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瓷痴(温燕霞)

《瓷痴》中国当代作家温燕霞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瓷痴

言及瓷器,作为地道的江西人,应该有不少话说,因名闻遐迩的景德镇就在不远处,日常所用器皿,也大抵是景瓷,可谓“百姓日用即道”,颇值自豪。只是岁月流转,瓷器已不再神秘。特别是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更使其地位日下,往日作为皇家御用的景瓷只好作小女儿情态,在商店的柜台乃至景德镇的街市上,向人们展示它不无羞涩的微笑。这样的时候,还会有人为景瓷朝思暮想、神魂颠倒么?

有的,而且为数不少。我的同事果先生,即是一位。

果先生北京人氏。六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是我们台资格最老的几位播音员之一。据云他每回出去采访,总能遇上几个人表示熟悉他的声音与名号:“我是听你播的天气预报长大的,”可见果先生的影响力不小。

不过,比之他的播音生涯,果先生作为收藏爱好者的名气似乎还要大些。我曾承受他前往南昌市的古玩一条街,发现识得果先生的人不在少数。果先生平日集邮、收藏钱币与磁卡,还有就是各种型款的景德镇瓷器。这些年只要有机会,他就往景德镇跑,在各瓷厂和瓷器街上转悠,像猎人似的寻找着青花釉里红瓷瓶、影青梅瓶、青花玲珑瓷笔筒,有大师证书的各种艺术瓷。其时他目光炯炯、细致机警,一副决不放过一件物品的模样。这种状态下的他,口袋自然守不住。未几,即抱回一大堆各式瓷器,脸上的微笑却没有钱包的空虚,而是显得格外充实。

一次,笔者随果先生到景德镇出差,白天他买了一大堆花瓶,晚上犹自高兴,竟取了车钥匙,于夜半时分蹑足下了三楼,到停车场去找汽车。好不容易打开车厢,便不顾炎热,端坐其中,抱瓶细摩之,犹如怀拥美女,其情状被尾随而来的司机看见,不由大呼“痴”字。次日讲给众人听,皆大笑,唯果先生正儿八经,称瓷质犹胜于美女肌肤,大家这才明白他家后院为什么从不起火。消息传出,女同胞们莫不兴致勃勃。心想若能让丈夫也学成这种痴样,自己的爱情不就固若金汤了吗?一时间,果先生竟成众女士的“梦中情人”,让他得意许久。

就像楼外有楼、天外有天一样,与另一先生相比,果先生又痴得不够了。这位先生我在家中见过几次,知道他在某司法部门工作,酷好瓷器。他每次来家中,都是来找小叔。盖因小叔在景德镇工作,且毕业于陶瓷学院,各瓷厂皆有熟人耳。此君看上去憨实,属于那种人情有所寄托故而疏忽生活细节的大侠类型。正因如此,有时他的行为有些异于常人。譬如他打电话找小叔,一而再再而三地询问题,有时必须连续三个人接他电话,不约而同地告诉他小叔没回来,他这才相信,让人不无烦恼。由于他集瓷集得很早,景德镇那些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代表作他都收集了,这是颇为难得的。只是公职人员的工薪与住房让他有些局促:瓷器价钱日涨不说,买了要找地方存放,还不是件易事呢!听小叔和果先生介绍,这位先生家中的床底下阁楼上以及其他空闲的地方,全都堆满了各式瓷瓶瓷雕。逢到星期天或其他比较清静的日子,该先生便紧锁房门,然后把瓷器的锦盒包装一一打开,把瓷器拿出,用白布轻轻擦抹,然后摆在一旁,静心观赏,放眼望去,一片华光。只见晶莹剔透的玲珑瓷,如玉似雪的影青,优雅古朴的青花釉里红,浓丽尊贵的美人祭,交相辉映异彩纷呈,耀人眼目。再看瓶型,什么太白尊、油锤瓶、玉壶春、透雕花薰等等,简直如仙子下凡,媚态各具,在阳光中闪烁出宁静、至美的自然色泽,让人爱不释手、目不错珠。该先生跌坐一旁,茗客一般静静品味着其中真谛,良久,才发出一声舒心满意的叹喟,尔后起身将器物小心包扎好,一一归位……

以上场面并非我亲历,但因有两人的共叙估计还比较接近真实。我听了不但不觉叙述者有什么夸大之辞,反以为他们可能遗漏了一些更能体现他“瓷痴”特质的某些细节。那些细节是什么呢?我想是他的目光和脸上的神情。一个那样痴恋着瓷器的人,当他把玩爱物之时,眼中、脸上是会闪耀出一种光辉的。这位先生平日为人如何,我不得而知,但从他的爱瓷成癖来看,似乎是一个知道厚生悦性之人。他的瓷癖虽然不能与陶渊明的爱菊、周敦颐的爱莲和李白的酒癖、米芾的石癖、苏轼黄庭砚癖墨癖比肩而论,也不似他们的传说那般修洁脱俗、充满名士的狂狷超逸,从而成为千秋清话,但它同样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写照。在红尘万丈,人欲樱花流、心灵浮躁的今天,能有这样的痴癖倒似找到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大道呢!也不知此说谬乎?想一想,又觉反正是一孔之见,说了也就说了,没甚关系,倒是很恨自己,竟不能培养出这等有文化气息的癖好来。整日介只知上时装店,十足一个俗人,无趣得紧,看来应该多向果先生和有瓷癖的先生学习才对。[1]

作者简介

温燕霞江西安远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高级编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