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瓣贝母兰
狭瓣贝母兰 |
中文学名 狭瓣贝母兰 拉丁学名 Coelogyne punctulata Lindl.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狭瓣贝母兰(学名:Coelogyne punctulata Lindl.):根状茎粗壮,坚硬,粗5-7毫米,被褐色鳞片状鞘。假鳞茎较密集,彼此相距不超过1厘米,长圆形或狭卵状长圆形,顶端生2枚叶。叶披针形或狭长圆状披针形。花葶从已长成的假鳞茎顶端两叶中央发出,稍外弯;总状花序具2-4朵花,花白色,但唇瓣上有深色眼斑;萼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瓣线形,与萼片近等长,宽约1.5毫米;唇瓣卵形,长1.6-1.8厘米,宽约1厘米,3裂。蒴果倒卵状长圆形。花期11月,果期次年4月。
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2600米。产中国云南,缅甸、印度东北部和尼泊尔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目录
信息
目 微子目
科 兰科
属 贝母兰属
种 狭瓣贝母兰
分布区域 中国云南,缅甸、印度东北部和尼泊尔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根状茎粗壮,坚硬,粗5--7毫米,被褐色鳞片状鞘。假鳞茎较密集,彼此相距不 超过1厘米,长圆形或狭卵状长圆形,长2.5--4厘米,粗7--13毫米,干后亮黄色, 顶端生2枚叶,基部具数枚鞘;鞘纸质,卵状长圆形,长2—5厘米。叶披针形或狭长 圆状披针形,长8—14厘米,宽1.3--2.5厘米,先端渐尖,上面常有较密的浮凸横脉; 叶柄长2--4厘米。花葶从已长成的假鳞茎顶端两叶中央发出,长8—15厘米,稍外弯; 总状花序具2--4朵花;花苞片近长圆状披针形,长2—3.5厘米,在花期常已脱落;花 梗和子房长1.3—1.7厘米;花白色,但唇瓣上有深色眼斑;萼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 形,长1.8—2厘米,宽4—5毫米,先端急尖;花瓣线形,与萼片近等长,宽约1.5毫 米;唇瓣卵形,长1.6—1.8厘米,宽约1厘米,3裂;侧裂片近半圆形,直立,先端浑 圆;中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7毫米,宽5--6毫米;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从基部延伸 至中裂片基部上方,中央还有1条短而肥厚的褶片;蕊柱稍向前倾,长约1.2厘米,两 侧边缘有翅;翅自下向上渐宽,上部一侧宽1.5—2毫米,顶端近截形或钝。蒴果倒卵 状长圆形,长约2.2厘米,粗8--9毫米。 花期11月,果期次年4月。[1]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部至西北部(耿马、泸水、漾濞、德钦)。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海拔 1600--2600米。缅甸、印度东北部和尼泊尔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贝母兰属介绍
描 述:Coelogyne Lindl. 贝母兰属,兰科,近20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16种,产南部至西南部。附生兰或陆生兰;假鳞茎顶端具1-2叶及花葶;花大,通常数朵排成总状花序,有时减退为单朵,艳丽;萼片常凹陷;唇瓣3裂,侧裂片直立,多少围抱蕊柱两侧,唇盘基部凹陷;蕊柱直立,长而有宽翅,无蕊柱足;花粉块4,蜡质,有花粉块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