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斌
王國斌,1975年畢業於同濟醫學院,留在所屬協和醫院普外科工作。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曾擔任《中國醫學文摘與檢驗雜誌》副主編、《中國內鏡雜誌》常務編委、《中國現代醫學雜誌》常務編委、《中國藥學雜誌》常務編委、《中國微創外科雜誌》編委等。曾主持國家863計劃項目"納米生物製劑的生物合成及其應用研究",CMCI數據庫收錄國內雜誌發表論文100餘篇,SCI收錄2篇。
王國斌 | |
---|---|
出生 |
1954年6月 湖北京山 |
國籍 | 中國 |
民族 | 漢 |
教育程度 | 同濟醫學院 |
職業 | 武漢協和醫院院長 |
目錄
簡介
王國斌,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德國薩爾大學洪堡醫學院博士。現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兼院長,武漢市科協副主席,協和醫院腹腔鏡外科中心主任,胃腸外科中心主任。
學術兼職
現任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常委、中華外科學分會胃腸學組副組長、中國微創醫學醫師協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湖北省分會腹腔鏡外科學會主任、武漢市科協副主席、德國薩爾州大學洪堡醫學院客座教授等。
雜誌任職
主要包括:《中國醫學文摘與檢驗雜誌》副主編、《中國內鏡雜誌》常務編委、《中國現代醫學雜誌》常務編委、《中國藥學雜誌》常務編委、《中國微創外科雜誌》編委、《臨床消化病雜誌》編委等職。
事跡
長期以來致力於胃腸道疾病的微創、綜合治療的研究工作,先後獲得中國醫師獎和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等榮譽。主要工作包括:1.對先天性巨結腸症進行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提出其治療應從有創更新到微創,並向無創發展的系統性思路。率先在國內開展的「先天性巨結腸症的分子基礎與微創診治研究」,改善了先天性巨結腸症的手術療效及患者的長期生存質量,降低了併發症的發生率。經鑑定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獲2009年度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獎一等獎、2005年度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對胃腸道惡性腫瘤的微創靶向綜合治療進行了深入的機制和方法學方面的研究,並將研究成果用於臨床實踐,顯著地改善了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和長期生存質量。作為項目負責人,在國家「863」計劃和「973」計劃的資助下,領導國內多家研究機構一起合作,已經成功地製備了可用於負載多種藥物的納米級生物製劑載體,此項研究即將進入臨床實驗研究階段。相關研究項目如下:1996年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參加「九五」攻關項目「提高進展期胃癌療效的研究」;1997年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參加衛生部臨床重點學科科研課題「進展期胃癌的治療」;2001年主持國家863計劃項目「納米生物製劑的生物合成及其應用研究」。2007年主持國家973計劃項目「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納米靶向干預」3.在結、直腸良惡性疾病的微創診治臨床應用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貢獻。是國內最早開始腹腔鏡下結直腸微創根治術的數位專家之一,在本領域內一直保持國內領先地位,經過十餘年的不斷完善,現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效果已達到傳統開腹水平,由於微創的優勢,近期療效還優於開腹手術。應用「雙吻合器」技術,低位直腸癌也可做到微創保肛手術。
科研項目
近五年主持科研項目,培養外科學碩士、博士研究生100餘名:
- 1.湖北省「十一.五」科技攻關重大課題《湖北省常見惡性腫瘤(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防治技術研究》(2006)
- 2.國家973項目《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納米靶向干預》(2007)
- 3.國家自然基金《炎性細胞因子在胃黏膜腸上皮化生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2007)
- 4.湖北省研究與開發計劃項目《新輔助化療聯合腹腔鏡微創手術提高進展期大腸癌療效的研究》(2008)
- 5.湖北省研究與開發計劃項目《胃腸道間質瘤的微創外科診治》(2009)
獲獎情況
- 1.2010年中國醫師獎
- 2.2009年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獎一等獎《先天性巨結腸症病因的分子基礎與腹腔鏡微創診治研究》
- 3.2005年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先天性巨結腸症病因的分子基礎與腹腔鏡微創診治研究
- 4.2005年武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先天性巨結腸症病因的分子基礎與腹腔鏡微創診治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