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统照文集

内容简介

【王统照】(1897~1957)现代作家。字剑三,笔名韦佩、容庐、卢生等。山东诸城人。1918年赴北京入中国大学。次年参加五四运动,从事新文学创作。1921年参加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编辑《曙光》、《晨光》等杂志,主编《晨报》的《文学旬刊》。1924年就任中国大学教授,两年后迁居青岛。这期间出版有长篇小说《一叶》、《黄昏》,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霜痕》,诗文集《童心》等。王统照是以探讨人生问题开始小说创作的,较早的小说表现了“美”和“爱”的思想,描写青年男女的苦闷,笔调清新,富于主观抒情色彩。也有些作品反映下层人民的不幸生活,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1931年赴东北短期教书并游历,将沿途见闻和东北危亡的深切感受写成报告文学集《北国之春》,并构思著名的长篇小说《山雨》,反映了二三十年代北方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觉醒,风格深厚、沉郁,表明他在思想和创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1934年赴欧洲游历和考察,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写有《欧游散记》。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学》月刊主编。这时期所写作品收入诗集《这时代》、《夜行集》、《放歌集》,短篇小说集《号声》、《银龙集》,散文集《青纱帐》、《去来今》等,深刻地描写了富于地方色彩的北方农村现实生活,笔触朴实深沉。还出版有长篇小说《春花》和散文集《片云集》。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从事编辑和写作,宣传抗日。曾任暨南大学教授、开明出店编辑。这时期出版了小说集《华亭鹤》,散文集《游痕》、《繁辞集》,诗集《横吹集》、《江南曲》,译诗集《题石集》等。抗战胜利后返回青岛,任山东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文联委员、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联主席、省文化局长等职。出版了诗集《鹊华小集》、论文随笔集《炉边文谈》、6卷本《王统照文集》等。

作者简介

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现代作家。山东诸城人。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1918年办《曙光》。1921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文学》月刊主编,开明书店编辑,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著有多部长篇小说。 王统照是卓有成就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著名诗人,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丰硕成果,充实了新文学的宝库。他一生著述甚多,解放后的主要著作有诗集《鹊华小集》、文学评论集《炉边文谈》等。同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王统照短篇小说选》、《王统照诗选》、《王统照文集》(1~5卷)和《王统照选集》等。

内容预览

王统照   老魏作了一辈子的好人,却偏偏不拣好日子死。   像这样落棉花瓤子的雪,这样刀尖似的风,我们却替他出殡!老魏还有这口气,少不得又点头砸舌地说:;劳不起驾!哦!劳不起驾了!   这句话是四十多岁、鹰钩鼻子的刚二说的。他是老魏近邻,专门为人扛棺材的行家。自十六七岁起首同他父亲作这等传代的事,已把二十多年的精力全消耗在死尸的身上。往常老魏总笑他是没出息的,是专与活人作对的,因为刚二听见近处有了死人,便向烟酒店中先赊两个铜子的白酒喝。但在这天的雪花飞舞中,他可没先向常去的烟酒店喝一杯酒。他同伙伴们从棺材铺扛了一具薄薄的杨木棺,踏着街上雪泥的时候,并没有说话。只看见老魏的又厚而又紫的下唇藏在蓬蓬的短髯里,在巷后的茅檐下 ……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