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父亲的土地(张孝令)

父亲的土地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父亲的土地》中国当代作家张孝令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父亲的土地

父亲是一位朴实的庄稼汉,今年70岁了。平时喜欢喝盅烧酒,抽袋旱烟。闲暇在街上站站,和乡邻唠唠家常。村边的几亩地种着小麦、玉米、地瓜,自给自足;院子里栽着柿子、核桃、无花果,成熟了伸手就可以摘着吃。树边空地种上葱、韭菜,养上一只奶羊,喝着新鲜羊奶。日子安稳惬意,幸福满足溢于言表。

上世纪90年代,农田劳作基本靠人力。那时父亲正值中年,身体精壮,皮肤黝黑,手脚粗大,栽了三亩桑树养蚕,农闲打打零工,满足一家吃穿用度。这三亩桑树养蚕的收入作为家里主要经济来源,供我读书。暑假期间,我经常到地里帮父亲摘桑叶。夏天常常连阴天,一会儿小雨淅淅沥沥,一会儿就能大雨倾盆。即使下着雨,我们也得到地里摘桑喂蚕,不能耽搁。当我们一身泥浆、雨水、汗水终于摘满一车桑叶准备回家时,由于车子重,地里积水,土地松软,车轮陷进泥里了。雨哗哗的下着,父亲赤着脚,皮带套在肩上,在车辕内弓着腰,往前探着身子使劲的拉着车,脖子青筋暴露,满脸雨水、汗水,顺着鬓边、衣角往下滴,泥泞的地面留下深深的脚印和车辙。我在车后用尽全身力气帮着推车,泪水、雨水、汗水,模糊了双眼。

我心疼父亲,暗暗下定决心,将来我自食其力了,一定不让父亲再劳累,一定让父亲好好安享晚年。

两年前,我乔迁新居,腾出一套房,反复劝说父母搬到我的旧房子住,许诺他可以继续按时回去种地。楼房冬暖夏凉,条件自然优于农村的平房。但是父亲好像不快乐。他每天早上到公交车站,坐在凳子上抽袋烟,看着人来车往,和不熟悉的人搭讪,偶尔逛逛超市,更多时候是闷在家看电视。说的最多的,是家里的庄稼需要浇水了,需要除草了,需要打药了,想回老家看看。

看得出,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亲,是真的舍不得离开那片土地,我不得不同意他和母亲搬回了农村的家。他每天笑容满面,进进出出,到庄稼地看看庄稼,割点草喂羊,剩饭剩菜喂鸡、鸭,到农村大集赶集,一转一上午。我经常回家看看,帮着洗洗涮涮,一起吃顿饭,聊聊天。我给他带来现做的点心、零食及稀奇的水果,他给我准备好新鲜蔬菜,各取所需,相得益彰。

土地寄托着父亲对生活的希望,因为土地是最忠诚、最慷慨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播种,就有收获。父亲说他很知足,有健康的身体,体贴的老伴,懂事的闺女,有聊的来的父老乡亲,言语中透出由衷的舒心。我尊重他的意愿、习惯,顺从的陪着他慢慢变老。于我,父亲就是土地,值得崇拜,值得敬仰,值得温柔以待。[1]

作者简介

张孝令,又名葱花,出生于1970年,山东省莱西市人,职业医生。

参考资料