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片薑黃,該品為姜科植物溫鬱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的乾燥根莖。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洗淨,除去鬚根,趁鮮縱切厚片,曬乾。

片薑黃呈長圓形或不規則的片狀,大小不一,長3~6cm,寬l~3cm,厚0.1~0.4cm.外皮灰黃色,粗糙皺縮,有時可見環節及鬚根痕.切面黃白色至棕黃色,有一圈環紋及多數筋脈小點.質脆而堅實。斷面灰白色至棕黃色,略粉質。氣香特異,味微苦而辛涼。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片薑黃 姜科
拉丁學名 Rhizoma Wenyujin Concisum 拼音名 Pianjianghuang
植物界 英文名 RHIZOMA WENYUJIN CONCISUM

基本概述

片薑黃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粗壯,末端膨大成長卵形塊根。塊莖卵圓狀,側生,根莖圓柱狀,斷面黃色。葉基生;葉柄長約5厘米,基部的葉柄短,或近於無柄,具葉耳;葉片長圓形,長15~37厘米,寬7~10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圓形或三角形。穗狀花序,長約13厘米;總花梗長7~15厘米;具鞘狀葉,基部苞片闊卵圓形,小花數朵,生於苞片內,頂端苞片較狹,腋內無花;花萼白色筒狀,不規則3齒裂;花冠管呈漏斗狀,裂片3,粉白色,上面1枚較大,兩側裂片長圓形;側生退化雄蕊長圓形,藥隔距形,花絲扁闊;子房被伏毛,花柱絲狀,光滑或被疏毛,基部有2棒狀附屬物,柱頭略呈2唇形,具緣毛。花期4~6月,極少秋季開花。

藥品簡述

藥名:片薑黃

漢語拼音:Pianjianghuang

英文名:RHIZOMAWENYUJINCONCISUM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55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izomaWenyujinConcisum

別名:片子薑黃

性味:辛、苦,溫。

歸經:歸肝經脾經

功能:破血行氣通經止痛

主治:用於血滯經閉,行經腹痛,胸脅剌痛,風濕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資源分布:分布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

藥材基源:本品為姜科植物溫鬱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的乾燥根莖。

採收儲藏: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洗淨,除去鬚根,趁鮮縱切厚片,曬乾。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用藥禁忌

血虛無氣滯血瘀者及孕婦慎服。

藥化成分

根莖含薑黃素類化合物:薑黃素(curcumin),對,對-二羥基二桂皮酰甲烷(p,p-dihydroxydicinnamoylmethane),即雙去甲氧基薑黃素(bisdemethoxycurcumin),對-羥基桂皮酰阿魏酰基甲烷(p-hydroxycinnamoylferuloylmethane),即去甲氧基薑黃素(demethoxycurcumin),二氫薑黃素(dihydrocurcumin);倍半萜類化合物:薑黃新酮(curlone),薑黃酮醇(turmeronol)A、B,大牻牛兒酮-13醛(germacrone-13-al),4-羥基甜沒藥-2,10-二烯-9-酮(4-hydroxybisabola-2,10-diene-9-one),4-甲氧基-5-羥基甜沒藥-2,10-二烯-9-酮(4-methoxy-5-hydroxybisabola-2,10-diene-9-one),2,5-二羥基-甜沒藥-3,10-二烯(2,5-dihydroxybisabola-3,10-diene),原莪朮二醇(procurcumadiol),莪述雙環烯酮(curcumenone),去氫莪述二酮(drhydrocurdione),(4S,5S)-大牻牛兒酮-4,5-環氧化物[(4S,5S)-germacron-4,5-epoxide],α-薑黃酮(α-turmerone),甜沒藥薑黃醇(bisacurone),莪述烯醇(curcumenol),異原莪述烯醇(isoprocurcumenol),莪述奧酮二醇(zedoaronediol),原莪述烯醇(procurcumenol),表原莪述烯醇(eiprocurcumenol),4,5-二羥基-甜沒藥-2,10-二烯(4,5-dihydroxybisabola-2,10-diene);酸性多糖:薑黃多糖(utonan)A、B、C、D。揮髮油(4.2%),其主要成分有薑黃酮,芳香-薑黃酮(arturmerone),薑黃烯(curcumene),大牻牛兒酮(germacrone),芳-香薑黃烯(ar-curcumene),桉葉素(cineole),松油烯(terpinene),莪朮醇(curcumol),莪述呋喃烯酮(curzerenone),莪述二酮(curdio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檸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丁香烯(caryophyllene),龍腦(borneol)等。還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膽甾醇(cholesterol),脂肪酸及金屬元素鉀、鈉、鎂、鈣、錳、鐵、銅、鋅等,鋅/銅=3.7。

