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独活 (中药)

独活 (中药)

独活,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目录

基本信息

  • 别名:长生草、独滑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
  • 目:伞形目
  • 科:伞形科
  • 属:当归属
  • 种:重齿毛当归
  • 分布区域:四川、湖北等地
  • 中文学名独活
  • 采收时间: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
  • 用 量:3~10g
  • 毒 性:无毒

入药部位

植物的根。

性 味

味辛、苦,性微温。

归 经

归肾、膀胱经。

功效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主治

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相关配伍

1、风毒脚弱痹满上气:独活五两,附子五两(生用,切)。以酒一斗,渍经三宿,服从一合始,以微痹为度。(《肘后方》独活酒)

2、脚气肿胀痛:真川独活五钱,木瓜、牛膝各一两。共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3、中风不语:独活一两,酒二升,煎一升,大豆五合,炒有声,以药酒热投,盖之良久,酒服三合,未瘥再服。(《本草纲目》引《小品方》)

用法用量

3~10g。

禁忌

阴虚血燥者慎服,气血虚而遍身痛及阴虚下体痿弱者禁用。一切虚风类中,咸非独活所宜。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生理特性

本品根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长10~750px。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75px,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稍突起的细根痕。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产 地

四川、湖北等地。

相关论述

1、《汤液本草》:独活,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故两足寒湿,浑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

2、《本草经疏》:独活,其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者,金疮为风寒之所袭击,则血气壅而不行,故其痛愈甚,独活之苦甘辛温,能辟风寒,邪散则肌表安和,气血流通,故其痛自止也。奔豚者,肾之积,肾经为风寒乘虚客之,则成奔豚,此药本入足少阴,故治奔豚。癎与庢皆风邪之所成也,风去则癎庢自愈矣。女子疝瘕者,寒湿乘虚中肾家所致也,苦能燥湿,温能辟寒,辛能发散,寒湿去而肾脏安,故主女子疝瘕,及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也。

3、《本草汇言》:独活,善行血分,祛风行湿散寒之药也。凡病风之证,如头项不能俯仰,腰膝不能屈伸,或痹痛难行,麻木不用,皆风与寒之所致,暑与湿之所伤也;必用独活之苦辛而温,活动气血,祛散寒邪,故《本草》言能散脚气,化奔豚,疗疝瘕,消痈肿,治贼风百节攻痛,定少阴寒郁头疼,意在此矣。[1]

参考文献

  1. 独活-中药知识,个人图书, 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