的金屬鑄銜接頭,做完後再交給技師協助做確認。
打通了生產製材到設計 成就綠建材
「大概竹子的構造是最難搞的。總覺得竹子的結構比較鬆脆。」竹子大小與形狀、竹圍都不一致,如何讓它變成一個單一斷面的尺寸,甘銘源想到切V形切槽-在一根竹子上面切一個切口,先畫線以後,等於有個直徑,算是圓周長,算出要留下多少周長,成形後再收縮,最後纏上鋼纜線。
如此的摸索過程,說起來很技術面,也等於是打通了生產製材到設計,是一個工業化的標準化概念,讓竹材具備鉚釘作用,方可成為一種有效能的綠建材,得以量化生產。這套測試所幸有東和鋼鐵基金會和廣達的經費支持,借用鋼構造的思惟,傳遞出竹材的力量,讓竹材特性能夠彰顯出來,「單單一根竹子的纖維強度,要把它拉斷,都要幾十噸的力量才拉得斷。」
摸索木材與竹材多年,甘銘源熟悉天然材料本來就要做適度保護,天然材料會壞掉,其實大概就跟含水率有關,第一道防護就是要做乾燥處理,「含水率降低以後,他比較不會長蟲,第二個是尺寸,木材的性質會較穩定,較不會反曲,導致開裂或收縮,讓尺寸不一樣。」對這些材質溫柔十足的甘銘源拿著小樣,仔細且耐心地說明。
在生活裡,甘銘源夫妻也儘量採用木構或竹構,「我們雲林住家是用老房子改的,原來是磚造的,我們就再加一些自然材料-木頭、竹子、石灰等材料。」
妥善處理結露點 讓木構建築待得住人
克服溪頭冬季氣溫只有攝氏個位數的問題,甘銘源想到的作法是利用太陽集熱效果去做室內增溫。「這是把它做成折板,在折當中就有一個空氣管道,可以在屋頂上用深色的金屬板,上面蓋玻璃,只要有太陽一照射,金屬板會集熱,就跟太陽能集熱板的意思是一樣的。」他解說道,「集熱時,空氣會往上升,升到這個地方收集起來,我們想在中間加個風扇吹,使熱空氣往下拉。就是利用外面的熱量來調整室內的那個溫度,這是冬天;上面有太子樓,夏天就讓熱空氣出去。利用結構柱、結構樑,也是一個管道間,把它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通常是內外溫差過大,建築都有結露度,最擔心就是在室內會發霉,尤其是在春夏之交,牆壁溫度偏低,一旦遇到高溫高濕的空氣,就會凝結,如同玻璃杯從冰箱拿出來,表面會有水珠凝結,內外溫度與濕度差距過大,碰到冷的表面,就凝結。大藏建築因為在加拿大建造寺廟的經驗,試著在內外溫差差了30幾度時,處理結露點問題,「結露點如果沒處理好,你的房子就會包在裡面爛掉。」
持續耕耘城鄉環境,關注公共建築議題
話說我和綠枝大學都是登山社社員,都熱愛自然,也希望孩子在鄉村成長,在宜蘭居住及工作將近二十年;2008 年,因為信仰與孩子教育的緣故,我們搬遷到雲林,也是農業大縣。從宜蘭到雲林,我們持續關注的不只是點狀的建築,也關注街道、舊鐵道、河流等線狀的環境營造;我們參與文化資產的修復再利用,也喜愛新舊空間結合的設計執行(如車站建築改造,大多是要保留部分原有空間加以整合)。這樣長期的耕耘,期許自己能修補土地紋理,建立人與自然和諧關係;也能為城鄉聚落建構公共性空間及其場所精神,促進人和人的和諧關係。