藥毒理學

小鼠可只灌胃薑黃醇浸液40-100g(中藥),觀察3天,未發生死亡。以薑黃浸膏5、2和0.5g/kg(相當於臨床用量的50、20和5倍)拌入飼料中餵大鼠,共30天,體重、食量和活動未見異常。取心、肝、腎、主動脈、腎上腺作病理組織學檢查,均未見明顯病理改變,薑黃素小鼠灌胃的半數致死量大於2g/kg。

功效特點

本品辛溫相合,能外散風寒,內行氣血;苦溫相合,能外勝寒濕,內破瘀血。故有破血行氣、通絡止痛、祛風療痹之效,凡氣滯血瘀而致的胸脅脘腹疼痛、肢體串痛、時痛時止、經閉腹痛以及跌打損傷瘀腫、產後惡露不盡、少腹刺痛等,均可應用,關節不利、肩臂酸痛尤為常用。惟因活血行氣之力較強,虛證應慎用。[1]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薑黃,性熱不冷,《本經》雲寒,誤也。

2. 《綱目》 :薑黃、鬱金、蒁藥三物,形狀功用皆相近,但鬱金入心治血,而薑黃兼入脾,兼治氣,蒁藥則入肝,兼治氣中之血,為不同爾。古方五痹湯,用片子薑黃治風寒濕氣手臂痛。戴原禮《要訣》雲,片子薑黃能入手臂治痛,其兼理血中之氣可知。

3.《本草經疏》:薑黃,其味苦勝辛劣,辛香燥烈,性不應寒。,苦能泄熱,辛能散結,故主心腹結積之屬血分者。兼能治氣,故又雲下氣。總其辛苦之力,破血除風熱,消癰腫,其能事也。 《日華子》謂其能治癥瘕血塊,又通月經及撲損瘀血,蘇頌謂其祛邪辟惡,治氣脹及產後敗血攻心,何莫非下氣破血辛走苦泄之功歟。察其氣味治療,乃介乎京三棱、鬱金之藥也。

4.《本草述》:薑黃,試閱方書諸證之主治,如氣證、痞證、脹滿、喘、噎、胃脘痛、腹脅肩背及臂痛、痹、疝,雖所投有多寡,然何莫非以氣為其所治之的,未有專為治血而用茲味,如《本草》所說也。且此味亦不等於破決諸劑,此味能致血化者,較與他血藥有原委,不察於是,而漫謂其破血,詎知薑黃不任受'破'之一字也。

5.《本草求真》:薑黃,功用頗類鬱金、三棱、蓬術、延胡索,但鬱金入心,專瀉心胞之血;莪朮入肝,治氣中之血;三棱入肝,治血中之氣;延胡索則於心肝血分行氣,氣分行血;此則入脾,既治氣中之血,復兼血中之氣耳。陳藏器曰:此藥辛少苦多,性氣過於鬱金,破血立通,下氣最速,凡一切結氣積氣,癥瘕瘀血;血閉癰疽,並皆有效,以其氣血兼理耳。

6.《本草求原》:薑黃,益火生氣,辛溫這火化氣,氣生化則津液行於三陰三陽;清者注於肺,濁者注於經、溜于海,而血自行,是理氣散結而兼泄血也。

7.《本草正義》:薑黃始見《唐本草》 ,稱其辛苦大寒,藏器已辨其非,謂辛少苦多,性熱不冷,則《唐本》寒字,蓋亦傳寫之誤。石頑謂有二種。按:今市肆薑黃,確有二種,名片薑黃者,是本巳切為厚片,而後曬乾,形似乾薑,色不黃,質亦不堅,治風寒濕者即此。又一種則堅實光亮,其色深黃,乃如鬱金,是為染色之用,不入藥劑者。《唐本》謂治心腹結積,疰忤,下氣破血,蓋辛能散,溫能通,故可破結辟惡,消痰下氣,是物功用,即在此數者之中。然又謂除風熱,消癰腫,功力烈於鬱金,則正以入血泄散,故癰瘍之堅腫可消,瘍科普通敷藥之如意金黃散用之,即是此意。固非疏風清熱之作用,而乃竟以為除風熱,宜乎有辛苦大寒之誤矣。

應用配伍

1、配桂枝:桂枝善於溫邋血脈,既可舒筋脈攣急,又能利關節壅阻。內通臟腑,外達肢節。桂枝溫通經脈,助薑黃活血止疼,薑黃破血行氣,助桂枝通達陽氣,溫經散寒,活血通脈,治上下關節凝滯、痹着疼痛等證。

2、配梔子:梔子清熱解毒,瀉下焦火熱,入肝膽清膽退黃,梔子得薑黃行氣祛瘀之助,則疏利肝膽之力加強,共奏清熱利膽、解毒止痛之效,用於肝膽熱毒壅滯、血瘀氣結之發熱、口苦、脅下疼痛。

