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王洪:字希范,號毅齋南直隸錢塘人。明朝進士、政治人物。授翰林院檢討。 永樂年間,參與編寫《永樂大典》。有《毅齋集》留世。

王洪,字希范,號毅齋南直隸錢塘人。明朝進士、政治人物。

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春榜二甲第二名進士,授吏科給事中,後授翰林院檢討。

永樂年間,參與編寫《永樂大典》。有《毅齋集》[1][2]

清朝錢謙益收錄其詩十八首於列朝詩集乙集第二

《永樂大典》簡介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先後命內閣首輔解縉和太子少師姚廣孝主持修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曠世大典,初名《文獻大成》,永樂帝親自撰寫序言並賜名《永樂大典》,這是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877卷(目錄占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決心修書,宗旨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最初令解縉主持編纂(規模147人),一年後修成《文獻大成》,但朱棣親閱後,發現此書多為儒學一家之言,甚為不滿,於是欽點精通儒、釋、道等各家之學的姚廣孝擔任監修 ,同時編纂隊伍擴大到了2196人(累計達3000多人),終於在永樂五年(1407年)定稿,朱棣大悅,親自作序並賜名《永樂大典》,全書於永樂六年(1408年)才抄寫完畢。《永樂大典》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它不僅是一部大典,更是一座光耀古今中外的中華文明的豐碑。

《永樂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長陵外,永樂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亡於戰火,今僅存800餘卷且散落於世界。

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百科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

目錄

參考文獻

  1. 潘榮勝. 《明清進士錄》. 中華書局. 2006年: 13頁. ISBN 9787101043501 (中文(簡體)‎). 
  2. ·張廷玉等,《明史》(卷286):「王洪者,字希范,錢塘人。八歲能文,十八成進士,授吏科給事中。改翰林檢討,偕偁等與修《大典》。歷修撰、侍講。帝頒佛曲於塞外,命洪為文,梭巡不應詔。為同列所排,不復進用,卒官。而偁後坐累謫交址,復以縉事連及,繫死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