在花蓮西寶國小,使用鋼、木構,加上輕巧的屋面構成一個連續的教室空間,創造幾何設計,使屋頂的造型與山脈的天際線相扣合。考慮山區溫度較低,不同於一般學校設置通透的迴廊,選擇廊道內部化連接室內空間,可以說氣候決定型態。1999 年九二一地震,各地專業者因使命感紛紛投入災區,我們也因而參與埔里育英國小校園重建工程,同樣使用了鋼、木混合材料,且保留校園植栽,創造出大量半戶外空間,將樹圍塑其中,讓師生喜歡這樣的校園的環境。跑過花蓮、埔里,而後才認識宜蘭慈心張純淑校長,我們找到心心念念關注孩童發展的教育者,開始我們與華德福教育的因緣。2006 年,我們參與了慈心校園擴建的學生活動中心以及周邊教室規劃設計,學校建築一直是我們關注的建築類型,希望能夠創造孩子成長的環境。這些經歷促使我思考,建築專業者除了提供硬體外,還有沒有辦法扮演更積極的角色。當時我們事務所在宜蘭市,生活圈就在宜蘭市區,宜蘭文化中心、和宜蘭大學是市區最大的綠地,文化中心的開放空間早就是市民運動、甚至擺攤的市集空間,宜蘭大學則是四面圍牆,2006 年宜蘭縣政府委託我們做宜蘭文化中心周邊人行環境改善規劃設計,我們整合文化中心與周邊校園開放空間(宜蘭大學的圍牆因此拆下其中長向的一面),成為行人優先的生活廊道。同一年宜蘭大學委託我們做綜合教學大樓設計,這是進校門第一棟建築,我們看待它不只是大學裡的一棟校舍,而是從宜蘭農校升格至彼時重新連結歷史脈絡、也是串連校園開放予市民共享的樞紐,如果用今天的話來說,我們參與宜蘭大學開啟社會責任的關鍵時刻。
我們也鍾情車站設計,2011 年起設計花東線鐵路車站,我們觀顧車站的城鄉角色、居民生活記憶,用新舊結合的手法細密處理,以期車站改造工程可以無縫接軌舊車站邁向新時代。我們觀察池上鄉的命運是花東延線最燦爛的,觀光發展的很好,但沒有犧牲環境生態、或為迎合旅客而庸俗化,池上人很有自信心、向心力,以優良的農產品、豐沛的環境資源而驕傲,現在他們也因為池上車站而驕傲,有一座沉穩而有深意的車站,明亮的車站和居民生活緊密相連,廣場和候車大廳像是居民的集會場所,嶄新的車站竟然有一種古老、似曾相識的感覺。站前的老 街也活絡起來,懂得保留老房子的品味,後山的子民也將走在世界的前端。2018年在台東車站完工之際,台東友人捎來的訊息:「國中同學會群組正在介紹、讚美歡喜這個家鄉新樣貌的火車站,感謝你們的堅持,讓旅客津津樂道、自豪家鄉的美貌!」贏得台東在地人的喜愛,成為遊子心目中家鄉的精神地標,應該是八 年抗戰最欣喜的成果。
宜蘭厝林宅(1995~1998)[1]
花蓮西寶國小(1996~2003)[2]
花蓮西寶國小(1996~2003)[3]
埔里育英國小(1999~2003)[4]
宜蘭醫院中山醫護宿舍(1998~2002)[5]
宜蘭地政大樓(1998~2004)[6]
嘉義溪口鄉文化生活館(2005~2008)[7]
宜蘭五結簡宅(2006~2008)[8]
澎湖山水堤外生態環境再造(2010~2011)[9]
農博基地鳥瞰全景(2010~2013)[10]
農博基地-林間濕地(吳宜晏 攝)[11]
農博基地-入口框架(吳宜晏 攝)[12]
農博基地-入口框架(吳宜晏 攝)[13]
農博基地-庇護餐廳屋頂天井(吳宜晏 攝)[14]
農博基地-餐飲區竹購築屋頂(吳宜晏 攝)[15]
農博基地-行政中心竹購築屋頂(吳宜晏 攝)[16]
農博基地-慈心農博展館碳匯林場(吳宜晏 攝)[17]
農博基地-慈心農博展館碳匯林場竹構築細部(吳宜晏 攝)[18]
平實雋永的建築之路
身為一個設計人,流著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血液,想做出個令人驚艷的作品;但也有另一個力量牽引著我們,那是看到經過時間沈澱下來的雋永的建築,不論是文化殿堂、或鄉野民居,有著共同的親切感,這就是在地文化,這樣的力量約制我們外展的慾望,能修舊的就修舊的,能少蓋就不要多蓋,新的建築也盡量融合在既有環境中讓人們感到親近熟悉。想要創新的慾望,以及尋覓親近熟悉感的 想望,交織著我們從事建築專業工作的動能。