3、配當歸:當歸養血和血,通經止痛,當歸得薑黃之助,瘀血去而新血生,一養一破,相反相成;薑黃得當歸之助,活血通絡、行氣止痛之功更著,用於胸痹心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證。

4、配枳實:枳實苦降下行,力銳氣猛,破氣消積,化痰除痞。二藥合用,一重破氣,一重破血,行氣逐瘀,用於胸痹心痛、脘腹脹痛、癥瘕積塊。

5、配蟬蛻:蟬蛻為輕清之品,辛可宣散,涼可去熱,能散風除濕,清熱解部,既能宣通火郁,又可透風濕於火外,薑黃既能溫散寒遏,助蟬蛻透達火郁,又可降濁泄熱,導火下行,一開宣,一降泄,升清降濁,開陽散火,則內外通達,氣血調暢,以淌三焦火郁之邪。

6、配紫花地丁:紫花地丁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地丁得薑黃疏風活血、溫通之助,直達病所,清熱解毒,溫通寒清,共消癰腫。

與薑黃的

中國藥典{2000版}已明確規定,薑黃與片薑黃是兩個藥物,不能混淆。二者同屬姜科,性味、功用基本相同。薑黃為薑黃的根莖,片薑黃為溫鬱金的根莖。[2]

二者的藥性均為辛、苦、溫;都能活血行氣,通經止痛。

不同的是,薑黃以治氣之血瘀所致的心胸脅腹諸痛為宜,片薑黃善治風濕肩臂疼痛。[3]

臨床應用

1、破血行氣:

① 用於胸痹心痛,即冠心病心絞痛,可與瓜蔞、薤白、桂枝、川芎等同用。

② 用於胸腹脹痛,見於慢性胃炎、膽囊炎、肝炎,可與鬱金、元胡、川楝子等同用。

③ 用於肝脾腫大,或其他腹腔腫瘤者,可與赤芍、丹參、焦白朮、鬱金等同用。

2、通經止痛:用於痛經,可與桃仁、當歸、川芎、紅花等同用。

3、驅風療痹:用於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與羌活、獨活、當歸、赤芍等同用。

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本品呈長圓形或不規則的片狀,大小不一,長3~6cm,寬1~3cm,厚片薑黃

0.1~0.4cm。外皮灰黃色,粗糙皺縮,有時可見環節及鬚根痕。切面黃白色至棕黃色,有一圈環紋及多數筋脈小點。質脆而堅實。斷面灰白色至棕黃色,略粉質。氣香特異,味微苦而辛涼。

顯微鑑別

1、本品橫切面:表皮有殘留,外壁稍厚。木栓細胞多列。

2、皮層散有葉跡維管束;內皮層明顯。中柱大,維管束外韌型,靠外側的較小,排列緊密,有的木質部僅1~2個導管,中間較大,並伴有薄壁性纖維。皮層及中柱薄壁組織中散有油細胞;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3、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5ml,時時振搖,約30分鐘,濾過,濾液加石油醚至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片薑黃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

照揮髮油測定法(附錄ⅩD甲法)測定。本品含揮髮油不得少於1.0%(ml/g)。

鑑別應用

1、鬱金與薑黃,均能活血破瘀,行氣止痛。然薑黃辛溫行散,以寒凝氣滯血瘀者用之為優,且又散三焦之火,驅風療痹,鬱金苦寒泄降,以血熱瘀滯用之為宜,更能清心除煩,涼血止血,兼治不同。

2、莪朮與薑黃,皆能破瘀消積,然莪朮偏人肝經氣分,兼破氣中之血;薑黃偏入肝經血分,兼行血中之氣,病機有異。

藥用植物

生物學特性

宜溫暖濕潤的氣候。以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

整地

一般不須深耕,在種前將土地翻耙2-3次,整平作畦。施足基肥。

種植

用根莖繁殖。栽種期在四川、陝西等地,多於夏至前後,浙江地區在清明前後。按行距33-40cm,株距25-33cm開穴,每穴放入姜種3-5個,覆蓋細土2-3cm。栽後約20天左右即可出苗。

田間管理

苗高10-13cm時用稀人糞追肥一次;第2次追肥在處暑前後;第三次在白露前3-4天,宜用餅肥及草木灰;每次追肥前,必先鋤草、鬆土。當乾旱少雨時,須於早上或夜晚澆水,使苗葉生長正常。

參考資料

  1. 片薑黃 , 中藥查詢
  2. 薑黃和片薑黃功用有什麼不同? , 有問必答網 2011-10-02
  3. 中藥里的片薑黃能當薑黃用嗎? ,360搜索 201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