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琺瑯彩瓷

琺瑯彩瓷
圖片來自大紀元

琺瑯彩瓷,學名「瓷胎畫琺瑯」,俗稱「古月軒」[1],英文Faience,是以琺瑯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白地瓷胎上彩繪裝飾紋樣並再次燒製的瓷器[2]。琺瑯彩瓷在中國古代所有瓷器品類中製備最精[3]、產量最稀,且除去曾少量賞賜蒙古王公達賴喇嘛等人外,一直為清廷獨佔[4]。因此引來諸多藏家企羨,民國初年被譽為『至精極美,馳譽寰宇』[5]。琺瑯彩瓷最主要的收藏機構是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2]

目录

工藝特點

琺瑯彩瓷所用琺琅,最初被用於金屬胎琺琅器,即景泰藍。其成份為含硅酸鹽重金屬氧化物的混合物。所用原料多數來自天然礦石,釉料呈現帶有光澤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狀。[6]

參與人員

由於琺瑯彩瓷祇生產過400件,並且全程在皇帝控制之下,所以參與人員可以考證。整理如下[7]

  • 燒煉琺瑯料的人員:主管是怡親王;經辦人為郎中海望、員外郎沈喻和唐英;宋七格負責全部煉製工作;鄧八格具體操作;胡大有吹釉;太監吳書也是主要的技術人員。
  • 畫琺琅的畫家:宋三吉、張琦、鄺麗南、賀金昆、譚榮、林朝楷、郎士寧

品種

琺瑯彩瓷一直收藏於故宮端凝殿左右屋內[4],全部造冊登錄。

參考文獻

  1. 馮先銘 1982, p. 425.
  2. 2.0 2.1 展覽概述. 金成旭映--清雍正琺瑯彩瓷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2-12-01 [2013-07-03] (中文). 
  3. 馮先銘 1982, p. 426.
  4. 4.0 4.1 朱家縉 1999, p. 92.
  5. 郭葆昌. 瓷器概說. 北京 (中文). 
  6. 丁敘鈞 2004, p. 37.
  7. 朱家縉 1999, pp.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