因多年深度參與地方環境改造的過程,我們慢慢培養出寧靜的心情,感受到建築存在這個環境當中,需要細膩地考慮與周邊環境的關係,才有助於人們可以賴以為庇護所,成為一個凝聚人的場所。我們以營造自家庭園的心情,儉樸且恰如其分地扮演畫龍點眼的角色,如宜蘭的水岸空間改造、宜蘭南門林園的歷史建築修復、花蓮松園別館的歷史空間環境的活用,不著痕跡地改造環境,好像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而我們的作品最好就是成為常民喜愛的生活場域,不必記得建築師的名字。
探索建築材料與構造工法,重建符順風土氣候的構築美學
如前所述,我們喜愛明晰的構造設計,是喜愛輕巧的建築飛揚於大地,也是基於少用混凝土的環境觀,我們喜愛自然材料。羅東過去是台灣四大木材市場之一,有很好的木材產業基礎,在宜蘭時期,我們很自然選擇木材作為主要表現的材料。而後搬到雲林,開始思考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在了解台灣木材自給率很低的情況下,嘗試以「竹」作為我們主要的設計元素。台灣每年約有2.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出,一直被視為高耗能、高汙染的建築業更是箇中翹楚,而木竹等林產品是固碳、低耗能的建材。目前國內木材自給率不到0.5%,一年使用約600萬立方公尺木材大多仰賴進口;且進口木材有非法砍伐、犧牲其他國家環境等疑慮,無法安心使用,選擇在地材料刻不容緩,為了提高國內木材自給率,我們認為臺灣盛產的竹子可善加利用。
為了讓竹材重新回到我們生活當中,我們這幾年努力在探索竹材耐候、及接頭工 法的問題,讓使用者有信心願意使用這樣的材料。2011 年起我們規劃設計雲林農博生態園區,區內建築我們多運用雲林在地的孟宗竹作為主要結構材料,入口 棚架結合鋼材形成桁架結構系統,跨距達 14 公尺。透過中央高挑的透明屋頂, 天空清晰可見,將形成具張力的入口空間意象。
微笑餐廳的設計意象是以傘的概念作發想,利用竹材可彎曲及承受較高的張力特性,以孟宗竹材上下兩層斜向交疊,形成編織交錯的屋架結構;在垂直支撐部分, 透過18根竹柱互相組合以後,撐起一片天,環狀柱內圈同時也能形成室內自然 採光及通風的天井空間。
2016年,接到大地華德福創辦人許姿妙醫師的邀請,設計大地學校的新校舍,許醫師對於學校的想像是希望創造一個平實的自然建築。為了控制造價,我們建議考慮竹材,許醫師欣然接受,嘗試採用竹子和混凝土互相搭配。校園中間一座大空間的開放式竹棚架,可因應不同的活動使用,例如是園遊會、集會、或是工藝 課程等使用,校方反映這個多功能教室是目前學校最受歡迎的空間。
我們探索材料與構造,進一步發現建築材料與構造工法是地域風格的重要成因,然因工業化的發展讓近代的城鄉環境大幅改變,台灣從南到北無差別的水泥叢林讓許多人認不出故鄉的面貌,台灣累積數百年的聚落風景消失無蹤;我們對於構造形式的探索是想要呼應在地風土,建築設計者要能覺察環境和氣候,期許我們的努力可以帶動符順風土氣候的構築美學的風氣,為沉澱累積台灣建築文化有所建樹。
相關影片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 ↑ [甘銘源•李綠枝邁向永續建築之路]
- ↑ 甘銘源建築師自述(傑出建築師獲獎心得)
- ↑ 本於自然,甘銘源以竹木營造和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